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临床研究
首 页
|
期刊简介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合作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医学临床研究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25年 42卷 1期
刊出日期:2025-01-26
综述与讲座
临床研究
临床研究
综述与讲座
论著
综述与讲座
1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
程良, 刘澍, 张靖, 代春华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1.001
2025 Vol. 42 (1): 1-4 [
摘要
] (
38
)
HTML
(1 KB)
PDF
(1162 KB) (
45
)
论著
5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
*
张亚乐, 张维华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1.002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2年3月在本院诊治的77例重症肺炎患儿,根据患儿监护人是否同意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分为观察组(接受支气管肺泡灌洗术,n=40)和对照组(未接受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n=37)。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各项症状消失时间、抗生素使用强度,比较观察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前、术后的血气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97%(P<0.05)。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后, 观察组患儿动脉血氧分压(PaO
2
)、氧合指数(PaCO
2
/FiO
2
)显著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
2
)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和咳痰好转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10 d,观察组抗生素使用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肺炎患儿在临床早期接受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症状改善时间缩短,血气指标明显改善,抗生素使用强度降低,建议重症肺炎患儿早期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
2025 Vol. 42 (1): 5-7 [
摘要
] (
45
)
HTML
(1 KB)
PDF
(1394 KB) (
18
)
8
老年肝癌患者生存质量与生命意义感和对待死亡态度的关系
高丹, 张敏敏, 张伟丽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1.003
【目的】探讨生命意义感和对待死亡的态度对老年肝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肝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OL-LC)、中文版生命意义感量表(C-MLQ)、死亡态度描绘量表(DAP-R) 对97例老年肝癌患者进行评估,并对患者的生存质量、生命意义感以及对待死亡的态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97例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得分为(121.14±24.87)分,生命意义感得分为(40.76±8.04)分,对于接受死亡的自然维度评分为(15.68±3.49)分,逃避维度评分为(15.47±3.74)分,逃离接受维度评分为(14.49±2.87)分,恐惧维度评分为(13.29±3.61)分,趋近接受维度评分为(12.31±3.02)分。老年肝癌患者对于生命意义感与生活质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在接受死亡态度中逃避、逃离、恐惧、趋近接受的4个维度评分与生活质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对于死亡态度为自然接受评分与生活质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肝癌患者的生存质量与其生命意义感和自然接受死亡态度呈正相关,而与逃避、恐惧等消极死亡态度呈相关,临床在治疗中应加强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关注和干预,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2025 Vol. 42 (1): 8-11 [
摘要
] (
37
)
HTML
(1 KB)
PDF
(1168 KB) (
19
)
12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镜像疗法对脑卒中患者手功能康复的效果
*
陈世振, 李玉花, 姜艳菊, 李安婷, 王博禹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1.004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镜像疗法(MT) 对脑卒中患者手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80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手功能康复训练,观察组接受rTMS联合MT。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脑电图指标[δ/α值(DAR)、脑对称指数(BSI)]、上肢运动功能(fugl-meyer评估量表,FMA)评分、手功能评分(采用Brunnstrom评定量表、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评估)、日常生活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DAR、BS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Brunnstrom评定分期、Ashworth痉挛评定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腕部、手以及上肢的FMA总分、治疗后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和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rTMS联合MT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脑电图指标,促进其手功能康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2025 Vol. 42 (1): 12-15 [
摘要
] (
39
)
HTML
(1 KB)
PDF
(1233 KB) (
26
)
16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HMGB1、ICAM-1水平与APACHE Ⅱ、BISAP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王妮娟, 刘佳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1.005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与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 Ⅱ)、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西安医学院附属宝鸡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组(n=39)、中度组(n=23)、重度组(n=18)。另选在本院接受体检的80例健康志愿者(健康组),比较四组血清HMGB1、ICAM-1、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以及APACHE Ⅱ、BISAP评分,分析四组血清HMGB1、ICAM-1与CRP、TNF-α、IL-6、APACHE Ⅱ评分、BISAP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四组APACHE Ⅱ评分比较,健康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BISAP评分呈递增趋势,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血清HMGB1、ICAM-1、CRP、TNF-α、IL-6水平比较,健康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HMGB1、ICAM-1水平与血清CRP、TNF-α、IL-6水平,以及APACHE Ⅱ评分、BISAP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HMGB1、ICAM-1水平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相关,临床医师可通过检测血清HMGB1、ICAM-1水平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2025 Vol. 42 (1): 16-19 [
摘要
] (
35
)
HTML
(1 KB)
PDF
(1180 KB) (
11
)
20
自发性脑出血CT影像学特征及其对早期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
顾腾辉, 李立, 高娟娟, 钱伟军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1.006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的CT影像学特征及其对早期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在两院经头颅CT确诊的42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根据患者早期血肿变化分为血肿扩大组(n=28)和血肿未扩大组(n=14),分析自发性脑出血的影像学特征及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发生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因素。【结果】血肿扩大组患者岛征与混合征同时存在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血肿未扩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岛征、混合征、岛征与混合征同时存在均是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发生早期血肿扩大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岛征预测早期血肿扩大的敏感性为53.57%,特异性为85.71%;混合征预测早期血肿扩大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85.71%;岛征与混合征同时存在预测早期血肿扩大敏感性为89.29%,特异性为92.86%。 岛征与混合征同时存在预测早期血肿扩大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岛征和混合征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岛征和混合征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发生早期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较高,但岛征与混合征同时存在的预测价值更高,可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2025 Vol. 42 (1): 20-22 [
摘要
] (
41
)
HTML
(1 KB)
PDF
(1214 KB) (
17
)
23
血清YKL-40、Hcy、UA及BDNF水平与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
高源, 田凤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1.007
