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临床研究
首 页
|
期刊简介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合作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医学临床研究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23年 40卷 9期
刊出日期:2023-09-26
临床研究
临床研究
论著
论著
1281
儿童盆腔及泌尿生殖道横纹肌肉瘤的CT影像学特征分析
尹一伟, 蔡齐芳, 汤静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3.09.001
【目的】探讨儿童盆腔及泌尿生殖道横纹肌肉瘤的CT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经术后病理证实为横纹肌肉瘤患儿的影像学和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肿瘤CT影像特征及病理学检查结果。【结果】本组15例患儿病灶均位于盆腔及生殖道,其中5例发生于膀胱三角区,2例发生于睾丸,3例发生于盆腔内,5例发生于会阴部,其中2例转移。肿瘤实性密度均低于肌肉密度,增强扫描表现为不均匀性强化,延迟强化,周边多发新生血管,未见钙化、脂肪及出血改变。【结论】儿童盆腔及泌尿生殖道横纹肌肉瘤具有一定的CT影像特征,可与其他恶性肿瘤鉴别,但最终诊断需经病理活检确诊。
2023 Vol. 40 (9): 1281-1283 [
摘要
] (
78
)
HTML
(1 KB)
PDF
(1643 KB) (
90
)
1284
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PVP术前磁共振信号特征与手术效果的相关性
屈志强, 刘涛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3.09.002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前磁共振信号特征与手术效果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2月汉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2例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患者,根据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患者PVP术前MRI信号特征(骨髓水肿信号特征)分为完全骨髓水肿组(n=35)、部分骨髓水肿组(n=33)、无骨髓水肿组(n=24)。比较三组手术情况、疼痛、腰椎功能及腰椎解剖学参数情况,统计两组随访期间再发骨折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射量、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骨髓水肿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均低于部分骨髓水肿组、无骨髓水肿组(P<0.05),部分骨髓水肿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的VAS均低于无骨髓水肿组(P<0.05)。完全骨髓水肿组术前、术后6个月的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差值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差值均高于部分骨髓水肿组、无骨髓水肿组(P<0.05)。三组术前、术后6个月的伤椎高度比差值、Cobb角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再发骨折率、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PVP术前磁共振信号特征与手术效果有关,有骨髓水肿患者PVP治疗后疼痛缓解效果及腰椎功能改善情况更佳。
2023 Vol. 40 (9): 1284-1287 [
摘要
] (
41
)
HTML
(1 KB)
PDF
(1202 KB) (
35
)
1288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在儿童小肠镜检查麻醉中的应用价值
危思维, 吴磊, 向珍, 杜真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3.09.003
【目的】探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在儿童小肠镜检查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4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98例在全麻下行小肠镜检查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丙泊酚组(P组)和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组(R组),每组49例。比较两组麻醉诱导成功率、麻醉维持成功率、患儿意识消失时间;比较两组患儿入室平静时(T
0
)、给药后1 min(T
1
)、给药后2 min(T
2
)、气管插管后(T
3
)、手术结束时(T
4
)、入PACU时(T
5
)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氧饱和度(SPO
2
);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不良反应及术后行为改变情况。【结果】R组镇静起效时间明显长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
1
、T
2
、T
3
、T
4
、T
5
时,两组患儿HR、SBP、DBP均明显低于T
0
时(P<0.05);T
1
、T
2
、T
5
时,两组患儿SPO
2
明显低于T
0
时(P<0.05)。T
1
、T
2
时,R组患儿HR、SBP、DBP、SPO
2
均高于P组(P<0.05)。R组苏醒时间短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组围术期低血压、心动过缓、呼吸抑制和注射痛的发生率低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PHBQ-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应用于儿童小肠镜检查全身麻醉中安全有效,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借鉴。
2023 Vol. 40 (9): 1288-1291 [
摘要
] (
50
)
HTML
(1 KB)
PDF
(1147 KB) (
36
)
1292
血清CA125、CEA、HE4水平对卵巢癌患者临床转归的预测价值
常捷芳, 李娟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3.09.004
【目的】探讨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人附睾蛋白4(HE4)水平对卵巢癌患者临床转归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7月汉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59例卵巢癌患者(卵巢癌组),另选取同期在汉中市中心医院体检的138例健康志愿者(健康组)为对照。比较两组血清CA125、CEA、HE4水平,卵巢癌组化疗3个疗程后,统计患者临床转归情况,比较好转组和不良转归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临床转归的影响因素及血清CA125、CEA、HE4水平对卵巢癌患者临床好转的预测价值。【结果】卵巢癌组血清CA125、CEA、HE4水平均高于健康组(P<0.05);好转组患者血清CA125、CEA、HE4水平均低于不良转归组(P<0.05);好转组患者难治性腹水、淋巴结转移构成比与不良转归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A125、CEA、HE4水平及难治性腹水均是影响临床转归的相关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A125、CEA、HE4水平预测卵巢癌患者临床好转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541.39 U/mL、4.96 ng/mL、230.79 pmol/L,特异度分别为71.21%、75.76%、77.27%,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0、0.709、0.782,三者联合预测的特异度和AUC分别为96.97%、0.820。【结论】卵巢癌临床好转患者血清CA125、CEA、HE4水平均低于不良转归患者,血清CA125、CEA、HE4水平均是影响卵巢癌患者临床转归的相关因素,血清CA125、CEA、HE4水平均可作为预测卵巢癌临床转归的敏感指标,且联合预测价值更高。
