医学临床研究
            首 页    |    期刊简介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合作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医学临床研究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19年 36卷 2期
刊出日期:2019-02-28

临床研究
护理园地
临床研究
护理园地
论著
 
 
       论著
209 子宫内膜癌术后同步放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影响因素分析
苏小玉, 蒙莉萍, 周桔丰, 梁丽丽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01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术后放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本院2012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110例,所有患者术后接受同步放化疗治疗,使用简短疲乏量表(The Brief Fatigue Inventory,BFI)在患者术后1周对其疲乏程度进行评价,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年龄、职业、家庭收入、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医保类型、癌症TNM分期等,同时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以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对患者焦虑抑郁情况以及社会支持情况进行评价。采用Logistic 多元回归分析对患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入组110例患者,回收问卷102份,最疲乏程度得分为(6.91±1.54)分,CRF发生率为97.06 %,多为中、重度疲乏。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手术方式、疾病分期等因素与术后CRF无明显相关性。术后CRF得分和社会支持得分呈负相关,系数为-0.302,此外患者术后焦虑、抑郁均是CRF的影响因素。结论 子宫内膜癌术后同步放化疗患者社会支持情况以及焦虑、抑郁情况是其CRF的影响因素,在医疗工作中当引起足够重视以减轻CRF的程度,减少其对患者术后恢复造成的影响。
2019 Vol. 36 (2): 209-212 [摘要] ( 66 ) HTML (1 KB)  PDF  (0 KB)  ( 15 )
213 miR-21/FZD6轴在香烟浸提物促进肺支气管上皮细胞胞外基质重塑中的作用机制
胡婷, 赵军, 张容容, 何碧秀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02
目的 探讨miR-21/FZD6轴在香烟浸提物(cigarette smoke extract,CSE)促进肺支气管上皮细胞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重塑中的功能及作用机制。方法 CSE处理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后,检测WNT通路和ECM重构相关基因的表达;筛选可靶向WNT通路的miRNA,并验证;干扰miR-21表达,western blot检测FZD6表达变化,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21与FZD6的靶向关系;回复实验验证该通路在CSE促进ECM重塑中的功能与作用。结果 CSE处理可抑制WNT通路活性和ECM重塑相关基因的表达;miRNA筛选及细胞验证后得到miR-21-5p和FZD6;CSE处理后,miR-21-5p表达上调,而FZD6的表达下调;干扰miR-21-5p可增强FZD6的表达,双荧光素酶实验表明miR-21-5p可靶向FZD6。回复实验验证结果显示si-FZD6可促进ECM重塑相关基因表达;miR-21 inhibitor可抑制ECM重塑相关基因表达,并可部分逆转si-FZD6对ECM重塑的促进效果。结论 CSE可诱导肺支气管上皮细胞中miR-21-5p的表达,削弱FZD6的表达,进而抑制WNT通路的活性,加速肺支气管上皮细胞ECM重塑进程。
2019 Vol. 36 (2): 213-216 [摘要] ( 73 ) HTML (1 KB)  PDF  (0 KB)  ( 13 )
217 买朱尼对兔子关节炎性软骨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
苗德胜, 王筠, 程国杰, 吕刚, 杨春, 杨新军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03
目的 探讨买朱尼对兔子关节炎性软骨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 兔子软骨细胞添加白介素1β(IL-1β)模拟关节炎性软骨细胞,用制备的低、中和高剂量买朱尼及对照含药血清进行干预。MTT法检测细胞活力;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实时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Fas/FasL信号通路中死亡受体(Fas)、死亡配体(FasL)、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8(caspase-8)、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Fas相关的死亡结构域白介素-1β-转换酶抑制蛋白(I-FLICE)和DNA修复酶(PARP)相关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买朱尼各剂量组显著减少IL-1β诱导的细胞活力下降(P<0.001),显著减少软骨细胞的早期凋亡(P<0.05),显著减少Fas、FasL、caspase-8和caspase-3的mRNA和蛋白表达(P<0.001),增加I-FLICE和PARP的mRNA和蛋白表达(P<0.001)。结论 买朱尼·阿扎拉克通过抑制Fas/FasL信号通路减少IL-1β诱导的兔子软骨细胞凋亡。
2019 Vol. 36 (2): 217-223 [摘要] ( 84 ) HTML (1 KB)  PDF  (0 KB)  ( 15 )
224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及足底内侧皮瓣治疗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观察
杨远明, 王先成, 李晓芳, 曾芳琳, 胡一鸣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05
目的 分析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及足底内侧皮瓣治疗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42例足跟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25例(足底皮瓣修复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17例(腓肠肌皮瓣修复组)。比较两组皮瓣修复面积、出院时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并随访观察创面愈合、皮瓣存活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足底皮瓣修复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5/25)显著低于腓肠肌皮瓣修复组的52.9%(9/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41,P=0.026<0.05)。足底皮瓣修复组修复面积为(14.05±4.46)cm2显著低于腓肠肌皮瓣修复组的(54.03±15.51)c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229,P=0.00<0.05)。两组出院时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分别为(31.47±1.84)分、(30.10±3.2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50,P=0.088>0.05)。结论 足底内侧皮瓣、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均是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较为理想的方法,但足底内侧皮瓣修复面积有限,则需要根据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皮瓣,以达到更好的临床疗效。
2019 Vol. 36 (2): 224-225 [摘要] ( 76 ) HTML (1 KB)  PDF  (0 KB)  ( 15 )
226 丁苯酞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
安娜, 孙建平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04
目的 探讨丁苯酞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选取清洁级大鼠54只(雄性),建立UUO模型,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18只:治疗组(A组) 和模型组(B组)于靠近肾盂段行左输尿管结扎,A组予丁苯酞(NBP)180 mg/kg/d灌胃;B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假手术组(C组)仅分离输尿管,不行结扎,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各组在术后d2、d3、d7取大鼠肾脏和血液样品,测定肾脏脂质过氧化物反应标记物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丙二醛(MDA)活性。结果 A组、B组、C组术后d3、d7与d2相比T-SOD水平降低,MDA水平升高(P<0.05)。三组术后d7分别与术后d3相比T-SOD水平降低,MDA水平升高(P<0.05)。B组术后d3、d7与A组相比T-SOD水平降低,MDA水平升高(P<0.05)。A组术后d3、d7与C组相比T-SOD水平降低,MDA水平升高(P<0.05)。A组、B组术后d3、d7分别与同组术后d2相比Ⅰ型胶原蛋白质水平均升高(P<0.05)。且B组术后d3、d7高于A组(P<0.05)。Ⅰ型胶原蛋白在C组有极少量表达,C组术后d2、d3、d7其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NBP对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能够起到明显的调控作用,其原因可能与调节了MDA及T-SOD的活性具有一定的关系。
2019 Vol. 36 (2): 226-229 [摘要] ( 74 ) HTML (1 KB)  PDF  (0 KB)  ( 14 )
230 右美托咪定联合舒适性疏导对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张元歌, 毛红平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07
目的 探究右美托咪定联合舒适性疏导对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择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拟行全麻下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的153例患儿纳入本研究。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右美托咪定组、联合组、对照组,每组各51例。右美托咪定组、联合组均于气管插管后给予右美托咪定泵注(对照组泵注等量生理盐水),联合组于术前加用舒适性疏导。比较三组患儿生理状态变化、拔管后1~4 h Ramsay镇静评分变化以及苏醒时间、躁动评分、躁动发生率。结果 三组患儿苏醒后10~60 min时心率(HR)均较苏醒时下降,右美托咪定组苏醒时HR低于对照组,联合组苏醒时HR低于右美托咪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拔管后2~4 h时Ramsay评分均较拔管后1 h升高,右美托咪定组拔管后1 h、2 h、4 h Ramsay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联合组拔管后1 h、2 h、3 h、4 h Ramsay评分高于右美托咪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苏醒时躁动评分低于右美托咪定组,右美托咪定组苏醒时躁动评分低于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79,P=0.000)。对照组躁动发生率为29.41%(15/51)高于右美托咪定组的15.69%(8/51),右美托咪定组躁动发生率亦高于联合组的3.92%(2/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15,P=0.013)。结论 右美托咪定能够在不影响麻醉安全性的前提下,有效预防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在此基础上,联合舒适性疏导能够进一步提高躁动的预防效果。
2019 Vol. 36 (2): 230-232 [摘要] ( 81 ) HTML (1 KB)  PDF  (0 KB)  ( 12 )
233 先天性巨结肠组织中SOX-10、GDNF表达及意义
陈钦明, 吴凯, 王健俊, 何继贤, 杨六成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06
目的 探讨先天性巨结肠(HD)中SOX-10、GDNF两种神经标记物在患儿不同肠管表达的免疫组化特征。 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30例HD患儿的临床资料(观察组),分别取其扩张段、移行段及狭窄段肠管组织标本,选择同期本院收治的10例因肛门闭锁行结肠造瘘还纳术患儿作为对照组,行常规病理学检查,采用免疫组化检测两组肠管的SOX-10、GDNF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30例HD患儿中有28例狭窄段黏膜下和肌间神经丛未见明显SOX-10阳性细胞,2例仅见少量表达,正常组肠管、HD扩张段和移行段均分别可见 SOX-10 弱阳性、阳性或强阳性表达的神经节及胶质细胞,但各组间表达强度亦有不同。SOX-10各组神经丛表达面积正常组大于移行段组,而狭窄段未见表达。HD扩张段、HD移行段、HD狭窄段SOX-10阳性表达累积光密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DNF抗体主要表达于神经节细胞、神经纤维和平滑肌细胞。GDNF在神经节细胞及平滑肌细胞表达阳性,但神经节细胞表达强度高于平滑肌细胞,所有标本均可见神经节细胞或平滑肌细胞阳性表达,但神经节细胞GDNF表达强度均比平滑肌表达强。在狭窄段中可见GDNF阳性表达神经纤维增生,形态扭曲呈波浪状,神经纤维半径也比其余组别神经纤维大。结论 HD患儿病变段结肠的SOX-10及GDNF蛋白较正常肠管及扩张段表达明显降低,GDNF、SOX-10联合检测有助于辅助诊断HD,对识别病变段肠管具有重要意义,且手术切除范围至少大于移行段。
2019 Vol. 36 (2): 233-233 [摘要] ( 87 ) HTML (1 KB)  PDF  (0 KB)  ( 14 )
234 关节镜联合康复支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对NO、IL-6、MMP-3、VEGF水平的影响
吴阳, 张兵, 焦龙兵, 杨永鹏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08
目的 探讨关节镜联合康复支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KOA)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KOA 86例,按照随机数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单独关节镜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康复支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KOA症状体征评分、血清一氧化氮(NO)、白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3(MMP-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7%(39/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1%(31/43),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14,P=0.048)。两组患者治疗后VAS疼痛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及KOA症状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NO、IL-6、MMP-3及VEGF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关节镜联合康复支具治疗KOA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缓解疼痛症状,并能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值得 临床推广应用。
2019 Vol. 36 (2): 234-236 [摘要] ( 91 ) HTML (1 KB)  PDF  (0 KB)  ( 18 )
237 麻黄碱和甲氧明在治疗剖宫产腰麻低血压中的效果比较
林丽田, 樊友凌, 黄芳, 彭惠华, 曾敬全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09
目的 探讨比较麻黄碱和甲氧明在治疗剖宫产腰麻中出现低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本院妇产科60例进行腰麻时出现低血压的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60产妇按照处理方案不同分为A组(n=30),低血压时给予麻黄碱10 mg静注;B组(n=30)低血压时给予甲氧明2 mg静注。比较两组产妇血压(BP)和心率(HR)、新生儿 Apger 评分,胎儿脐动脉血气数值等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产妇麻醉前和麻醉后15 min内收缩压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产妇麻醉后6 min心率显著高于B组产妇,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产妇胎儿脐动脉血酸碱度(pH);血氧分压(PaO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低于B组产妇,且两组之间pH值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A组低血压发生率低于B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心动过缓发生率高于B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麻黄碱和甲氧明均有升高剖宫产腰麻低血压的作用,且效果显著,产妇均无严重不良反应,但甲氧明对心率控制更稳定,临床上可推广使用。