【目的】探讨血清人软骨糖蛋白39(YKL-40)、同型半胱氨酸(Hcy)、血尿酸(UA)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与帕金森病(PD)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113例PD患者,依据是否伴有认知功能障碍分为认知障碍组(A组,n=62)和认知无障碍组(B组,n=51),并将A组患者分为轻度组(n=34)、中度组(n=18)和重度组(n=10)。比较A组和B组、不同认知障碍程度患者血清YKL-40、Hcy、UA及BDNF水平,分析其预测认知功能障碍的价值;采用相关性分析血清YKL-40、Hcy、UA及BDNF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程度的关系。【结果】A组患者血清YKL-40、Hcy水平均高于B组,UA、BDNF水平均低于B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血清YKL-40、Hcy、UA及BDNF水平预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4.015 mg/mL、24.930 μmol/L、296.235 μmol/L、11.195 ng/mL(均P<0.05)。重度组患者血清YKL-40、Hcy水平高于轻度组、中度组,UA、BDNF水平低于轻度组、中度组(P<0.05);中度组患者血清YKL-40、Hcy水平高于轻度组,UA、BDNF水平低于轻度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YKL-40、Hcy水平与认知障碍程度均呈正相关(P<0.05),血清UA、BDNF水平与认知障碍程度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伴有认知障碍的PD患者血清YKL-40、Hcy水平显著升高,UA、BDNF水平显著降低,并与患者认知障碍程度密切相关。
2025 Vol. 42 (1): 23-26 [
摘要
] (
35
)
HTML
(1 KB)
PDF
(1211 KB) (
6
)
27
儿童感染甲、乙型流感病毒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
*
黄良, 石毅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1.008
【目的】探讨儿童感染甲、乙型流感病毒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本院收治的102例甲、乙型流感病毒感染患儿,其中感染甲型H
1
N
1
流感病毒患儿38例(A组),感染甲型H
3
N
2
流感病毒患儿34例(B组),感染乙型流感患儿30例(C组);另选4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根据甲、乙型流感病毒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n=78)与重症组(n=24)。比较各组血清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7(IL-17)、IL-10、IL-8、IL-6、IL-4和IL-2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轻症组与重症组患儿血清中IL-6、IL-8、IL-17、TNF-α和IFN-γ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重症组上述指标水平明显高于轻症组(P<0.05)。三组IL-4和IL-10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患儿的IL-2水平显著低于轻症组和对照组(P<0.05),轻症组IL-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B组和C组的患儿血清中IL-6和TNF-α水平均高于A组(P<0.05),B组与C组的患儿血清中IL-6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之间其他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感染甲、乙型流感病毒后,IL-6、IL-8、IL-17、TNF-α和IFN-γ的水平显著升高,尤其在重症患儿中表现更为明显,上述细胞因子可以作为评估儿童流感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2025 Vol. 42 (1): 27-29 [
摘要
] (
24
)
HTML
(1 KB)
PDF
(1214 KB) (
11
)
30
复神灵窍汤治疗痰气郁结型精神分裂症的疗效
刘挺, 李琼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1.009
【目的】探讨复神灵窍汤治疗痰气郁结型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9月至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80例痰气郁结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复神灵窍汤治疗),每组40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量表(LOTCA)评分、神经功能指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5-羟色胺(5-HT)]、内分泌功能指标[褪黑素(MT)、促甲状腺激素(TSH)、多巴胺(DA)]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NSS评分低于治疗前,LOTCA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PANSS评分低于对照组,LOTC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BDNF、5-HT水平高于治疗前,NSE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血清BDNF、5-HT水平高于对照组,NSE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MT、TSH、DA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6/40),与对照组的7.50%(3/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神灵窍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痰气郁结型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认知功能,调节神经功能及内分泌功能,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2025 Vol. 42 (1): 30-33 [
摘要
] (
23
)
HTML
(1 KB)
PDF
(1178 KB) (
16
)
34
左甲状腺素钠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儿的疗效及对患儿甲状腺激素、anti-TG、TSHR-Ab水平的影响
*
林承杰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1.010
【目的】探讨左甲状腺素钠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患儿的疗效及对患儿促甲状腺激素(TSH)、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G)、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SHR-A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本院收治的160例甲减患儿,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甲状腺片治疗)和观察组(采用左甲状腺素钠治疗),每组80例,两组均连续用药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TSH、anti-TG、TSHR-Ab、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
3
)、游离甲状腺素(FT
4
)水平。【结果】用药6个月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6个月后,两组患儿TSH、anti-TG、TSHR-Ab水平低于用药前,FT
3
、FT
4
高于用药前(P<0.05);用药后6个月后,观察组TSH、anti-TG、TSHR-A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FT
3
、FT
4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左甲状腺素钠治疗甲减患儿,能有效提高患儿临床疗效,改善TSH、anti-TG、TSHR-Ab等指标水平,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2025 Vol. 42 (1): 34-36 [
摘要
] (
27
)
HTML
(1 KB)
PDF
(1213 KB) (
14
)
37
基于弥散加权成像影像组学在儿童颅内肿瘤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马秋红, 易婷, 刘雨晴, 金科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1.011
【目的】探讨基于弥散加权成像(DWI)影像组学在儿童低级别颅内肿瘤(LGG)和高级别颅内肿瘤(HGG)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4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92例颅内肿瘤患儿,根据患儿肿瘤分级情况将其分为低级别肿瘤组(LGG组,Ⅰ~Ⅱ级,n=53)和高级别肿瘤组(HGG组,Ⅲ~Ⅳ级,n=39)。两组均行DWI检查,观察其影像特征,使用MRMicro GL软件提取病灶特征,通过ITK-SNAP软件进行影像组学特征提取和模型评估,筛选出具有诊断价值且与肿瘤级别显著相关的影像组学特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表现弥散系数(ADC)、DWI单独诊断及ADC+DWI诊断颅内肿瘤分级的价值。【结果】从颅内肿瘤ADC、DWI图像中各选择108个影像组学特征进行降维筛选及模型评估,ADC模型曲线下面积(AUC)为0.7865,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1.0000、0.5000;DWI模型AUC为0.7135,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0.4375、1.0000,相关系数一致性一般;ADC+DWI模型的AUC为0.9479,相关系数一致性好,诊断效能最佳(P<0.05)。【结论】ADC、DWI及ADC+DWI模型可以鉴别儿童颅内肿瘤级别,ADC+DWI模型对高低级别肿瘤的鉴别效能较高,可以提高模型诊断性能,有助于指导临床医生手术及治疗方案的制定。
2025 Vol. 42 (1): 37-40 [
摘要
] (
30
)
HTML
(1 KB)
PDF
(1562 KB) (
18
)
41
虚拟现实技术联合生育舞蹈干预在初产妇孕晚期及产时中的应用效果
*
孔令丽, 周培培, 王靖宇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1.012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VR)技术联合生育舞蹈干预在初产妇孕晚期及产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4年6月在本院进行产检的80例初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给予VR技术联合生育舞蹈干预),每组40例。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妊娠压力量表(PPS)、分娩期望量表]评分、自我效能[一般自我效能感应量表(GSES)]评分、产时情况[简化McGill疼痛问卷(SF-MPQ)、第一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及不良分娩结局(如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会阴侧切、会阴重度撕裂)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孕妇心理状态及自我效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HADS、PP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娩期望量表、GSE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时,观察组SF-MPQ各项评分、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第一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R技术联合生育舞蹈干预可有效缓解初产妇孕晚期的心理压力,提高孕妇的分娩期望及自我效能,还能减轻初产妇分娩时的疼痛程度,缩短产程时间,改善分娩结局及新生儿情况,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2025 Vol. 42 (1): 41-44 [
摘要
] (
23
)
HTML
(1 KB)
PDF
(1171 KB) (
37
)
45
钉棒反弓折顶技术在老年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蒋健, 王龙, 冯骁, 王海波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1.013