2023 Vol. 40 (9): 1292-1295 [
摘要
] (
54
)
HTML
(1 KB)
PDF
(1262 KB) (
39
)
1296
前列腺癌组织中miRNA-17-3p表达及其临床价值
杜凌云, 王善龙, 王晓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3.09.005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PCa)组织中微小RNA-17-3p(miRNA-17-3p)表达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9年7月榆林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2例PCa患者(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于本院行手术治疗的9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手术治疗,留取术中组织标本,检测组织中标本miRNA-17-3p的表达量,比较两组患者miRNA-17-3p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miRNA-17-3p诊断PCa的临床价值;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miRNA-17-3p与格里森评分及PSA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miRNA-17-3p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iRNA-17-3p诊断PCa的曲线下面积(AUC)(95%CI)为0.84(0.77~0.90),诊断界值为23.19,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58%、77%。高表达组中PCa患者TNM分期Ⅲ~Ⅳ期、PCa低分化所占比例及PSA、格里森评分高于低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iRNA-17-3p与PSA(r=0.659,P=0.036)及格里森评分(r=0.332,P=0.004)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miRNA-17-3p在前列腺癌组织中高表达,是潜在的诊断及评估PCa病情的指标。
2023 Vol. 40 (9): 1296-1298 [
摘要
] (
53
)
HTML
(1 KB)
PDF
(1244 KB) (
36
)
1299
氨甲环酸联合马来酸麦角新碱治疗初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
王迪, 许晓琴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3.09.006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联合马来酸麦角新碱治疗初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197例产后出血的初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98)和观察组(n=99),对照组给予马来酸麦角新碱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氨甲环酸治疗。比较两组止血情况、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及凝血功能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外周血细胞因子指标[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2 h、6 h、24 h的出血量及止血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均少于对照组,纤维原蛋白(FIB)高于对照组(P<0.05);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子宫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均高于对照组,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NO、NOS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甲环酸联合马来酸麦角新碱治疗初产妇产后出血,可减少患者出血量,改善患者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及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抑制NO及NOS合成,且安全性良好。
2023 Vol. 40 (9): 1299-1302 [
摘要
] (
69
)
HTML
(1 KB)
PDF
(1143 KB) (
58
)
1303
不同剂量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广泛性焦虑患者的疗效及对5-HT、GABA含量的影响
曹静, 李娟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3.09.007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广泛性焦虑(GAD)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浆5-羟色胺(5-HT)、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的影响。【方法】本院收治的86例GAD患者,依据治疗药物艾司西酞普兰剂量不同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初始剂量为5 mg/d,中剂量组为10 mg/d,高剂量组为20 mg/d。比较三组的疗效、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临床疗效总体评定量表(CGI-SI)评分、血浆5-HT和GABA的含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10%(27/29)、96.30%(26/27),明显高于低剂量组的73.33%(22/30)(均P<0.05);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HAMA、CGI-SI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治疗后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低剂量组(P<0.05),但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血浆5-HT、GABA的含量均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治疗后血浆5-HT、GABA的含量显著高于低剂量组(P<0.05);但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不良发应发生率分别为10.00%(3/30)、17.24%(3/29),显著低于高剂量组的44.44%(12/27)(P<0.05);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低剂量艾司西酞普兰治疗GAD患者,中、高剂量能够获得更好疗效,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且中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高剂量组,安全性较高。