2019 Vol. 36 (2): 237-242 [摘要] ( 90 ) HTML (1 KB)  PDF  (0 KB)  ( 14 )
243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腰-硬麻醉对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CRP、IL-6水平影响
尚荻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11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腰-硬麻醉对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下腹部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ASA分级为Ⅰ~Ⅱ级,均行腰-硬麻醉,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观察组接受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PCIA。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刻的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CRP、IL-6水平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术后2 h、6 h、24 h时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48 h时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刻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 h、24 h、48 h血清CRP、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镇痛泵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行腹横肌平面阻滞提高了腰-硬麻醉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24 h镇痛效果,减轻了炎症应激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9 Vol. 36 (2): 243-245 [摘要] ( 58 ) HTML (1 KB)  PDF  (0 KB)  ( 16 )
246 肺减容术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肺功能和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
薛肖雷, 王军岐, 李海鹏, 杨智, 付小伟, 马强, 王小梅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10
目的 探讨肺减容术(LVRS)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以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2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COPD患者62例,根据患者手术耐受性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确诊为末期COPD后即行LVRS术,对照组确诊为末期COPD 3个月后行LVRS术。比较两组在COPD诊断当天和随访3个月两个时间点血压、肺功能和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结果 确诊后随访3个月,对照组血压值和肺余气量/肺活量比值增高明显增高、FMD下降;观察组血压值、FEV1预测值、FVC预测值、肺余气量/肺活量比值均较LVRS术前改善明显(P<0.05),而且观察组肺功能指标改善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行LVRS术,FEV1或FVC每升高1%, FMD分别提高0.13%和0.11%(P<0.05)。结论 COPD患者行LVRS术可改善肺功能,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血管内皮功能。
2019 Vol. 36 (2): 246-249 [摘要] ( 64 ) HTML (1 KB)  PDF  (0 KB)  ( 21 )
250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lncRNA H19表达水平与术后化疗效果的相关性分析
邓玲慧, 金建华, 陆文斌, 金丽艳, 邓建忠, 张华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13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H19表达水平与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本院行根治术+辅助化疗的86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选取同期于本院健康体检的90例志愿者对照组。采用qRT-PCR检测两组血清lncRNA H19表达水平,分析观察组患者血清lncRNA H19表达水平与化疗后效果的相关性。结果 qRT-PCR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前血清lncRNA H19水平为(1.63±0.35)显著高于对照组(1.00±0.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6.259,P<0.01)。以观察组血清lncRNA H19表达水平的中位数2.03为临界值,将患者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两组各43例。高表达组肿瘤最大径、低分化、淋巴结转移、侵及浆膜、Ⅲ~Ⅳ期的比例、术前CEA水平显著高于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化疗后胃肠道不适、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伤、神经毒性、黏膜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表达组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OS)、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33.6个月、22.9个月显著低于低表达组的55.8个月、43.3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的血清lncRNA H19水平高表达者的生存状况较差,术后化疗的敏感性更低,但与化疗耐受性未见明显相关性。
2019 Vol. 36 (2): 250-252 [摘要] ( 76 ) HTML (1 KB)  PDF  (0 KB)  ( 14 )
253 脑卒中患者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及脑电图表现
许冬美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12
目的 分析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及患者脑电图表现。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1396名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最终纳入951名。根据脑卒中后癫痫是否发作,分为癫痫发作组、无癫痫发作组。分析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并观察患者脑电图表现。结果 本次研究脑卒中后癫痫发作发生率为5.68%,其中早发型癫痫占比55.56%,迟发型癫痫占比44.44%。脑卒中后癫痫发作患者脑电图呈弥散性异常占25.93%,局限性异常占48.1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病灶部位、病灶范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NIHSS评分≥25分是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病灶部位在皮质、病灶范围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NIHSS评分≥25分的脑卒中患者应高度警惕癫痫发作。
2019 Vol. 36 (2): 253-253 [摘要] ( 69 ) HTML (1 KB)  PDF  (0 KB)  ( 17 )
254 诺舒阻抗控制子宫内膜消融术治疗难治性异常子宫出血疗效观察
李雪英, 卢艳, 崔超美, 刘秋红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14
目的 探讨诺舒阻抗控制子宫内膜消融术(简称诺舒手术)治疗难治性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AUB)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难治性AUB患者68例,采用诺舒手术治疗,记录患者手术情况、并发症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6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诺舒手术治疗时间28~120(61.90±19.73)s;术中出血量均<10 mL,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1、3、6、12、24个月有效率分别为100%(68/68)、100%(68/68)、98.53%(67/68)、98.53%(67/68)、97.30%(36/37);闭经率分别为63.23%(43/68)、63.23%(43/68)、63.23%(43/68) 、63.23%(43/68)、59.45%(22/37)。术后3个月血红蛋白为(103.12±7.74)g/L ,显著高于术前的(92.70±8.26)g/L,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诺舒手术治疗难治性AUB安全、有效,尤其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及合并严重内科疾病不能耐受药物及子宫切除术的难治性AUB患者。
2019 Vol. 36 (2): 254-260 [摘要] ( 79 ) HTML (1 KB)  PDF  (0 KB)  ( 14 )
261 旁中线颅底鼻内镜手术入路和应用解剖学研究
卓木改, 卢永田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16
目的 探讨旁中线颅底鼻内镜手术入路及其应用解剖学。方法 对60具成人鼻颅底CT用交互式医学影像控制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在三维重建的模型上可以进行颅底的相关结构测量。对20具湿性头颅标本行鼻内镜下旁中线颅底解剖。联合鼻腔-上颌窦入路研究颞下窝、翼腭窝以及鼻咽部的重要神经血管、肌肉以及骨性解剖标志等旁中线颅底重要解剖结构。结果 颈静脉孔内缘、翼管后端、颈动脉管外口内缘、破裂孔内缘到中线的距离分别为(28.67±1.50)mm、(13.2±1.37)mm、(28.99±1.73)mm、(11.59±0.96)mm;上前鼻棘到破裂孔的距离为(72.68±2.43)mm;犁骨后缘中点到破裂孔的距离为(13.71±1.14)mm。结论 鼻内镜下联合鼻腔-上颌窦入路研究翼腭窝、颞下窝、鼻咽咽鼓管区等旁中线颅底解剖,具有更加广阔的视觉空间和手术空间,是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的一个较佳的手术方法。
2019 Vol. 36 (2): 261-263 [摘要] ( 67 ) HTML (1 KB)  PDF  (0 KB)  ( 14 )
264 延续性4C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心血管事件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赵颖, 刘桂华, 张眉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15
目的 探讨延续性4C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心血管事件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在本院诊治的112例PCI术治疗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延续性4C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心血管事件、社会功能、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伙伴关系、情绪处理、问题解决、自我护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8.93%(5/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57%(16/56),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9%(P<0.05)。结论 延续性4C护理可显著提高PCI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社会功能,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9 Vol. 36 (2): 264-264 [摘要] ( 70 ) HTML (1 KB)  PDF  (0 KB)  ( 16 )
265 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联合TP方案化疗对晚期NSCLC的疗效及相关指标的影响
王大中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17
目的 探讨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联合紫杉醇与顺铂联合化疗方案(TP)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对肿瘤标志物和血管新生指标的影响。方法 本院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TP化疗,观察组接受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联合TP化疗,均完成两疗程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及血清肿瘤标志物、血管新生指标含量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R)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血清中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含量及血管新生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血管生成素-2(Ang-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联合TP化疗可提升晚期NSCLC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肿瘤血管新生活性。
2019 Vol. 36 (2): 265-270 [摘要] ( 67 ) HTML (1 KB)  PDF  (0 KB)  ( 15 )
271 不同透析模式联合低分子肝素对终末期肾病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脑出血发生的影响
吴声恺, 曾斌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19
目的 探讨不同透析模式联合低分子肝素对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脑出血发生的影响。方法 根据采用透析模式的不同,将96例ESRD患者分为间歇性透析组(A组)和连续性透析组(B组),每组48例。比较两组的心脏功能、血流动力学指标及相关因子变化和治疗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平均血压、心输出量、心脏指数、每搏量、每搏指数和平均颅内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A组每搏量变异显著高于B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透析后B组的内皮素-1(ET-1)显著升高,且高于A组(P<0.05),两组的白细胞介素-6(IL-6)、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和B型利钠肽(BNP)治疗前后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的脑出血、脑梗死和严重感染发生率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间歇性及连续性血液透析两种模式分别联合低分子肝素对ESRD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脑出血发生的影响无明显差异,临床上可视具体情况灵活选择。
2019 Vol. 36 (2): 271-272 [摘要] ( 72 ) HTML (1 KB)  PDF  (0 KB)  ( 18 )
273 瘢痕子宫合并中央性前置胎盘围术期出血临床分析
邹红霞, 白淑芳, 张娟娟, 王瑞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18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合并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产前、术中及术后出血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单胎瘢痕子宫合并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135例。根据术中胎盘与子宫附着情况,分为胎盘粘连组(n=30)、胎盘植入组(n=51)及正常组(无植入和粘连,n=54)。分析三组围术期出血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记录处理措施。结果 胎盘植入组的术中出血量及围手术期出血量明显高于胎盘粘连组和正常组,胎盘粘连组术中出血量及围手术期出血量显著高于正常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植入组的子宫切除率明显高于胎盘粘连组与正常组,胎盘粘连组与正常组的子宫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植入组、胎盘粘连组和正常组分别有32例、2例、2例行子宫切除,其余患者使用缝合、宫缩剂、腹主动脉球囊阻滞等对症处理止血并保留子宫。胎盘植入组中1例孕妇术中出血量达6000 mL,心脏骤停,经积极抢救、对症处理后,母婴出院。在胎盘植入组中,有15例行腹主动脉球囊阻滞,术中通过球囊充盈阻滞腹主动脉下段,15例患者中,有8例行子宫切除术,7例保守治疗,平均出血量为1142.86 mL;未行腹主动脉球囊阻滞者的平均出血量为2100 mL。结论 瘢痕子宫合并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具有胎盘植入率高、出血量大等特点,腹主动脉球囊阻滞能有效降低本病围手术期出血量。
2019 Vol. 36 (2): 273-276 [摘要] ( 58 ) HTML (1 KB)  PDF  (0 KB)  ( 15 )