【目的】探讨钉棒反弓折顶技术在老年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在本院诊治的102例老年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观察组给予钉棒反弓折顶技术联合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时间、疼痛情况、腰椎功能、腰椎影像学参数、椎管侵占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但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的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后缘高度比、伤椎后凸Cobb角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6个月椎管侵占率均降低(P<0.05);与术后1个月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椎管侵占率均降低(P<0.05);术后1个月及6个月,观察组椎管侵占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钉棒反弓折顶技术在老年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促进骨折愈合,改善腰椎功能,获得满意矫正效果。
2025 Vol. 42 (1): 45-48 [
摘要
] (
29
)
HTML
(1 KB)
PDF
(1902 KB) (
17
)
49
创伤性颅内出血患者下肢DVT发生的影响因素及Caprini评分的预测价值
丁应娟, 严迪, 赵梦洋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1.014
【目的】探讨创伤性颅内出血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的影响因素及Caprini评分预测患者下肢DVT发生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126例创伤性颅内出血患者,根据下肢DVT发生情况将其分为DVT组(n=35)和非DVT组(n=91)。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下肢DVT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aprini评分预测患者下肢DVT发生的临床价值。【结果】DVT组Caprini评分及糖尿病、年龄、使用脱水药物所占比例高于非DVT组,住院时间长于非DVT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低于非DV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GCS评分、Caprini评分、年龄、使用脱水药物、住院时间均为创伤性颅内出血患者发生下肢DVT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aprini评分预测患者下肢DVT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05,95%
CI
为0.662~0.801(P<0.05),预测的灵敏度为75.63%,特异性为66.21%,阳性预测值为49.2%,阴性预测值为86.1%。【结论】年龄、住院时间、使用脱水药物、GCS评分、Caprini评分均为创伤性颅内出血患者发生下肢DVT影响因素,根据影响因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下肢DVT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2025 Vol. 42 (1): 49-52 [
摘要
] (
24
)
HTML
(1 KB)
PDF
(1181 KB) (
22
)
53
早期滋养型肠内营养在重症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马凌, 刘巧艳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1.015
【目的】探讨早期滋养型肠内营养在重症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12月两院收治的72例重症脑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早期滋养型肠内营养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免疫功能、康复效果、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定向力评分、语言能力评分、计算力评分、注意力评分、记忆力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3
+
、CD4
+
/CD8
+
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高于治疗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滋养型肠内营养治疗重症脑梗死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改善其认知功能,促进患者康复,改善神经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2025 Vol. 42 (1): 53-55 [
摘要
] (
29
)
HTML
(1 KB)
PDF
(1214 KB) (
18
)
56
阶段性营养平衡目标干预在接受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的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孙颖才, 汪践慧, 倪瑞婕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1.016
【目的】探讨阶段性营养平衡目标干预在接受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的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接受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的86例重症患者,按照1∶1分为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营养支持干预)与观察组(采用阶段性营养平衡目标干预),每组43例。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指标、血气分析指标、炎症因子水平以及临床预后指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营养指标、血气分析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炎症因子水平、肠内营养不耐受率、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 Ⅱ)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肺部症状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的重症患者采用阶段性营养平衡目标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营养状况,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2025 Vol. 42 (1): 56-59 [
摘要
] (
23
)
HTML
(1 KB)
PDF
(1171 KB) (
16
)
60
经颅磁刺激联合全身振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吞咽、认知及下肢功能的影响
栗爱静, 王静敏, 靳芳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1.017
【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TMS)联合全身振动训练(WBVT)对脑卒中患者吞咽、认知及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12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TMS联合WBVT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SA)、渗透-误吸评价量表(PAS)]、认知功能[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下肢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Holden步行功能分级量表(FAC)],以及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同型半胱氨酸(Hcy)、视锥蛋白样蛋白-1(VILIP-1)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认知功能及下肢功能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SSA、P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MMSE、MoCA、BBS及FAC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LB、H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Hcy及VILIP-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MS联合WBVT治疗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认知功能及下肢功能,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5 Vol. 42 (1): 60-63 [
摘要
] (
22
)
HTML
(1 KB)
PDF
(1172 KB) (
28
)
64
尼可地尔对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肾功能的影响
张大伟, 陈蓉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1.018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对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功能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至2022年8月在本院行急诊PCI术治疗的160例急性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常规治疗+尼可地尔,n=89)和对照组(常规治疗,n=71)。比较两组ST段回落情况、超声心动图参数[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及肾功能指标(血肌酐、尿素氮、尿酸)。【结果】对照组患者PCI术后2 h的ST段回落率≥ 50%所占比例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术后1个月,两组LVDD、LVEF均高于术后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VDS与术后1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LVDD、LVEF、LVD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 d尿素氮水平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肌酐、尿酸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2 d尿素氮、血肌酐及尿酸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 d尿素氮、血肌酐及尿酸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前壁梗死患者尿素氮、血肌酐及尿酸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壁梗死患者术后2 d尿素氮、尿酸水平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前壁梗死患者术后2 d血肌酐、尿酸水平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壁梗死患者术后2 d尿素氮水平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可地尔可改善行急诊PCI术的急性STEMI患者心肌灌注水平,保护肾脏功能,尤其对前壁梗死患者的肾脏保护作用可能更明显。
2025 Vol. 42 (1): 64-67 [
摘要
] (
25
)
HTML
(1 KB)
PDF
(1182 KB) (
9
)
68
悬吊运动疗法结合针刺夹脊穴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刘翠利, 刘新华, 张爱淑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1.019
【目的】探讨悬吊运动疗法结合针刺夹脊穴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本院收治的9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实施悬吊运动疗法结合针刺夹脊穴护理。实施康复护理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平衡功能以及步行能力。【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Berg平衡量表(BBS)、下肢Fugl-Meyer评定量表(FMA-L)、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步态分析、10 m最大步行速度(10MWS)、步态分析评分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悬吊运动疗法配合针刺夹脊穴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2025 Vol. 42 (1): 68-70 [