2023 Vol. 40 (9): 1303-1306 [
摘要
] (
50
)
HTML
(1 KB)
PDF
(1145 KB) (
38
)
1307
18
F-FDG PET-CT显像代谢参数及血清ALB、PA水平与食管癌患者术后预后的相关性
王慧, 胡海萍, 余玲, 李翠娟, 石爽爽, 郭满涛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3.09.008
【目的】探讨氟代脱氧葡萄糖(
18
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显像代谢参数及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水平与食管癌患者术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食管癌手术患者90例,按照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30例)、预后不良组(60例),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
18
F-FDG PET-CT显像代谢参数、血清营养指标(ALB、PA);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
18
F-FDG PET-CT显像代谢参数及ALB、PA预测食管癌术后患者预后的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食管癌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身高、体重、家族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
max
)、代谢体积(MTV)以及病灶糖酵解总量(TLG)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ALB、PA水平均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经ROC曲线分析显示,SUV
max
、MTV、TLG、ALB、PA均可用于食管癌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预测,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85、0.913、0.963、0.726、0.731(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SUV
max
≥21.25、MTV≥14.42 cm
3
、TLG≥5.85、ALB<52.795 g/L、PA<230.09 mg/L是食管癌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18
F-FDG PET-CT显像代谢参数及ALB、PA水平能预测食管癌手术患者的预后,临床可定时监测上述指标以及时跟踪术后化疗,改善患者预后。
2023 Vol. 40 (9): 1307-1310 [
摘要
] (
37
)
HTML
(1 KB)
PDF
(1202 KB) (
145
)
1311
输尿管结石梗阻所致的急性肾功能损伤患者血清KIM-1、PCT、cys C水平变化及意义
李卿英, 任梦楠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3.09.009
【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梗阻所致的急性肾功能损伤(AKI)患者的血清肾损伤分子-1(KIM-1)、降钙素原(PCT)、胱抑素C(cys C)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两院收治的90例输尿管结石梗阻患者,根据患者在院内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15例)和非AKI组(75例)。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及KIM-1、PCT、cys C水平的差异,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输尿管结石梗阻患者发生早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相关指标对输尿管结石梗阻患者发生早期AKI的预测价值。【结果】AKI组KIM-1、PCT、cys C水平均高于非AKI组(P<0.05),两组其他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KIM-1、PCT、cys C是影响输尿管结石梗阻患者发生早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KIM-1、PCT、cys C对输尿管结石梗阻患者发生早期AKI均有一定预测效能,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6、0.829和0.754;三项指标联合预测输尿管结石梗阻患者发生早期AKI的AUC为0.927。【结论】KIM-1、PCT、cys C在输尿管结石梗阻所致AKI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明显升高,是影响早期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可作为早期诊断AKI发生的筛选指标。
2023 Vol. 40 (9): 1311-1314 [
摘要
] (
58
)
HTML
(1 KB)
PDF
(1230 KB) (
39
)
1315
仰俯卧位机械通气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刘巧艳, 王娟, 王萍, 白琸瑄, 周伟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3.09.010
【目的】探讨仰俯卧位机械通气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九八六医院诊治的80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俯卧位进行机械通气,对照组采用常规仰卧位进行机械通气。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
)、呼气流量峰值(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
1
/FVC)以及动态肺顺应性(Cydn)]、炎症因子[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血气指标[血氧饱和度(SpO
2
)、动脉血氧分压(PaO
2
)和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
2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EV
1
、PEF、FEV
1
/FVC、Cdyn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FEV
1
、PEF、FEV
1
/FVC、Cdyn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sTREM-1、hs-CRP、IL-6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sTREM-1、hs-CRP、IL-6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aO