274 吉非替尼治疗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及对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潘鑫焱, 李志民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20
目的 探讨吉非替尼在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中的疗效。方法 在本院治疗的Ⅳ期NSCLC患者72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8),对照组给予顺铂联合培美曲赛治疗,观察组给予顺铂联合吉非替尼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对肿瘤标志物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8%(31/3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1.58%(31/38),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腹泻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片段21-1(CYFRA21-1)及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体生存期分别为9个月和13个月,明显高于对照组5个月和9个月(P<0.05)。结论 Ⅳ期NSCLC患者采用吉非替尼化疗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降低CEA、CYFRA21-1及SCCA水平,值得临床使用。
2019 Vol. 36 (2): 274-287 [摘要] ( 69 ) HTML (1 KB)  PDF  (0 KB)  ( 15 )
277 CACNA1C基因多态性对硝苯地平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疗效的影响
吴蔚, 彭倩雯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21
目的 探讨L型钙离子通道α1C亚基基因(CACNA1C)基因多态性对硝苯地平治疗老年性高血压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96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进行CACNA1C基因分型(rs2222732、rs2239050、rs2239128位点),给予硝苯地平20 mg/d进行治疗,治疗周期为5周。采集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检测其空腹血糖(FPG)、血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体质量指数(BMI)。结果 不同基因型患者(rs2222732、rs2239050、rs2239128位点)治疗前及治疗后SBP、DBP、BMI,血清FPG、BUN、C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s2222732位点TT型患者治疗前后SBP、DBP降低幅度大于TG、GG型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s2239050位点GG型患者治疗前后SBP、DBP降低幅度大于GC、CC型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s2239128位点CT、TT、CC型患者治疗前后SBP、DBP降低幅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CNA1C基因rs2222732、rs2239050位点多态性对硝苯地平降压效果有较大的影响。
2019 Vol. 36 (2): 277-281 [摘要] ( 65 ) HTML (1 KB)  PDF  (0 KB)  ( 18 )
282 以每搏量变异度为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疗法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消化系统的影响
张磊, 孙昱, 黄熠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23
目的 探讨以每搏量变异度为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疗法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疗效及消化系统的影响。方法 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42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为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疗法,观察组以每搏量变异度为指导。比较两组患者液体总量、手术情况、患者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液体总量小于对照组,术后进食时间、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胃泌素水平高于,胃动素水平低于对照组,且腹胀持续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更短(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4.08%(10/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39%(23/71),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以每搏量变异度为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疗法,能够加快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时间,提高其消化系统恢复能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2019 Vol. 36 (2): 282-283 [摘要] ( 62 ) HTML (1 KB)  PDF  (0 KB)  ( 14 )
284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与其血清IL-6、hs-CRP、Hcy、Cys C水平相关性分析
郭敏, 金迪, 王培福, 李继来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22
目的 通过检测阿尔兹海默病(AD)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 C)水平,探讨其与AD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AD患者106例,按照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分为AD组59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组47例,另外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健康及受教育程度匹配者4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之间血清指标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D患者患病风险与血清指标的关系。结果 Hcy、hs-CRP水平:AD组>MCI组>对照组(P<0.05);Cys C水平:AD组<MCI组<对照组(P<0.05);IL-6水平:AD组>MCI组>对照组(P>0.05)。AD患者血清IL-6、hs-CRP、Hcy、Cys C水平与MMSE评分无显著相关性(P>0.05),AD患病风险与低叶酸、高hs-CRP、高Hcy水平相关。结论 AD患者认知功能与血清IL-6、hs-CRP、Hcy、Cys C水平无明显相关性;低叶酸、高hs-CRP、高Hcy水平可能增加AD患病风险。Cys C水平可能为A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保护因素。
2019 Vol. 36 (2): 284-284 [摘要] ( 67 ) HTML (1 KB)  PDF  (0 KB)  ( 16 )
285 小潮气量通气联合肺复张术治疗ARDS患者的疗效观察
邓美瑶, 程连房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24
目的 探讨小潮气量(VT)通气联合肺复张术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在本院诊治的ARDS患者31例,采用VT(即VT=6 mL/kg,频率为15~20次/分钟,呼吸比=1∶2)通气联合呼气末正压递增法进行肺复张治疗,比较肺复张前与复张30 min后的血气指标、机械通气呼吸力学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肺复张前后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最佳呼气末正压(PEEP)、潮气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复张后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氧合指数(OI)明显升高,吸入氧浓度(FiO2)明显降低,与肺复张前比较差异明显(P<0.05);第2次肺复张后,平台压明显降低,静态肺顺应性明显提高,与肺复张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复张后,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VT通气联合肺复张术治疗ARDS患者,可明显提高患者的PaCO2和OI,降低FiO2水平,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低氧血症。
2019 Vol. 36 (2): 285-290 [摘要] ( 63 ) HTML (1 KB)  PDF  (0 KB)  ( 16 )
288 初产妇无痛分娩第二产程中自由体位与传统体位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王文仪, 崔蕾, 刘智慧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25
目的 探讨初产妇无痛分娩第二产程中自由体位与传统体位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12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自由组和传统组各60例。两组均采用无痛分娩椎管内麻醉,待进入第二产程后,传统组采用传统卧位待产,自由组采用自由体位待产。比较两组产程、妊娠结局、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产后主观分娩疼痛程度、分娩控制感。结果 自由组初产妇第二产程时间、胎心异常好转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组(P<0.05),且第二产程中胎心率异常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自由组初产妇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传统组,中转剖宫产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与传统组相比,自由组初产妇会阴侧切率显著降低,产后不适、张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且自由组初产妇主观分娩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传统组,分娩控制量表(LAS)评分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 与传统体位相比,初产妇无痛分娩第二产程中采用自由体位待产可明显缩短产程时间,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母婴并发症,并可进一步减轻分娩疼痛和提高分娩控制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9 Vol. 36 (2): 288-311 [摘要] ( 69 ) HTML (1 KB)  PDF  (0 KB)  ( 15 )
291 微创手术治疗小肝癌患者长期生存状况分析
吴振阳, 马奔, 王大伟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26
目的 分析小肝癌患者行微创手术治疗后的长期生存状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15例小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3例行开腹手术治疗(开腹组),72例行微创手术治疗(微创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后期肿瘤复发转移情况及远期生存率。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56%(4/72)明显低于开腹组的16.28%(7/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93,P=0.016<0.05);微创组住院时间短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过程中无失访者,Kaplan-Meier绘图及Log-rank法显示术后1年、3年、5年两组患者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手术治疗小肝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手术,5年内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与开腹手术一致;微创手术不失为是治疗小肝癌安全、有效的方法。
2019 Vol. 36 (2): 291-293 [摘要] ( 63 ) HTML (1 KB)  PDF  (0 KB)  ( 16 )
294 健康促进式健康教育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及血糖控制的影响
袁静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27
目的 探讨健康促进模式(health promotion model,HPM)健康教育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健康行为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100例GDM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GDM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HPM健康教育。干预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健康行为依从状况、血糖控制情况以及妊娠结局。结果 干预8周后,观察组饮食控制、适度运动、体质量管理、监测血糖、定期复查及参加讲座健康行为依从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羊水过多、早产、产褥感染、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HPM健康教育可促进GDM患者健康行为的养成,有助于提高血糖控制效果,改善妊娠结局。
2019 Vol. 36 (2): 294-296 [摘要] ( 64 ) HTML (1 KB)  PDF  (0 KB)  ( 14 )
297 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妊娠期阑尾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李腾芳, 李全, 辜军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28
目的 比较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妊娠期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56例妊娠期并发阑尾炎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腹腔镜手术(微创组)32例和开腹手术治疗的24例(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并发症及手术前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WBC)水平及妊娠结局。结果 微创组患者的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血清CRP、TNF-α及外周血WB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d1、d3,微创组患者血清CRP、TNF-α及外周血WB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微创组患者手术并发症率为6.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17%,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分娩结束,两组分娩孕周、出生体质量、1 min及5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妊娠期阑尾炎患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9 Vol. 36 (2): 297-299 [摘要] ( 86 ) HTML (1 KB)  PDF  (0 KB)  ( 14 )
300 291例乳腺癌患者核素骨显像资料回顾性分析
张森, 陈强, 刘玲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29
目的 探讨乳腺癌骨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7年6月于本科室行全身骨显像检查的291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收集的各临床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然后将其中有意义的项目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91例患者中骨转移53例(18.2%),其中3例患者缺乏Ⅰ~Ⅳ分期、N分期资料,2例缺乏T分期、三阴性、淋巴结转移情况,未列入表中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T分期、N分期、原发灶大小、淋巴结转移可能与乳腺癌发生骨转移相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具有统计学差异的5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是乳腺癌发生骨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骨转移发生时间多在确诊后5年内出现,中轴骨为好发转移部位,但四肢骨转移也并不少见。结论 临床分期是乳腺癌骨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乳腺癌骨转移部位以中轴骨为主,但转移至四肢也并非罕见。
2019 Vol. 36 (2): 300-302 [摘要] ( 49 ) HTML (1 KB)  PDF  (0 KB)  ( 14 )