摘要
] (
31
)
HTML
(1 KB)
PDF
(1211 KB) (
20
)
71
替罗非班联合腺苷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微循环、心功能的影响
李妮妮, 李新国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1.020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腺苷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微循环、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行PCI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术前给予替罗非班,观察组术前给予替罗非班联合腺苷。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血清心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比较两组术后即刻心肌微循环指标[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矫正TIMI帧数(CTFC)],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术后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术前,两组血清cTnI、CK-M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血清cTnI、CK-MB水平均低于同组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即刻TIMI血流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即刻CTFC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LVEF高于同组术前,LVESD、LVEDD低于同组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LVEF高于对照组术后,LVESD、LVEDD低于对照组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ACE发生率为1.67%(1/6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00%(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腺苷用于冠心病患者PCI术前,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肌微循环,提高患者心功能。
2025 Vol. 42 (1): 71-74 [
摘要
] (
27
)
HTML
(1 KB)
PDF
(1178 KB) (
11
)
75
丙泊酚与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用于开颅手术中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陶凤禹, 周巧林, 朱其飞, 汪涛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1.021
【目的】 探讨丙泊酚与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对开颅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100例行开颅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和对照组(采用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麻醉),每组50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手术前后应激反应指标[皮质醇(COR)、血糖(GLU)、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神经功能指标[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及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清醒及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各时间点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两组COR、GLU、ACTH水平均高于手术前(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中,两组NSE、S100β蛋白均高于手术前(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颅手术中使用丙泊酚与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均可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可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但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更利于减轻患者应激反应,保护神经功能。
2025 Vol. 42 (1): 75-77 [
摘要
] (
28
)
HTML
(1 KB)
PDF
(1214 KB) (
5
)
78
MRI、MSCT评估后循环缺血患者颅内IVBA斑块特征、形态改变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
樊小玲, 高岚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1.022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多层螺旋CT(MSCT)检查评估后循环缺血患者颅内椎基底动脉(IVBA)斑块特征、形态变化与患者病情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90例后循环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MRI检查结果,将有梗死灶者纳入梗死组,无梗死灶但有相应症状的纳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分别于1周之内接受MRI、MSCT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颅内IVBA斑块分布位置、特征、IVBA几何形态。【结果】MSCT检查结果显示,90例IVBA患者共102个斑块,其中椎动脉起始段检出斑块32个(31.37%)、基底动脉段检出斑块26个(25.49%),其次为椎动脉颅内段检出斑块23个(22.55%)。梗死组的软斑块检出率高于TIA组,硬斑块检出率低于TI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组基底动脉真实长度、基底动脉迂曲率、斑块面积、斑块负荷测定值大于TI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组的病灶血管腔面积小于TI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组患者单侧椎动脉优势占比高于TIA组,两侧椎动脉等粗占比低于TI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循环缺血患者颅内IVBA斑块特征、形态异常与患者发生脑梗死密切相关,MRI及MSCT检查能发现并评估患者IVBA病变。
2025 Vol. 42 (1): 78-81 [
摘要
] (
34
)
HTML
(1 KB)
PDF
(1176 KB) (
63
)
82
经阴道超声及血清CA199、CA125水平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
杨冬冬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1.023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及血清糖类抗原(CA)199、CA125水平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4例子宫腺肌病疑似患者,统计病理学诊断结果,检测患者血清CA199、CA125水平,比较经阴道超声及血清CA199、CA125水平单一及联合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效能。【结果】在124例子宫腺肌病疑似患者,经病理诊断为子宫腺肌病70例、非子宫腺肌病54例。子宫肌腺症患者血清CA199、CA125水平均高于非子宫肌腺症患者(P<0.05)。CA125水平诊断子宫腺肌病的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性中等,经阴道超声检查及血清CA199、CA125水平联合诊断子宫腺肌病的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性较高。经阴道超声检查及血清CA199、CA125水平联合对子宫腺肌病诊断的准确度高于各指标单一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及血清CA199、CA125水平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较高,但各指标联合的诊断价值更高,可为临床诊治子宫腺肌病提供参考。
2025 Vol. 42 (1): 82-84 [
摘要
] (
25
)
HTML
(1 KB)
PDF
(1151 KB) (
11
)
85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微量元素、Th1/Th2变化及其意义
訾敏, 马红霞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1.024
【目的】探讨反复上呼吸道感染(RRTI)患儿微量元素及辅助性T细胞1(Th1)/辅助性T细胞2(Th2)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本院收治的62例RRTI患儿(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6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微量元素[铁(Fe)、铅(Pb)、镁(Mg)、锌(Zn)、钙(Ca)]及Th1/Th2,采用Pearson分析微量元素与Th1/Th2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RRTI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及早产、剖宫产、营养不良、户外活动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庭成员吸烟、抗菌药物使用次数≥3次/年占比高于对照组,母乳喂养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Pb、M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e、Zn、Ca、Th1/Th2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微量元素Fe、Zn、Ca与Th1/Th2均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庭成员吸烟、抗菌药物使用次数≥3次/年及Fe、Zn、Ca、Th1/Th2低均为RRTI发生的危险因素,母乳喂养是RRTI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RRTI患儿微量元素缺乏与Th1/Th2免疫平衡密切相关,且是RRTI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2025 Vol. 42 (1): 85-87 [
摘要
] (
23
)
HTML
(1 KB)
PDF
(1216 KB) (
8
)
88
复方血栓通滴丸对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血清VEGF及眼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向彦锋, 刘建利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1.025
【目的】 探讨复方血栓通滴丸对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眼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陕西省城固县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血栓通滴丸),每组40例。比较两组治疗后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VEGF水平、内皮素-1(ET-1)水平、一氧化氮(NO)水平、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后,观察组视力骤降、胸胁胀闷、眼胀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后,观察组VEGF、ET-1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NO水平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后,观察组RI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SV、EDV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复方血栓通滴丸用于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治疗中,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和眼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VEGF、ET-1水平。