2
、SpO
2
高于治疗前,PaCO
2
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PaO
2
、SpO
2
高于对照组,PaCO
2
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优于仰卧位,更利于改善患者肺功能,调节炎症因子水平与血气指标,且安全性较好,推荐临床应用。
2023 Vol. 40 (9): 1315-1318 [
摘要
] (
41
)
HTML
(1 KB)
PDF
(1203 KB) (
72
)
1319
血细胞参数及凝血功能指标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预后的价值
王乾慧, 于永辉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3.09.011
【目的】探讨血细胞参数及凝血功能指标预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溶栓预后的价值。【方法】对两院收治的200例ACI患者均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治疗后1个月,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114例)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2分,86例)。分析血细胞参数[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及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是否为影响ACI患者溶栓治疗近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其预测近期预后的效能。【结果】预后不良组房颤占比及空腹血糖、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RDW、PLR、NLR、FIB、D-D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TT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两组PDW、PT、APT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除房颤、空腹血糖和NIHSS评分外,RDW、PLR、NLR和D-D均是影响ACI患者溶栓治疗近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RDW、PLR、NLR和D-D对ACI患者溶栓治疗近期预后均有一定预测效能,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5、0.791、0.798和0.784;四项参数联合预测近期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945。【结论】RDW、PLR、NLR和D-D是影响ACI患者溶栓治疗近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四项参数联合可作为其近期预后的灵敏性预测指标。
2023 Vol. 40 (9): 1319-1323 [
摘要
] (
56
)
HTML
(1 KB)
PDF
(1259 KB) (
296
)
1324
认知行为疗法联合药物治疗青少年抑郁症非自杀性自伤患者的效果
马雪红, 杨宗儒, 何艳琴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3.09.012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CBT)联合药物治疗青少年抑郁症非自杀性自伤(NSSI)患者的效果。【方法】本院就诊的80例青少年抑郁症非NSS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CBT联合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应对方式问卷(CSQ)评分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肽Y(NPY)、5-羟色胺(5-HT)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0%(35/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50%(27/4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SDS评分、S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CSQ各因子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解决问题、求助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回避、自责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幻想、合理化评分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DNF、NPY、5-HT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T联合药物治疗在改善青少年抑郁症NSSI患者的抑郁症状、应对技巧、自主神经功能等方面效果较好,且较为安全。
2023 Vol. 40 (9): 1324-1327 [
摘要
] (
36
)
HTML
(1 KB)
PDF
(1145 KB) (
96
)
1328
IL-10、IL-17及ICAM-1水平与支气管哮喘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陈春梅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3.09.013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7(IL-17)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观察组),根据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另选同期于本院体检的6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IL-10、IL-17、ICAM-1水平预测支气管哮喘发生的价值。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IL-10、IL-17、ICAM-1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IL-17、ICAM-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IL-10、IL-17、ICAM-1预测支气管哮喘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868、0.839、0.987(均P<0.05)。IL-10水平: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P<0.05);IL-17水平: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P<0.05);ICAM-1水平: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P<0.05)。IL-10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
s
=-0.561,P<0.05),IL-17、ICAM-1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
s
=0.539、0.584,均P<0.05)。【结论】IL-10、IL-17、ICAM-1预测支气管哮喘患儿发生的价值较高,且支气管哮喘患儿IL-10、IL-17、ICAM-1水平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显著相关,临床可对以上指标进行监测,以预测疾病的发生与进展。