303 腋窝淋巴结结外转移对老年乳腺癌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
王旷, 李桂梅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30
目的 探讨老年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结外转移情况对其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于本院收治的106例老年原发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患者肿瘤大小、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状态、组织学分化、淋巴结转移阳性数、Ⅰ~Ⅱ水平淋巴结转移个数、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与无复发生存率(RFS)以及总体生存率(OS)等预后情况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分析单纯腋窝淋巴结患者和腋窝淋巴结转移伴随腋窝淋巴结结外转移患者RFS、OS差异。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阳性数、Ⅰ~Ⅱ水平淋巴结转移个数影响腋窝淋巴结结外转移,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淋巴结阳性转移个数、淋巴转移率、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是发生RFS、OS的危险因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单纯腋窝淋巴结患者RFS为73.68%(42/57),OS为91.22%(52/57);腋窝淋巴结转移伴随腋窝淋巴结结外转移患者的RFS为32.65%(16/49),OS为44.80%(22/49),均低于单纯腋窝淋巴结患者,经Log-Rank检验,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大小、淋巴结阳性、淋巴结转移个数、淋巴转移率、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影响患者RFS、OS的危险因素,可作为老年乳腺癌患者预后状况的判断指标。
2019 Vol. 36 (2): 303-305 [摘要] ( 74 ) HTML (1 KB)  PDF  (0 KB)  ( 14 )
       临床研究
306 品管圈在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中的应用
周怡, 王靖, 吕珊珊, 翁晓军, 苏晚英, 王洪涛, 李建群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31
目的 探讨品管圈(QCC)对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至2017年3月于本院进行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的患者27例为对照组,选择2017年4~7月于本院进行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的患者27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QCC方法对患者肩关节功能不佳的现状进行要因分析,制定并落实质量改进措施。比较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实施QCC后,观察组肩关节功能UCLA评分术后8周为27分,术后12周为3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4周及术后12周的肩关节各活动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QCC活动有效改善了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患者的肩关节功能,保证了临床康复效果,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2019 Vol. 36 (2): 306-308 [摘要] ( 63 ) HTML (1 KB)  PDF  (0 KB)  ( 14 )
309 LNG-IUS、GnRHa联合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的疗效观察
赵晓娟, 魏珂, 王蕾, 张蕾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32
目的 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联合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本院诊治的子宫腺肌病痛经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B、C三组,每组20例。A组给予LNG-IUS+超声消融,B组给予GnRHa+超声消融,C组给予LNG-IUS+GnRHa+超声消融。比较三组有效率、治疗前后12个月痛经评分、月经量评分、子宫体积变化、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C组痛经评分、月经量评分、子宫体积均明显低于A、B组(P<0.05),而A、B组上述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痛经治疗总有效率均随时间延长而下降,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三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复发率为30.00%,明显高于A组的5.00%、C组的0%,且 A组复发率显著高于C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NG-IUS或GnRHa与超声消融两两联合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疗效相近,三者联合疗效更佳,超声消融对患者痛经、月经量、子宫体积有较好的改善作用较好,且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2019 Vol. 36 (2): 309-313 [摘要] ( 54 ) HTML (1 KB)  PDF  (0 KB)  ( 16 )
312 血清TK1、CEA及CA199水平与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张倩馨, 单路娟, 于韦韦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33
目的 探讨血清胸苷激酶1(TK1)、癌胚抗原(CEA)及CA199表达水平的变化与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检测本院确诊并住院治疗的结肠癌确诊患者(结肠癌组)85例,结肠息肉患者78例及健康体检者80例的血清TK1、CEA及CA199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同时检测结肠癌患者在出院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血清TK1、CEA及CA199的含量。结果 结肠癌组患者血清TK1、CEA及CA199水平均高于结肠息肉组和对照组,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肠息肉组血清CE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TK1和CA199水平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肠癌复发患者的血清TK1、CEA及CA199水平均高于术前相关参数的水平,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血清TK1、CEA及CA199的表达水平对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有明显的关系,可作为预后随访的指标进行快速、便捷、准确的测定。
2019 Vol. 36 (2): 312-350 [摘要] ( 69 ) HTML (1 KB)  PDF  (0 KB)  ( 15 )
314 甲状腺激素水平在AE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中的评估价值
许建强, 代阅, 曹念, 冯娟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34
目的 探讨甲状腺激素(TH)水平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中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本院诊治的AECOPD伴呼吸衰竭80例 (AECOPD呼吸衰竭组,A组)、同期诊治的单纯AECOPD80例(B组)和5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C组),检测并比较三组血清TH水平[促甲状腺激素(TSH)、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游离TT3(FT3)、游离TT4(FT4)]、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呼气峰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及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动脉氧分压(PaO2),比较AECOPD伴Ⅰ型或Ⅱ型呼吸衰竭患者TH水平,分析AE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A组血清TSH、TT3、TT4、FT3、FT4、FEVE%、PEF、FVC、PaO2水平均明显低于B组和C组,血清NT-proBNP显著高于低于B组和C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中Ⅰ型、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清TSH、TT3、TT4、FT3、FT4显著低于B组,Ⅰ型和Ⅱ型呼吸衰竭的AECOPD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P>0.05)。相关分析显示,A组患者血清TT3、FT3与FEV1%、PaO2呈正相关,TSH、FT4与PEF、FVC、PaO2呈正相关,TSH、TT3、FT3、FT4与NT-proBNP呈负相关(P<0.05)。结论 AE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清TH水平明显降低,且与患者肺功能指标存在一定相关性,故监测TH和NT-proBNP可评估患者病情。
2019 Vol. 36 (2): 314-316 [摘要] ( 57 ) HTML (1 KB)  PDF  (0 KB)  ( 11 )
317 认知行为干预对射频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术房颤患者认知水平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金黎萍, 徐菁, 朱渊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35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射频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术房颤患者认知水平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射频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术房颤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包括心理干预、病情监测、并发症预防、随访等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认知水平、负性情绪、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疾病基础知识评分、症状及危害评分、一站式手术认知评分、术后管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有助于提高射频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术患者认知水平,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2019 Vol. 36 (2): 317-319 [摘要] ( 58 ) HTML (1 KB)  PDF  (0 KB)  ( 13 )
320 营养健康教育联合饮食干预对肾移植术后患者健康素养及营养学指标的影响
李丹, 王华, 朱晓荣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36
目的 探讨营养健康教育联合饮食干预对肾移植术患者健康素养及营养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于本院进行肾移植术的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包括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用药指导、并发症预防等在内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同时给予营养健康教育及饮食干预。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素养水平、营养状况。结果 观察组成人快速健康素养评估量表(REALM-T)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测量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值(MAMC)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营养健康教育联合饮食干预有助于提高肾移植术患者健康素养水平,改善营养状况,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2019 Vol. 36 (2): 320-321 [摘要] ( 56 ) HTML (1 KB)  PDF  (0 KB)  ( 13 )
322 PERK、Nrf2、HO-1蛋白在早期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李昭, 郭叶青, 林颖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37
目的 探讨磷酸化的蛋白激酶样内质网激酶(PERK)、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术后病理确诊早期宫颈癌(Ⅰa~Ⅱa期)标本46例(宫颈癌组),另外选取本院同期非宫颈癌组织标本(为子宫良性病变行子宫全切且宫颈检查正常者) 46例(对照组),用Western Blot检测两组标本中PERK、Nrf2、HO-1蛋白的表达水平并比较。结果 宫颈癌组PERK、Nrf2及HO-1蛋白表达分别为2.34±0.22、2.13±0.18、2.87±0.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96±0.14、1.03±0.18、1.02±0.16,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组织中PERK、Nrf2、HO-1蛋白表达上升,提示在宫颈癌中Nrf2/ARE通路被特异性激活,为宫颈癌的早期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2019 Vol. 36 (2): 322-323 [摘要] ( 60 ) HTML (1 KB)  PDF  (0 KB)  ( 15 )
324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乳腺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刘瑜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38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乳腺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65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手术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术前分别行钼靶X线与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比较钼靶X线、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特征检出率情况,比较钼靶X线与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乳腺癌患者中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结果 65例乳腺癌患者均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其中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最终确诊51例,与金标准诊断符合率为78.46%,钼靶X线最终确诊46例,与金标准诊断符合率为70.77%;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腋窝淋巴结肿大、血流信号或血管征异常、肿块的检出率高于钼靶X线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微小钙化率低于钼靶X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钼靶X线检查在乳腺癌患者中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5例确诊的乳腺癌患者均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指导下完成手术、放化疗等治疗,治疗后对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 与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相比较,钼靶X线在乳腺癌诊断中能获得较高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则可较好地用于指导完成手术、放化疗等治疗,有助于获得良好的治疗预后。
2019 Vol. 36 (2): 324-325 [摘要] ( 66 ) HTML (1 KB)  PDF  (0 KB)  ( 13 )
326 交替压力引流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应用价值
董明, 侯鹏飞, 赵东云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39