2025 Vol. 42 (1): 88-91 [
摘要
] (
23
)
HTML
(1 KB)
PDF
(1173 KB) (
15
)
92
RMPP和MPP患儿的肺功能、炎症因子及临床转归分析
徐梅芳, 王仁珍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1.026
【目的】探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和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的肺功能、炎症因子及临床转归。【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本院诊治的110例MPP患儿,其中48例RMPP患儿纳入RMPP组,62例普通MPP患儿纳入MPP组。比较两组急性期和恢复期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
)、用力肺活量(FVC)、FEV
1
/FVC]、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NF-γ)]水平、肺功能异常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恢复期FEV
1
、FVC均高于急性期(P<0.05),但两组急性期和恢复期的FEV
1
/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MPP组急性期和恢复期的FEV
1
、FVC均低于MPP组(P<0.05)。两组恢复期血清IL-2、IL-6、TNF-α、INF-γ水平均低于急性期(P<0.05);RMPP组恢复期血清IL-2、IL-6、TNF-α、INF-γ水平高于MPP组(P<0.05)。两组急性期肺功能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MPP组恢复期肺功能正常的患儿比例低于MPP组,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的患儿比例高于MPP组(P<0.05)。【结论】与MPP患儿相比,RMPP患儿的肺功能损伤程度、炎症反应更加严重,从急性期到恢复期,RMPP和MPP患儿的肺功能均改善,炎症反应均减轻,但RMPP患儿恢复和临床转归较差,恢复期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的比例更高。
2025 Vol. 42 (1): 92-94 [
摘要
] (
21
)
HTML
(1 KB)
PDF
(1215 KB) (
6
)
95
PKEP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李军昭, 李健, 戚超群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1.027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PKEP)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112例大体积前列腺增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6例。观察组患者行PKEP,对照组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PKP)。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在术后对患者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随访指标、肾功能、性功能。【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导管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腺体切除重量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残余尿量显著低于术前,最大尿流率显著高于术前(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尿素氮(BUN)、肌酐(Scr)显著低于术前(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国际勃起功能指数评分简表(IIEF-5)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EP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较好。
2025 Vol. 42 (1): 95-98 [
摘要
] (
27
)
HTML
(1 KB)
PDF
(1175 KB) (
11
)
99
肥胖患者椎管内麻醉后发生低血糖的影响因素
张延娇, 韩萍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1.028
【目的】探讨肥胖患者在接受椎管内麻醉后发生低血糖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80例接受椎管内麻醉的肥胖患者,根据麻醉后是否发生低血糖分为低血糖组(32例)和非低血糖组(48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初步筛选发生低血糖的风险因素,并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肥胖患者在麻醉后发生低血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体重指数(BMI)过高、糖尿病、高血压、手术时间过长、术前禁食时间过长均与肥胖患者椎管内麻醉后发生低血糖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过高、糖尿病、手术时间过长均为肥胖患者麻醉后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于肥胖患者,特别是存在糖尿病等并发症的患者,在接受椎管内麻醉前应严格控制体重,注意手术时间的控制,从而有效降低患者在麻醉后发生低血糖的风险。
2025 Vol. 42 (1): 99-101 [
摘要
] (
27
)
HTML
(1 KB)
PDF
(1150 KB) (
10
)
102
基于FIGO 2018分期的动态增强MRI在宫颈癌术前分期中的诊断价值
付瑜莹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1.029
【目的】探讨基于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018分期的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MRI)在宫颈癌术前分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78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动态增强磁MRI检查,基于FIGO 2018分期比较动态增强MRI术前分期诊断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分析动态增强MRI检查在宫颈癌术前分期中的诊断价值。【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78例宫颈癌患者病理类型分布为腺癌7例、鳞状细胞癌67例、腺鳞癌2例、低分化宫颈神经内分泌癌1例、小细胞癌1例。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显示,基于FIGO 2018分期的动态增强MRI诊断宫颈癌术前分期与病理诊断一致性较好(Kappa=0.766,P<0.05)。基于FIGO 2018分期的动态增强MRI诊断宫颈癌术前分期ⅠB1期、ⅠB2期、ⅠB3期、ⅡA1期、ⅡA2期、ⅢC1期的准确度分别为97.44%、89.74%、93.59%、92.31%、94.87%、94.87%。【结论】基于FIGO 2018分期的动态增强MRI诊断宫颈癌术前分期与病理诊断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诊断准确性较高。
2025 Vol. 42 (1): 102-104 [
摘要
] (
25
)
HTML
(1 KB)
PDF
(1446 KB) (
21
)
105
温针灸联合医用几丁糖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苏伟, 柯蔚, 刘建, 彭圣洁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1.030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医用几丁糖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4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300例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关节腔内注射医用几丁糖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膝关节活动度(ROM)、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炎症因子[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透明质酸(HA)、类风湿因子(RF)]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和ROM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IL-1β、TNF-α、MMP-9、HA、R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医用几丁糖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可显著提高ROM,减轻疼痛程度,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5 Vol. 42 (1): 105-108 [
摘要
] (
26
)
HTML
(1 KB)
PDF
(1171 KB) (
12
)
109
揿针埋植联合黄连温胆汤加减方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疗效
张丽敏, 刘敏, 朱培育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1.031
【目的】探讨揿针埋植联合黄连温胆汤加减方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CMS)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96例女性CMS合并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治疗,观察组采用揿针埋植联合黄连温胆汤加减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激素[雌二醇(E
2
)、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及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FSH水平及PSQI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E
2
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及E
2
水平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FSH水平及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揿针埋植联合黄连温胆汤加减方治疗可显著提高女性CMS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疗效及E
2
水平,同时降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FSH水平及PSQI评分,其临床疗效优于艾司唑仑。
2025 Vol. 42 (1): 109-111 [
摘要
] (
26
)
HTML
(1 KB)
PDF
(1213 KB) (
18
)
112
丙戊酸口服液联合左乙拉西坦口服液治疗儿童癫痫的临床效果及对患儿认知功能的影响
崔晓琳, 宗继文, 王春晓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1.032
【目的】探讨丙戊酸口服液联合左乙拉西坦口服液治疗儿童癫痫的临床效果及对患儿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36例癫痫患儿,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每组18例。常规组给予丙戊酸口服液,联合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联合左乙拉西坦口服液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癫痫发作频率、癫痫发作时间)、认知功能[言语智商(VIQ)、操作智商(PIQ)、全量表智商(FIQ)]、神经递质[S-100β蛋白、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神经肽Y(NPY)、甘丙肽(GAL)]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癫痫发作频率低于治疗前,癫痫发作时间短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治疗后癫痫发作频率低于常规组,癫痫发作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IQ、PIQ、FIQ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S-100β蛋白、HMGB-1水平低于治疗前,血清NPY、GAL水平高于治疗前,联合组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口服液联合左乙拉西坦口服液治疗儿童癫痫效果较好,能有效减少癫痫发作频率,缩短发作时间,减轻对患儿认知功能的损害。
