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NG-IUS、GnRHa联合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的疗效观察 |
赵晓娟, 魏珂, 王蕾, 张蕾 |
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陕西 咸阳 712000 |
|
|
摘要 目的 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联合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本院诊治的子宫腺肌病痛经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B、C三组,每组20例。A组给予LNG-IUS+超声消融,B组给予GnRHa+超声消融,C组给予LNG-IUS+GnRHa+超声消融。比较三组有效率、治疗前后12个月痛经评分、月经量评分、子宫体积变化、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C组痛经评分、月经量评分、子宫体积均明显低于A、B组(P<0.05),而A、B组上述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痛经治疗总有效率均随时间延长而下降,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三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复发率为30.00%,明显高于A组的5.00%、C组的0%,且 A组复发率显著高于C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NG-IUS或GnRHa与超声消融两两联合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疗效相近,三者联合疗效更佳,超声消融对患者痛经、月经量、子宫体积有较好的改善作用较好,且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
关键词 :
痛经/治疗,
综合疗法
|
收稿日期: 2017-06-07
|
|
[1] 周应芳.子宫腺肌病的非手术治疗[J].中国医师杂志,2015,17(4):491-493. [2] 辛玲丽,侯庆香,叶梅,等.GnRH-a联合LNG-IUS对子宫内膜异位症Ⅲ-Ⅳ期患者术后疼痛的疗效[J].现代肿瘤医学,2015,23(24):3632-3634. [3] 李潇.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学报,2016,44(4):45-47. [4] 刘欣,汪伟,王旸等.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中远期疗效观察[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5,50(12):944-946. [5] 李旭卿,陶丽娜,任洪叶,等.孕三烯酮与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17,34(1):46-48. [6] 叶朝清,肖大伟.静态化学发光法测定左炔诺孕酮的含量[J].药学与临床研究,2008,16(4):322-324. [7] 邱慧玲,王玲玲,欧阳雪,等.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远期复发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2015,10(3):409-413. [8] 李国华,王凤卿,李晓芳,等.GnRHa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大子宫腺肌病的疗效观察[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6,43(5):594-596,597. [9] 赵骏达,肖金宝,李燕,等.GnRHa联合LNG-IUS治疗大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J].中国性科学,2016,25(9):34-37. [10] 赵颖.GnRHa联合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症的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6):1194-1196. |
[1] |
李雪英, 卢艳, 崔超美, 刘秋红. 诺舒阻抗控制子宫内膜消融术治疗难治性异常子宫出血疗效观察[J]. 医学临床研究, 2019, 36(2): 254-260. |
[2] |
陈丹丹, 李湘. 西格列汀联合优泌乐25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 医学临床研究, 2019, 36(2): 329-330. |
[3] |
周毅峰, 杨继平, 石泽亚, 袁浩. 术中低体温综合防治策略研究进展[J]. 医学临床研究, 2018, 35(9): 1730-1733. |
[4] |
侯文静. 基于老年综合评估策略下的护理干预对老年住院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18, 35(8): 1656-1657. |
[5] |
孟宏乾,傅欣欣,张彩虹. 药物联合微波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J]. 医学临床研究, 2018, 35(4): 799-800. |
[6] |
吴悦. 慢性原因不明性耳鸣发病特点、危险因素及其习惯综合疗法效果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 2017, 34(3): 537-540. |
[7] |
刘伟%冯海英. 热疗法联合亚砷酸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观察[J]. 医学临床研究, 2015, 32(1): 134-136. |
[8] |
吕建华;朱明山;梅进. 经内镜综合治疗胃柿石症[J]. 医学临床研究, 2008, 25(4): 747-748. |
[9] |
李萍;文海泉. 低蛋白饮食加复方α-酮酸片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观察[J]. 医学临床研究, 2008, 25(4): 751-75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