目的 探讨交替压力引流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术后持续负压引流(负压组)和术后交替压力引流(交替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的引流量及引流总量,术前及术后的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后下地时间,术后不同时间点的体温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术后0~12 h、12~24 h、24~48 h、48~96 h,交替组患者的引流量和术后引流总量均显著低于负压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72 h,交替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负压组患者(P<0.05);术后24 h、96 h,两组患者的平均体温测定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交替组的术后下地时间及并发症发病率与负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应用交替压力引流,可有效减少引流量,减轻患者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9 Vol. 36 (2): 326-328 [摘要] ( 62 ) HTML (1 KB)  PDF  (0 KB)  ( 16 )
329 西格列汀联合优泌乐25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陈丹丹, 李湘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40
目的 探讨西格列汀联合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优泌乐25)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诊治的T2DM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优泌乐25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西格列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功能指数(HOMA-β)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计算每日胰岛素用量和体质量指数(BMI)。结果 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FPG、2hPG、HbA1c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胰岛素每日用量减少,BMI无明显改变;而对照组胰岛素每日用量增加,BMI则升高。两组HOMA-IR均下降(P<0.05),HOMA-β均升高(P<0.05),但观察组HOMA-β升高更明显(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5.3%(2/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5%(4/38)。结论 西格列汀联合优泌乐25治疗T2DM患者,可有效降低血糖及HbA1c,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减轻体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9 Vol. 36 (2): 329-330 [摘要] ( 64 ) HTML (1 KB)  PDF  (0 KB)  ( 13 )
331 18F-FDG PET/CT检查在食管癌患者T、N分期诊断中的价值
赵雄涛, 罗明, 姜贤, 温界玉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41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检测在食管癌患者T、N分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在本院治疗的食管癌患者100例,均行18F-FDG PET/CT检查,同时与患者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00例患者术后病理结果显示,T分期:T1期21例,T2期38例,T3期32例,T4期9例;N分期:N0期66例,N1期34例;18F-FDG PET/CT诊断T分期的总体准确率仅为38.00%,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一致性差(Kappa值为0.193,P<0.05);18F-FDG PET/CT诊断N分期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12%、83.33%、74.42%和96.49%, 18F-FDG PET/CT诊断N分期与术后病理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值为0.728,P<0.05)。结论 18F-FDG PET/CT检查在食管癌N分期诊断方面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在T分期诊断中应用价值不高。
2019 Vol. 36 (2): 331-332 [摘要] ( 62 ) HTML (1 KB)  PDF  (0 KB)  ( 13 )
333 经腹联合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子宫瘢痕妊娠中的诊断价值
孙惠惠, 盛文伟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42
目的 探讨经腹联合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子宫瘢痕妊娠(CSP)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2月至2018年3月在本院诊治的CSP患者41例,每例患者先经腹检查后再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两种超声检查方法及联合超声检查方法对CSP的诊断价值及超声分型特征。结果 经腹超声确诊31例,确诊率为75.61%(31/41);误诊10例,误诊率为24.39%。经阴道超声确诊33例,确诊率为80.49%(33/41);误诊8例,误诊率为19.51%,其中3例误诊为流产,4例误诊为子宫损伤或穿孔,1例误诊为宫颈妊娠;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最终确诊40例,确诊率为97.56%。联合诊断确诊率均显著高于单独经阴道和经腹超声检查,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41例CSP患者超声声像图特征分为三型。①孕囊完全突入型:18例患者子宫表现为正常孕周大小或略微增大,宫腔上段未见妊娠囊生长,但子宫内膜中等增厚,宫颈内口关闭,子宫腔下段剖宫产瘢痕处可见妊娠囊,其中8例患者孕囊中可见卵黄囊,3 例可见胚芽及原始胎心搏动。妊娠囊附着处、妊娠囊与膀胱之间肌壁厚度变薄或连续性中断,厚度均<5 mm;妊娠囊周围可见丰富血流信号,仪器显示低阻动脉样血流频谱(RI)。②孕囊部分突入型:14例患者子宫表现为正常孕周大小或者略微增大,宫腔内妊娠囊位置较低,妊娠囊瘢痕处或宫腔下部显示为椭圆形或蝌蚪形,妊娠囊与浆膜层距离较近,约1~7 mm,伴有宫腔内积液,妊娠瘢痕处血流丰富,显示RI。③混合包块型:9例患者表现为子宫腔下段瘢痕处可见囊性或实性等不均质包块,峡部膨隆增大或向浆膜层方向突出,包块与膀胱之间肌壁薄且界限不清,内部回声复杂,此处血流信号丰富,局部可伴有血窦形成,彩色多普勒检测显示RI,甚至可见动静脉瘘。结论 经腹联合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提高CSP诊断率,减少误诊率,同时不同CSP的分型具有不同的超声影像特征,可根据其特征提高其诊断价值。
2019 Vol. 36 (2): 333-335 [摘要] ( 62 ) HTML (1 KB)  PDF  (0 KB)  ( 11 )
336 胸腔镜下胸腺切除术对胸腺瘤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Th17、Treg及IL-6的影响
李高, 陈茹, 廖绪强, 蔡仁中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43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胸腺切除术对胸腺瘤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Th17、Treg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重症肌无力患者176例,其中行胸腔镜下胸腺切除术90例为观察组,行胸骨劈开术8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肌无力危象,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Th17、Treg及IL-6状况,分析胸腔镜下胸腺切除术对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肌无力危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其中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h17细胞数量百分比、Treg细胞数量百分比及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下行胸腺切除术对胸腺瘤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治疗作用更好,患者行胸腺切除术后,其Th17、Treg及IL-6水平均会明显增高。
2019 Vol. 36 (2): 336-337 [摘要] ( 48 ) HTML (1 KB)  PDF  (0 KB)  ( 14 )
338 奥拉西坦联合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对重症脑颅损伤患者血清NSE、S100蛋白水平的影响
李刚, 沈恒, 汪纯, 程勇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44
目的 探讨奥拉西坦联合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对重症脑颅损伤(STBI)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蛋白(S100)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98例STBI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用药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4.0 g奥拉西坦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100 mg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GOS评分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NSE、S100蛋白水平及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搏动指数(PI)、平均血流速度(Vm)及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结果 观察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两组NSE、S100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治疗后48 h、72 h、120 h两组NSE、S100蛋白水平逐渐下降,且观察组NSE、S100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PI、Vs及V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d7、d14时观察组PI低于对照组,Vs、Vm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拉西坦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可降低STBI患者血清NSE、S100蛋白水平,可改善STBI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值得临床借鉴。
2019 Vol. 36 (2): 338-340 [摘要] ( 57 ) HTML (1 KB)  PDF  (0 KB)  ( 16 )
341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钻孔引流手术时机与术区周围水肿范围的关系研究
刘海建, 张万兴, 邵恩得, 张静轩, 崔红硕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45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钻孔引流手术时机与术区周围水肿范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6月于本院确诊为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实施钻孔引流手术治疗的患者253例为研究对象,从中筛选出106例,依据手术时间进行分组,发病于12 h内手术者作为观察组(n=53),大于12 h者作为对照组(n=53)。比较两组患者血肿位置,血肿量及范围,治疗效果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8%(P<0.05);血肿分布位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水肿分布范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钻孔引流手术治疗时间在发病12 h以内效果明显优于发病12 h以后,可以明显减小患者水肿范围,治疗效果明显。
2019 Vol. 36 (2): 341-342 [摘要] ( 58 ) HTML (1 KB)  PDF  (0 KB)  ( 12 )
343 经鼻蝶窦入路神经内镜下垂体瘤切除52例的临床分析
马冬冬, 刘新博, 刘洋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46
目的 分析经鼻蝶窦入路神经内镜下与显微镜下行垂体瘤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93例垂体瘤患者资料,根据手术器械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52, 经鼻蝶窦入路神经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和对照组(n=41, 经鼻蝶窦入路显微镜下垂体瘤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及住院情况、内分泌激素、临床疗效、并发症、1年内的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血清泌乳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生长激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3%(49/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49%(33/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548,P=0.003<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62%(5/5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83%(11/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937,P=0.002<0.05)。观察组1年内复发4例(7.69%),对照组1年内复发6例(12.20%),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36,P>0.05)。结论 与显微镜下手术比较经鼻蝶窦入路神经内镜下进行垂体瘤切除,可有效降低术中风险、改善患者内分泌激素水平,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019 Vol. 36 (2): 343-345 [摘要] ( 64 ) HTML (1 KB)  PDF  (0 KB)  ( 13 )
346 依托咪酯乳剂联合丙泊酚对全麻诱导时血流动力学及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功能的影响
陈晓芳, 张国艳, 徐志新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47
目的 探讨依托咪酯乳剂联合丙泊酚在全麻诱导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改变、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的影响。方法 全麻醉手术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依托咪酯乳剂麻醉诱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丙泊酚麻醉诱导,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改变、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变化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诱导后3 min(T1)、插管时(T2)、探查时(T3)及拔管时(T4)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后血浆红细胞CR1免疫粘附促进率(RFER)、抑制率(RFIR)、红细胞-酵母花环率(RYR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后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ICRR)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将依托咪酯乳剂联合丙泊酚用于全麻诱导时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较小,且能保护患者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2019 Vol. 36 (2): 346-347 [摘要] ( 55 ) HTML (1 KB)  PDF  (0 KB)  ( 16 )
348 低分子肝素联合呋噻米对肾病综合征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张力, 金春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48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呋塞米对肾病综合征(NS)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4月治疗的NS患者94例作为对象,按随机数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激素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联合呋塞米治疗,1个月治疗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水平及药物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患者1个月近期疗效率为95.74%,高于对照组的82.98%;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IL-1、IL-6、IL-8及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腹泻、恶心呕吐、血压升高、肝功能异常及皮疹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呋塞米治疗NS患者能显著改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降低细胞因子水平,且其药物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9 Vol. 36 (2): 348-352 [摘要] ( 52 ) HTML (1 KB)  PDF  (0 KB)  ( 16 )