2025 Vol. 42 (1): 112-115 [
摘要
] (
35
)
HTML
(1 KB)
PDF
(1177 KB) (
21
)
临床研究
116
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综合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刘丽华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1.033
【目的】探讨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综合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综合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2个月后的血压及健康行为[健康行为能力自评量表(SRAHP)]、治疗依从性[8项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MMAS-8)]、负性情绪[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RAHP中营养、心理安适、运动、健康责任等方面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MAS-8评分高于对照组,HADS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GQOLI-74中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综合护理能有效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改善其健康行为和生活质量,提高治疗依从性,减少患者负性情绪,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综合管理具有积极影响。
2025 Vol. 42 (1): 116-118 [
摘要
] (
23
)
HTML
(1 KB)
PDF
(1187 KB) (
33
)
119
多模式健康教育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丁翠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1.034
【目的】探讨多模式健康教育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8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房颤患者,根据治疗时间分为观察组(2021年2月至8月,n=59)和对照组(2020年6月至12月,n=61)。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接受多模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教育前后疾病认知水平、自我管理行为能力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教育后,两组患者房颤相关危险因素、房颤诊断方式、房颤抗凝用药及房颤危害评分均高于教育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后,两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核心管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高于教育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39%(2/59),低于对照组的14.75%(9/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4.652,P<0.05)。【结论】多模式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参考。
2025 Vol. 42 (1): 119-121 [
摘要
] (
20
)
HTML
(1 KB)
PDF
(1134 KB) (
17
)
122
安全-支持-合作过渡期护理模式对颅脑手术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及满意度的影响
姜向娜, 梁曦方, 叶明珠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1.035
【目的】探讨安全-支持-合作过渡期护理模式对颅脑手术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86例接受颅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接受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3例,接受安全-支持-合作过渡期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前后应激反应指标[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β-内啡肽(β-EP)水平]、术后健康状态[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 Ⅱ)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物品添加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清醒时,观察组患者ACTH、β-E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APACHE 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全-支持-合作过渡期护理模式能显著降低颅脑手术患者的术后应激反应,并提高患者的健康状态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5 Vol. 42 (1): 122-124 [
摘要
] (
22
)
HTML
(1 KB)
PDF
(1134 KB) (
20
)
125
以家庭为单位的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冠心病患者戒烟自我效能、复吸率和心功能的影响
韩荫, 李梦丹, 尚俊雅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1.036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单位的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冠心病患者戒烟自我效能、复吸率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98例冠心病吸烟患者,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给予家庭内戒烟支持和监督干预。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戒烟自我效能、复吸率,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心脏指数(C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6MWD)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复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LVEDD与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I高于对照组,6MWD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得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家庭为单位的全程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冠心病患者戒烟的自我效能,降低复吸率,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5 Vol. 42 (1): 125-127 [
摘要
] (
23
)
HTML
(1 KB)
PDF
(1133 KB) (
29
)
128
个案管理策略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
朱文玲, 施如意, 徐静静, 郑盼盼, 程洁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1.037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策略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免疫治疗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90例接受免疫治疗的老年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个案管理策略护理,连续干预3个月。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及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负性情绪、自我感受负担以及生活质量并比较,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客观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HAMA、HAMD、SPB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QLQ-C30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客观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案管理策略对老年NSCLC患者接受免疫治疗期间的心理健康、生活质量和治疗结局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有助于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2025 Vol. 42 (1): 128-130 [
摘要
] (
26
)
HTML
(1 KB)
PDF
(1186 KB) (
25
)
131
基于需要层次理论的阶梯式心理护理对肺癌放疗患者的影响
张园璐, 丁瑞娟, 余昶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1.038
【目的】探讨基于需要层次理论的阶梯式心理护理对肺癌放疗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84例肺癌放疗患者,采用摸球法分组,奇数为对照组,偶数为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基于需要层次理论的阶梯式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后1个月的心理状态[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癌因疲乏[Piper癌症疲乏量表(PFS)]、应对方式[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生活质量[癌症患者生命测定量表体系中的肺癌量表(QLICP-LU)]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CD-RISC中乐观、坚韧、力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PFS中躯体疲乏、行为疲乏、情感疲乏、认知疲乏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SCSQ中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QLICP-LU中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疾病共性症状/副反应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需要层次理论的阶梯式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肺癌放疗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降低疲乏程度和消极应对,提高积极应对策略。
2025 Vol. 42 (1): 131-134 [
摘要
] (
24
)
HTML
(1 KB)
PDF
(1151 KB) (
31
)
135
超早期回授法康复教育联合前瞻性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后卧床患者的影响
李晓婷, 张琳, 王会洁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1.039