351 子宫球囊支架预防内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疗效观察
申文娟, 林文静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49
目的 探讨子宫球囊支架预防内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临床效果及对子宫出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10月在本院诊治的宫腔粘连患者11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在宫腔镜下行子宫粘连分离术;术毕,同时放置宫内节育器。观察组先完成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再放置充盈子宫球囊支架后24 h取出,然后放置节育器。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术后出血量、月经恢复情况、术后再粘连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5%(52/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44/5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出血量、术后1个月和3个月粘连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09%(5/5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27%(15/5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球囊子宫支架预防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减少术后子宫出血,降低术后再粘连和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9 Vol. 36 (2): 351-208 [摘要] ( 84 ) HTML (1 KB)  PDF  (0 KB)  ( 14 )
353 镇静程度对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手术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
盛新安, 张晓峰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50
目的 探讨镇静程度对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手术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本院收治的138例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负荷量咪达唑仑0.10~0.20 mg/kg,以深度镇静为镇静目标,持续时间<12 h;对照组给予负荷量咪达唑仑0.05~0.10 mg/kg,以轻度/中度镇静为镇静目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压、血肿情况和临床结局。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d2、d7和d14的血肿量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残余血肿减少发生率和再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和3个月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3个月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手术患者给予短期深度镇静能够有效缓解血压变化,改善术后血肿情况,缩短ICU住院时间,改善术后3个月预后。
2019 Vol. 36 (2): 353-354 [摘要] ( 66 ) HTML (1 KB)  PDF  (0 KB)  ( 14 )
355 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氯胺酮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付强, 姜义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51
目的 观察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氯胺酮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院收治的行短小手术的患儿10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3例。观察组患儿给予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氯胺酮麻醉,对照组仅给予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情况,手术各时间点[麻醉前(T0)、麻醉诱导结束(T1)、喉罩置入时(T2)、切皮时(T3)、切皮后(T4)]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手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观察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10 min清醒程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儿各个时间点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T0时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HR、RR及MPA在T1、T2、T3、T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9.43% vs 24.5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小儿短小手术中给予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氯胺酮麻醉能够促进患者更快苏醒,麻醉效果好,且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9 Vol. 36 (2): 355-357 [摘要] ( 60 ) HTML (1 KB)  PDF  (0 KB)  ( 11 )
358 24F大通道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不留置造瘘管治疗肾鹿角结石的效果观察
王田龙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52
目的 探讨24F大通道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不留置造瘘管治疗肾鹿角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97例肾鹿角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择期行24F大通道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且术后不留置造瘘管。观察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清除率、住院时间,观察肾周积液、胸水、漏尿、血肿和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本研究9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病例。手术时间83~137 min,平均(115.3±21.2)min;术中出血量19~43(30.5±8.3)mL,结石清除率96.9% (94/97),住院时间2~5(3.1±0.5)d。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肾周积液、胸水、漏尿、血肿和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24F大通道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不留置造瘘管治疗肾鹿角结石安全可行的,具有结石清除率高、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
2019 Vol. 36 (2): 358-359 [摘要] ( 64 ) HTML (1 KB)  PDF  (0 KB)  ( 16 )
360 原发性肝癌患者PIVKA-Ⅱ、AFU、HIF-1α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李宏斌, 石珏, 李娜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53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PLC)患者血清中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蛋白(PIVKA-Ⅱ)、α-L-岩藻糖苷酶(AFU)、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92例PLC患者临床资料(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的56例健康者(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所有对象血清样本中PIVKA-Ⅱ、AFU、HIF-1α浓度,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血清PIVKA-Ⅱ、AFU、HIF-1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PIVKA-Ⅱ、AFU、HIF-1α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肿瘤大小>2 cm、TNM分期为Ⅲ~Ⅳ期者血清PIVKA-Ⅱ、AFU、HIF-1α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肿瘤大小≤2 cm者、TNM分期Ⅰ~Ⅱ期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IVKA-Ⅱ、AFU、HIF-1α三者之间无相关性(r分别为0.052、0.038、0.021,均P>0.05)。结论 PLC患者血清中PIVKA-Ⅱ、AFU、HIF-1α均处于高表达状态,与肿瘤大小、TNM分期具有相关性,同时三项指标相互间的影响较小;监测此三项指标对提高PLC的临床诊断水平及加强病情评估具有积极意义。
2019 Vol. 36 (2): 360-362 [摘要] ( 54 ) HTML (1 KB)  PDF  (0 KB)  ( 13 )
363 调脾疏肝法联合化疗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李勇, 林菜梅, 宋迪梨, 陈洪毅, 陈虹珠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54
目的 探讨调脾疏肝法辅助化疗对三阴性乳腺癌疗效及对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 62例三阴性乳腺癌晚期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和观察组(采用调脾疏肝法辅助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77%(30/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65%(25/31)(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骨髓抑制程度和消化道毒副作用程度较对照组轻,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调脾疏肝法辅助化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
2019 Vol. 36 (2): 363-364 [摘要] ( 55 ) HTML (1 KB)  PDF  (0 KB)  ( 16 )
365 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用于急诊脑外伤手术麻醉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于丽娜, 宋军, 韩冰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55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在急诊脑外伤手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急诊脑外伤手术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舒芬太尼麻醉,对照组给予瑞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水平及麻醉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麻醉后气管拔管、自主呼吸恢复、意识清醒时间及术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均短(低)于对照组;麻醉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拔管时及拔管后5 min心率、平均动脉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麻醉后呼吸抑制、恶心呕吐、血压异常、肝肾功能异常及头晕头痛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芬太尼麻用于急诊脑外伤手术患者中能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水平平稳,麻醉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9 Vol. 36 (2): 365-367 [摘要] ( 63 ) HTML (1 KB)  PDF  (0 KB)  ( 13 )
368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查联合三阶梯技术在宫颈癌普查中的应用价值
王莉辉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56
目的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查联合三阶梯技术(HPV阳性者→TCT检查阳性→阴道镜检查→宫颈组织病理学诊断)在大样本宫颈癌普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本院进行宫颈癌普查的妇女11481例,按照筛查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宫颈癌“ 三阶梯” 筛查方案,对照组采用传统筛查方法(HR-HPV DNA+ TCT检查阳性→阴道镜检查→宫颈组织病理学诊断),分析不同筛查方法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观察组HR-HPV DNA阳性率7.82%(706/9033),TCT检查 +阴道镜检查365例,宫颈组织病理学诊断119例;病理结果:慢性宫颈炎59例,湿疣样变20例,CIN Ⅰ 25 例,HSIL 13例,宫颈鳞状上皮癌1例,宫颈腺癌1例; 对照组HPV阳性及TCT结果≥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率(ASCUS/AGUS)2.57%(63/2448),阴道镜检查63例,行宫颈组织病理学诊断39例;病理结果: 慢性宫颈炎16例,湿疣样变8例,CIN Ⅰ 11例,HSIL 3例,宫颈鳞状上皮癌1例。两组行宫颈组织病理学诊断HSIL和宫颈癌检出率:观察组0.17%(15/9033),对照组0.16%(4/2448);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HR-HPV检查联合三阶梯技术在大样本人群的宫颈癌普查中是一种简便、经济和方便分流管理HPV阳性者的方法,值得推广。
2019 Vol. 36 (2): 368-369 [摘要] ( 51 ) HTML (1 KB)  PDF  (0 KB)  ( 14 )
370 血栓前标志物TAT、PIC、TM、tPAIC在脑血栓中检测的价值
解承娟, 李满桂, 任啟霞, 唐宁, 刘成花, 李生梅, 马慧英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57
目的 探讨血栓前标志物凝血酶-抗凝血酶原复合物(TAT)、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PIC)、血栓调节蛋白(TM)、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tPAIC)在脑血栓中的检测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脑血栓住院患者118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的健康体检者118例作为对照组,抽取两组患者的静脉血3 mL,通过化学发光法,对两组样本的TAT、PIC、TM、tPAIC进行测定。比较两组患者的四项指标,描记四项指标各自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统计分析各项指标的工作效能、Cut-off值、敏感度、特异度,计算各指标的诊断阳性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所有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显示,TAT、PIC、TM 、tPAIC四项血栓前标志物指标对脑血栓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其中tPAIC的AUC值为0.953,诊断效能最大,TM的敏感度最高,tPAIC的特异度最高;tPAIC的诊断阳性率最高。结论 脑血栓患者的TAT、PIC、TM、tPAIC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tPAIC对脑血栓的诊断效能和诊断阳性率最大,而TAT的诊断效能较低,对于血栓前标志物在脑血栓中的检测价值而言,tPAIC、PIC、TM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而TAT不建议作为临床诊断的指标使用。
2019 Vol. 36 (2): 370-371 [摘要] ( 224 ) HTML (1 KB)  PDF  (0 KB)  ( 16 )
372 内镜下泪前隐窝径路手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42例疗效观察
吴沭城, 程华中, 伍润生, 岳苏苏, 司汉东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58
目的 探讨内镜下泪前隐窝径路手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80例,根据最终选取的手术方案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38)。观察组给予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径路手术,对照组给予传统鼻内镜手术。比较两组治疗疗效、视觉模拟评分(VAS)、Lund-Kennedy评分及并发症等。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和1年患者VAS评分及Lund-Kennedy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溢泪、视力减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内镜下泪前隐窝径路手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临床效果满意,且无明显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9 Vol. 36 (2): 372-373 [摘要] ( 63 ) HTML (1 KB)  PDF  (0 KB)  ( 16 )
374 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在开胸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朱会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59
目的 探讨开胸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行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行择期开胸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和对照组(全身麻醉),每组各40例。统计应用瑞芬太尼以及丙泊酚用量,记录在麻醉恢复期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情况、按压PCIA的总次数和无效按压的次数;记录拔管之后的10 min(T1)、20 min(T2)、0.5 h(T3)、1 h(T4)、6 h(T5)、24 h(T6)、48 h(T7)Ricker镇静与躁动评分(SAS评分);测定麻醉前、手术结束时、术后24 h和48 h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结果 观察组瑞芬太尼用量以及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均小于对照组,且PCIA无效按压次数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时、术后24 h,两组CD3+、CD4+、CD4+/CD8+比值均低于麻醉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毕、术后24 h、术后48 h患者CD4+、CD4+/CD8+比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时段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时间段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胸食管癌根治术中采取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临床效果满意并可减少镇痛药物用量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术后的细胞免疫功能,促进患者恢复,可以作为其理想的麻醉策略,值得推广实践。
2019 Vol. 36 (2): 374-376 [摘要] ( 56 ) HTML (1 KB)  PDF  (0 KB)  ( 19 )
377 聚焦解决模式对择期剖宫产初产妇应激反应及母乳喂养效能的影响
冯静, 林春梅, 韩春霞, 张淑林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60
目的 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择期剖宫产初产妇应激反应及母乳喂养效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12月本院收治的行择期剖宫产初产妇32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2例。对照组给予包括健康教育、心理干预、放松训练、母乳喂养指导等在内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聚焦解决模式。比较两组心理与生理应激反应、母乳喂养效能。结果 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减少值、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减少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皮质醇增加值、肾上腺素增加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技能维度、内心活动维度、母乳哺养自我效能量表总分增加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聚焦解决模式有助于缓解择期剖宫产产妇应激反应,提高母乳喂养效能。
2019 Vol. 36 (2): 377-378 [摘要] ( 72 ) HTML (1 KB)  PDF  (0 KB)  ( 15 )
379 生脉注射液联合重组人脑钠肽注射液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彭欣辉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61
目的 探讨生脉注射液联合重组人脑钠肽注射液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124例,按照随机数表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采用重组人脑钠肽注射液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钠肽(BNP)、左心射血分数(LVEF),采用改良国际心力衰竭治疗效果评价量表评估疗效,并记录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BNP、LVEF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患者BNP、LVEF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较大(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7%(60/62),明显高于对照组75.01%(47/62),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头晕、目眩、血肌酐升高、呕吐及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脉注射液联合重组人脑钠肽注射液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9 Vol. 36 (2): 379-381 [摘要] ( 48 ) HTML (1 KB)  PDF  (0 KB)  ( 14 )
382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在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中的效果
张延平, 曹宏, 刁玉晶, 吴楠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62
目的 探讨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在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中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进行镇痛;对照组单纯使用罗哌卡因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 h、8 h、12 h、24 h及48 h的静息和运动时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静息状态下VAS评分在术后各个时点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在术后4 h、8 h、12 h和24 h时活动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有6例,观察组1例发生苏醒期躁动;且观察组有效镇痛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窦性心动过缓和嗜睡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谵妄和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能显著延长患者术后镇痛时间,减少苏醒期躁动,且不影响麻醉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2019 Vol. 36 (2): 382-383 [摘要] ( 81 ) HTML (1 KB)  PDF  (0 KB)  ( 14 )
384 强的松辅助治疗ICU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
富丽娟, 王亚娟, 高蕾, 詹小娜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63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重症监护室(ICU)急性心力衰竭(H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本院ICU收治的123例急性H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3)。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SD),以及心脏生物标志物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T(cTnT);神经内分泌因子皮质醇(COR)、心房利钠肽(ANP)和醛固酮(ALD)水平。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86.6%(52/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7.6%(30/6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8.69,P<0.05)。治疗后,对照组LVEF显著高于治疗前,观察组LVEF、LVESD、LVEDD显著高于治疗前,且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血清COR水平低于治疗前,ANP高于治疗前;观察组血清COR、ALD水平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血清ANP水平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TnT、NT-pro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ICU急性HF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心室功能及其临床预后。
2019 Vol. 36 (2): 384-385 [摘要] ( 71 ) HTML (1 KB)  PDF  (0 KB)  ( 15 )
386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D-D、CRP、NT-proBNP、MMPs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
张鸿祺, 陈烨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64
目的 分析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血清D-二聚体(D-D)、C-反应蛋白(CRP)、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金属基质蛋白酶(MMPs)水平及其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80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选择同期于本院健康体检的8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n=65)和死亡组(n=15)。比较不同组别研究对象血清D-D、CRP、NT-proBNP、MMPs水平,并分析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D-D、CRP与MPV、PLT、NT-proBNP、MMPs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血清D-D、CRP、NT-proBNP、MMPs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L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PV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血清D-D、CRP、NT-proBNP、MMPs水平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LT水平低于存活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MPV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血清D-D、CRP水平与NT-proBNP、MMPs水平正相关(P<0.05),与PLT水平负相关(P<0.05)。结论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D-D、CRP、NT-proBNP、MMPs水平较高且与患者不良预后呈正比,血清D-D、CRP水平与PLT、NT-proBNP、MMPs水平呈正相关,与PLT呈负相关。因此,NT-proBNP、MMPs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病情预测指标。
2019 Vol. 36 (2): 386-388 [摘要] ( 58 ) HTML (1 KB)  PDF  (0 KB)  ( 16 )
389 TIMP1、MMP-9、Hepc25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于晓波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65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铁调素25(Hepc25)在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诊治的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组),根据其病情程度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另外选取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脑梗组及不同病情程度和对照组血清TIMP1、MMP-9、Hepc25水平,并分析脑梗死患者预后危险因素。结果 脑梗组患者血清TIMP1、MMP-9、Hepc25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脑梗死患者血清TIMP1、MMP-9、Hepc25水平按病情程度逐渐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的脑梗死患者血清TIMP1、MMP-9、Hepc25水平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梗死患者血清TG、TIMP1、MMP-9、Hepc25水平是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IMP1、MMP-9、Hepc25的表达水平升高,其与病情严重程度、预后结局密切相关。
2019 Vol. 36 (2): 389-390 [摘要] ( 59 ) HTML (1 KB)  PDF  (0 KB)  ( 13 )
391 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治疗后无进展生存期的磁共振影像评估效果研究
白增春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66
目的 探讨磁共振影像对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治疗后无进展生存期状况的评估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68例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新辅助放化疗后行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手术,依据患者治疗后无进展生存期情况分为复发/转移组(n=85)和对照组(n=83)。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MRI各评估指标与患者治疗后无进展生存期状况的相关性。结果 患者治疗后无进展生存期状况与mr肛提肌侵犯阳性率、mr环周切缘阳性率、mr肿瘤沉积阳性率、mr淋巴管血管侵犯阳性率、yp系膜脂肪浸润阳性率、yp环周切缘阳性率、yp淋巴管血管侵犯阳性率和Ryan退缩评分均密切相关(P<0.05)。mr肿瘤沉积、mr淋巴管血管侵犯阳性率高是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治疗后无进展生存期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磁共振图像中肿瘤沉积和淋巴管血管侵犯是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治疗后无进展生存期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因而临床中可通过磁共振征象对患者治疗后的复发和转移状况进行评估。
2019 Vol. 36 (2): 391-393 [摘要] ( 64 ) HTML (1 KB)  PDF  (0 KB)  ( 16 )
394 针刺对肛周脓肿患者切开引流术后镇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邢玉涛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67