【目的】探讨超早期回授法康复教育联合前瞻性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介入治疗后卧床患者的影响。【方法】82例介入治疗后卧床的AI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超早期回授法康复教育联合前瞻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6个月后的生存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WHOQOL-BREF)]、自我效能感[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心理状态[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HAMA)]评分。【结果】护理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存质量(身体健康、心理状态、社会关系和环境)和GSE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且观察组的HAMA-A和HAMA-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早期回授法康复教育联合前瞻性护理能显著提升AIS介入治疗后卧床患者的生存质量及自我效能感,并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2025 Vol. 42 (1): 135-137 [
摘要
] (
23
)
HTML
(1 KB)
PDF
(1185 KB) (
29
)
138
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下的康复护理在宫颈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尚小巧, 张玲玲, 陈晶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1.040
【目的】探讨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下的康复护理在宫颈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3年10月在本院妇科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宫颈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和观察组(采用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下的康复护理),每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痛苦温度计(DT)、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TGI)、健康行为能力表(SRAHP)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DT、PTGI、SRAHP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DT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PTGI、SRAHP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颈癌术后患者采用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下的康复护理干预,可改善宫颈癌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加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2025 Vol. 42 (1): 138-140 [
摘要
] (
14
)
HTML
(1 KB)
PDF
(1132 KB) (
33
)
141
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效果
张贞, 智喜荷, 赵志敏, 熊锦倩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1.04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86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采用双色球法将其分为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每组43例。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两组血氧饱和度(SPO
2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
2
)、动脉血氧分压(PaO
2
)较干预前均有改善(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
)、用力肺活量(FVC)、FEV
1
/FVC较干预前均有改善(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临床血气指标以及肺功能指标,增加肺通气能力并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5 Vol. 42 (1): 141-143 [
摘要
] (
19
)
HTML
(1 KB)
PDF
(1189 KB) (
14
)
144
经产妇产后社会支持、育儿胜任感与心理弹性的相关性及育儿胜任感中介模型建立
蒋贝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1.042
【目的】探讨经产妇产后社会支持、育儿胜任感与心理弹性的相关性及育儿胜任感中介模型建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本院分娩的210例经产妇的临床资料,包括社会支持[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 SSRS)评估]、心理弹性[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CD-RISC)评估]和育儿胜任感[采用中文版育儿胜任感量表(Chinese version of the parenting sense of competence scale, C-PSOC)评估]评分。分析社会支持、育儿胜任感与心理弹性的相关性,采用回归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建立育儿胜任感中介模型。【结果】经产妇C-PSOC总分为(55.04±11.07)分,SSRS总分为(40.43±7.19)分,CD-RISC总分为(51.26±7.50)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D-RISC各维度评分及总分与SSRS、C-PSOC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育儿胜任感在经产妇产后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之间发挥显著的中介作用,其效应占总效应的31.446%,育儿胜任感间接效应的95%置信区间为(1.118~1.320),中介效应为0.281。社会支持通过增强育儿胜任感进而提高心理弹性,育儿胜任感对心理弹性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良好的社会支持可提高经产妇心理弹性,特别是通过增强育儿胜任感。因此,在实际的医疗和社会工作中,应加强对经产妇的社会支持,尤其是在育儿方面的支持,以提高经产妇心理弹性和整体心理健康水平。
2025 Vol. 42 (1): 144-146 [
摘要
] (
18
)
HTML
(1 KB)
PDF
(1199 KB) (
13
)
147
早期心脏康复护理结合程序化随访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心理应激的影响
孟素琼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1.043
【目的】探讨早期心脏康复护理结合程序化随访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心理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在本院行CABG治疗的80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给予早期心脏康复护理结合程序化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心理应激[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蒙哥马利抑郁评定量表(MADRS)]、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NYHA心功能分级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HAMA、HAMD、MADRS 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总体健康、躯体角色、躯体疼痛、躯体功能、社交功能、情感角色、心理健康、生命力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心脏康复护理结合程序化随访可有效改善CABG术后患者心功能及心理应激,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2025 Vol. 42 (1): 147-149 [
摘要
] (
24
)
HTML
(1 KB)
PDF
(1134 KB) (
33
)
150
行为节点线性引导护理在脑梗死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李思青, 李好正, 郭苗苗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1.044
【目的】探讨行为节点线性引导护理策略在脑梗死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97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8,接受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49,接受行为节点线性引导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3个月后的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评估量表,FMA)、日常生活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心理资本[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及自我管理能力[脑卒中自我管理能力量表(SSSMQ)]评分。【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FMA评分、MBI评分、 PPQ评分、SSSMQ评分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NIHSS评分、mRS评分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为节点线性引导护理策略较常规护理更能提升脑梗死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心理资本及自我管理能力,促进患者康复。
2025 Vol. 42 (1): 150-152 [
摘要
] (
23
)
HTML
(1 KB)
PDF
(1189 KB) (
17
)
153
术中体温异常对腔镜手术患者苏醒期血压和凝血状态的影响
杨红, 刘微, 余春慧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1.045
【目的】探讨术中体温异常对腔镜手术患者苏醒期血压和凝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1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腔镜手术患者,根据患者术中是否出现体温异常将其分为体温正常组(36~37.5 ℃,n=64)和体温异常组(术中体温<36 ℃,n=56),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期血压[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和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患者术中体温异常与患者苏醒期血压和凝血功能的相关性。【结果】体温异常组SBP、DBP均低于体温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温正常组TT短于体温异常组,FIB高于体温异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T、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腔镜手术患者术中体温异常与苏醒期SBP、DBP呈正相关(P<0.05),与TT呈负相关(P<0.05),与FIB呈正相关(P<0.05)。【结论】腔镜手术患者术中体温异常可导致患者苏醒期血压降低,凝血状态倾向低凝,术中加强体温干预措施,有助于保证患者苏醒期血压和凝血功能处于良好状态,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改善预后。
2025 Vol. 42 (1): 153-155 [
摘要
] (
25
)
HTML
(1 KB)
PDF
(1133 KB) (
9
)
156