目的 探讨针刺对肛周脓肿患者切开引流术后镇痛效果及患者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院收治的进行切开引流术后的肛周脓肿患者14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常规消炎痛栓换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d1、d2、d3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及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1周后免疫球蛋白G和中性粒细胞的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出血、疼痛、肛门功能损伤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VAS疼痛评分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d1、d2、d3的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免疫球蛋白G和中性粒细胞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1周后的免疫球蛋白G和中性粒细胞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出血、疼痛、肛门功能损伤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对肛周脓肿患者切开引流术后的镇痛作用显著,能够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2019 Vol. 36 (2): 394-395 [摘要] ( 70 ) HTML (1 KB)  PDF  (0 KB)  ( 12 )
396 不同麻醉方式对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认知功能及安全性的影响
肖娜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68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认知功能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在本院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78例,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身静脉麻醉,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静脉麻醉,比较两种麻醉方式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应激因子水平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者麻醉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正确回答问题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麻醉诱导前(T0)时,两组患者心排血量(CO)、外周血管阻力(SVR)、心肌加速指数(ACI)、S100β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中1 h(T1)时,观察组CO、ACI水平高于对照组,SVR、S100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h(T2),24 h(T3)时,观察组S100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CO、SVR、ACI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T3时两组患者MME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2 h、24 h观察组患者MM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20.51%(8/3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28%(20/39)(P<0.05)。结论 直肠癌根治术应用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静脉麻醉对患者心输出量和S100β水平及认知功能影响较小,安全性高。
2019 Vol. 36 (2): 396-397 [摘要] ( 51 ) HTML (1 KB)  PDF  (0 KB)  ( 16 )
398 Bakri球囊在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止血效果及对血栓弹力图的影响
赵永倩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69
目的 探讨Bakri球囊在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止血效果及对血栓弹力图(TEG)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诊治的116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58例 。A组采用Bakri球囊止血, B组采用B-Lynch缝合止血,对比两组的止血效果、止血前后TEG相关检测指标:反应时间(R)、凝血时间(K)、血块形成点至描记图最大曲线弧度的切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Angle角)、最大振幅(MA)的变化。结果 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 h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输血量均显著低于B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TEG参数R、K、Angle、M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A组患者R、Angle、MA均显著高于B组(P<0.05),但两组患者K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感染率、子宫切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出血产妇采用Bakri球囊止血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止血快的优势,并有利于减少患者输血量,且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较小。
2019 Vol. 36 (2): 398-400 [摘要] ( 62 ) HTML (1 KB)  PDF  (0 KB)  ( 16 )
401 化疗对原发性胃癌患者外周血中免疫细胞亚群的影响
张明雷, 尹晓东, 李海洋, 戴素华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70
目的 探讨化疗对原发性胃癌患者外周血中免疫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本院住院治疗的208例原发性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为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者175例。胃癌患者均接受D2根治术进行治疗后给予同步化疗。化疗3个周期后,检测患者的免疫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以及NK细胞)数量的改变。结果 观察组患者化疗前CD3+,CD4+,CD4+/CD8+以及NK细胞的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化疗前相比,化疗1次后,化疗2次后各指标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化疗3次后各指标含量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化疗1次后与化疗2次后的CD3+,CD4+,CD4+/CD8+以及NK细胞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化疗3次后CD3+,CD4+,CD4+/CD8+以及NK细胞含量较化疗1次后,化疗2次后均升高,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Ⅰ~Ⅱ级胃癌患者化疗后的CD4+,CD4+/CD8+以及NK细胞含量均高于Ⅲ~Ⅳ级患者(P<0.05)。结论 原发性胃癌患者术后接受化疗可以有效地增加外周血免疫细胞的表达水平。
2019 Vol. 36 (2): 401-402 [摘要] ( 60 ) HTML (1 KB)  PDF  (0 KB)  ( 17 )
403 人文关怀联合游戏疗法对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住院患者主观幸福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李晶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71
目的 探讨人文关系联合游戏疗法对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主观幸福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增加人文关系联合游戏疗法护理,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主观幸福感、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质量等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激越、对年龄态度、孤独与不满、主观幸福感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评分、简易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文关怀联合游戏疗法有助于提高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促进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增强主观幸福感,改善生活质量
2019 Vol. 36 (2): 403-405 [摘要] ( 62 ) HTML (1 KB)  PDF  (0 KB)  ( 16 )
406 慢性心衰患者血清hs-CRP、miR-423-5p表达及其与患者心功能及心率变异的相关性
李静, 周麟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72
目的 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血清hs-CRP、miR-423-5p表达及其与患者心功能及心率变异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80例CHF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选择同期于本院健康体检的8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比较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24h 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24 h每5 min正常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平方根(RMSSD)、NN50计数占总R-R间期数的百分比(PNN50),平均血糖(MBG)水平及有效波动次数(NEGE);分析血清hs-CRP、miR-423-5p与血糖以及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hs-CRP、miR-423-5p、MBG、NEG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DNN、SDANN、RMSSD、PNN50、LVE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患者血清hs-CRP、miR-423-5p与MBG、NEGE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SDNN、SDANN、RMSSD、PNN50、LVEF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CHF患者血清hs-CRP、miR-423-5p水平表达明显上升,同时hs-CRP、miR-423-5p表达与CHF患者的心功能及血糖水平密切相关。
2019 Vol. 36 (2): 406-407 [摘要] ( 68 ) HTML (1 KB)  PDF  (0 KB)  ( 14 )
408 不同方案治疗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NSCLC的疗效比较
田丹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73
目的 探讨不同方案治疗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院收治的60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DP方案联合立体定位放射(SBRT)行同期放化疗治疗,观察组则给予DP方案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行同期放化疗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毒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疾病控制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放射性食管炎及放射性肺炎等毒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毒副反应经对症处理之后均顺利完成后续治疗。两组6个月生存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1年及2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DP方案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NSCLC的近期疗效确切,具有微创、痛苦小的特点,毒副反应均可耐受,且2年生存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9 Vol. 36 (2): 408-410 [摘要] ( 64 ) HTML (1 KB)  PDF  (0 KB)  ( 17 )
       护理园地
411 基于营养风险评估的营养干预对住院脊髓损伤伴截瘫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
袁洁, 倪艳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74
目的 探讨基于营养风险评估的营养干预对住院脊髓损伤伴截瘫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145例脊髓损伤伴截瘫患者为研究对象,经营养风险评估分为营养风险组(65例)与无营养风险组(80例),营养风险组分为营养支持组(A1组)38例与非营养支持组(A2组)27例,无营养风险组分为营养支持组(B1组)32例与非营养支持(B2组)48例,比较不同组别患者血清蛋白水平、并发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结果 A1组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明显高于A2组(P<0.05);A1组并发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A2组(P<0.05);B1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B2组,住院费用明显高于B2组(P<0.05)。结论 基于营养风险评估的营养干预有助于改善住院脊髓损伤伴截瘫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减轻医疗经济负担。
2019 Vol. 36 (2): 411-412 [摘要] ( 58 ) HTML (1 KB)  PDF  (0 KB)  ( 14 )
413 基于健商理论指导下的健康教育对四肢骨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余玲霞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75
目的 探讨基于健商理论指导下的健康教育对四肢骨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12月本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四肢骨折患者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基于健商理论指导下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临床症状、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健康知识、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肿胀、瘀斑、局部压痛等临床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健商理论指导下的健康教育有助于促进四肢骨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养成,对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2019 Vol. 36 (2): 413-414 [摘要] ( 72 ) HTML (1 KB)  PDF  (0 KB)  ( 14 )
415 基于谵妄风险评估策略下的分层护理干预对预防ICU患者谵妄发生的影响
朱虹, 李小珍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9.02.076
目的 探讨基于谵妄风险评估策略下的分层护理干预对预防重症监护室(ICU)患者谵妄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本院ICU收治的患者1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给予包括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生命体征监测、用药管理、并发症预防等在内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基于谵妄风险评估策略下的分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谵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相关量表评分、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谵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意识评估方法、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重症监护谵妄筛查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谵妄风险评估策略下的护理干预有助于预防ICU患者谵妄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2019 Vol. 36 (2): 415-418 [摘要] ( 71 ) HTML (1 KB)  PDF  (0 KB)  ( 15 )
版权所有 © 2013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社  湘ICP备13012052号-1
办公地址: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新军路43号煤炭大院主办公楼6楼621、623、632、636室 邮编:410011 电话(传真):0731-84824007 E-mail:jcr_cs.hn@vip.163.com
技术支持: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