前馈控制理念手术护理在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刘立英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1.046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理念手术护理在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4年2月本院收治的176例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前馈控制理念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毕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结果】术毕,对照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术前,且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毕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访视、文件书写、患者转移、器械准备、标本保存、体位摆放、消毒隔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馈控制理念手术护理应用于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可使患者心率和血压维持在稳定范围内,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其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2025 Vol. 42 (1): 156-158 [
摘要
] (
25
)
HTML
(1 KB)
PDF
(1129 KB) (
6
)
159
多维度结构式模块化健康教育在肾盂肾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张静, 陈晓华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1.047
【目的】探讨多维度结构式模块化健康教育在肾盂肾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院就诊的88例肾盂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采用多维度结构式模块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肾病生活质量、自我效能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肾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自我效能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 d后,观察组肾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及自我效能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肾盂肾炎患者健康教育中融入多维度结构式模块化健康教育,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患者自我效能水平。
2025 Vol. 42 (1): 159-161 [
摘要
] (
22
)
HTML
(1 KB)
PDF
(1187 KB) (
25
)
162
Hogan理论护理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呼月红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1.048
【目的】探讨Hogan理论护理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术后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Hogan理论护理干预),每组40例。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拔除导尿管时间、开始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自主排气时间、饮食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干预前,两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PSQI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Hogan理论护理能显著提高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术后患者的康复情况,改善患者胃肠道功能和睡眠质量,降低并发症总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5 Vol. 42 (1): 162-165 [
摘要
] (
25
)
HTML
(1 KB)
PDF
(1156 KB) (
20
)
166
冠部改良拔牙法在下颌阻生牙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汤宏超, 张玲阁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1.049
【目的】探讨冠部改良拔牙法在下颌阻生牙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4年7月在本院接受下颌阻生牙拔除术的140例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拔牙法)和观察组(采用冠部改良拔牙法),每组7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疼痛程度、心理状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肿胀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度、重度畏惧心理发生率为20.00%(14/7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7.14%(4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57%(6/7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14%(19/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部改良拔牙法应用于下颌阻生牙拔除术中效果显著,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术后肿胀,降低疼痛程度,缓解患者畏惧心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5 Vol. 42 (1): 166-168 [
摘要
] (
18
)
HTML
(1 KB)
PDF
(1133 KB) (
13
)
169
微创小切口与胸骨正中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状动脉疾病的疗效比较
史一帆, 陈新如, 毕大锋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1.050
【目的】比较微创小切口与胸骨正中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冠状动脉疾病(CAD)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本院行CABG治疗的137例CAD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微创小切口组(n=51)和胸正中切口组(n=86)。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后旁路血管血流情况[平均血流量(MF)、搏动指数(PI)],以及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再次血运重建发生情况。【结果】微创小切口组手术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胸正中切口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围术期输血量少于胸正中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正中切口组术后右冠状动脉所占比例、MF高于微创小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其他旁路血管情况及血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ACCE发生率和再次血运重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两组MACCE累积免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小切口CABG既保持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又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2025 Vol. 42 (1): 169-171 [
摘要
] (
18
)
HTML
(1 KB)
PDF
(1193 KB) (
11
)
172
凉血止痒方湿敷及复方甘草酸苷胶囊结合专科护理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罗莉, 石琼, 马雅楠, 李娇, 张博娜, 刘晓莉, 史亚琪, 肖茜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1.051
【目的】探讨凉血止痒方湿敷及复方甘草酸苷胶囊结合专科护理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在本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116例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凉血止痒方湿敷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专科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症状体征量表(TS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健康状态调查表(GQOL-74)评分及皮肤屏障指标[表皮皮脂含量、角质层含水量、经表皮水分丢失量(TEWL)]。【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T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表皮皮脂含量、角质层含水量高于干预前,TEWL低于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凉血止痒方湿敷及复方甘草酸苷胶囊结合专科护理可明显改善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修复皮肤屏障,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25 Vol. 42 (1): 172-174 [
摘要
] (
28
)
HTML
(1 KB)
PDF
(1138 KB) (
23
)
175
应激适应理论指导下的抚触联合体位护理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胡艳芳, 刘星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1.052
【目的】探讨应激适应理论指导下的抚触联合体位护理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在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的96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和观察组(行应激适应理论指导下的抚触联合体位护理)。比较两组早产儿入院时、出院时疼痛程度、神经行为评分及随访期间胃反流、胃潴留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入院时,两组新生儿疼痛量表(neonatal infant pain scale,NI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NIPS评分均低于入院时(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观察组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量表(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激适应理论指导下的抚触联合体位护理可有效减轻早产儿疼痛程度,提升患儿远期神经行为,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2025 Vol. 42 (1): 175-176 [
摘要
] (
17
)
HTML
(1 KB)
PDF
(2220 KB) (
17
)
版权所有 © 2013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社
湘ICP备13012052号-1
办公地址: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新军路43号煤炭大院主办公楼6楼621、623、632、636室 邮编:410011 电话(传真):0731-84824007 E-mail:jcr_cs.hn@vip.163.com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