2023 Vol. 40 (9): 1328-1330 [
摘要
] (
40
)
HTML
(1 KB)
PDF
(1247 KB) (
30
)
1331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TIMP-4、FFA水平和EAT厚度与颈部血管病变相关性分析
王博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3.09.0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CHD)患者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4(TIMP-4)、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及心外膜脂肪组织(EAT)厚度与颈部血管病变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在本院行冠脉造影检查诊断为T2DM合并CHD的158例患者,根据是否存在颈部血管病变分为非颈部血管病变组(n=90)、颈部血管病变组(n=68)。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SA)检测两组患者血清TIMP-4、FFA水平;使用超声心动图测量EAT厚度;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2DM合并CHD患者发生颈部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TIMP-4、FFA水平及EAT厚度对T2DM合并CHD患者发生颈部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与非颈部血管病变组比较,颈部血管病变组患者血清TIMP-4水平降低(P<0.05),FFA水平及EAT厚度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IMP-4水平降低、FFA水平及EAT厚度升高是T2DM合并CHD颈部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OR=3.968、2.587、4.125,均P<0.05);血清TIMP-4、FFA水平及EAT厚度联合诊断T2DM合并CHD患者发生颈部血管病变的AUC分别为0.753、0.506、0.856、0.915,灵敏度分别为83.10%、70.69%、83.1%、85.77%,特异度分别为85.60%、62.87%、89.6%、82.96%。【结论】血清TIMP-4、FFA水平及EAT厚度联合检测对T2DM合并CHD患者发生颈部血管病变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为临床早期诊治T2DM合并CHD颈部血管病变提供一定参考。
2023 Vol. 40 (9): 1331-1334 [
摘要
] (
31
)
HTML
(1 KB)
PDF
(1169 KB) (
28
)
1335
基于生物力学原理的康复训练联合视觉反馈平衡训练对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文静, 宁红霞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3.09.015
【目的】探讨基于生物力学原理下的康复训练联合视觉反馈平衡训练对原发性帕金森病(PD)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延安大学咸阳医院收治的120例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基于生物力学原理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实施视觉反馈平衡训练。于训练前、训练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躯干控制能力、步行稳定性。【结果】训练前,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躯体控制能力、Berg平衡量表(BBS)和步态指数(DG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下肢、上肢等肢体功能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床上向健侧转、在床上向患侧转、从卧位坐起、无扶手椅子上坐立保持平衡等躯干控制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BS、DG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生物力学原理的康复训练联合视觉反馈平衡训练可有效提高PD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加强躯干控制能力,维持其机体平衡与步行稳定性。
2023 Vol. 40 (9): 1335-1338 [
摘要
] (
36
)
HTML
(1 KB)
PDF
(1138 KB) (
186
)
1339
老年肝硬化合并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血清sTREM-1、sCD14、LBP水平变化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王平, 田鹏飞, 周明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3.09.016
【目的】探讨老年肝硬化并发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CD14)、脂多糖结合蛋白(LBP)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3月本中心和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8例老年肝硬化合并SBP患者(观察组),108例老年肝硬化未合并SBP患者为对照组。根据治疗9~12 d后预后情况将观察组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n=38)和预后良好组(n=70)。比较不同组别患者治疗前血清sTREM-1、sCD14、LBP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肝硬化合并SBP的危险因素。【结果】治疗前,观察组血清sTREM-1、sCD14、LB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前血清sTREM-1>55.49 μg/mL、sCD14>24.94 mg/L、LBP>90.79 μg/L是老年肝硬化合并SBP的危险因素(P<0.05)。治疗后,预后良好组血清sTREM-1、sCD14、LBP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预后不良组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肝硬化合并SBP患者血清sTREM-1、sCD14、LBP高水平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度是低水平的2.116倍、2.992倍、2.088倍(P<0.05)。【结论】血清sTREM-1、sCD14、LBP水平异常升高可诱发肝硬化合并SBP,检测其表达水平可为临床预测肝硬化合并SBP患者预后提供参考。
2023 Vol. 40 (9): 1339-1341 [
摘要
] (
32
)
HTML
(1 KB)
PDF
(1185 KB) (
23
)
1342
气管切开重症患者行腹部电刺激后对患者肺部感染情况及气道廓清能力的影响
王旋, 赵秀民, 李燕梅, 连平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3.09.017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重症患者行腹部电刺激后对患者肺部感染情况及气道廓清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山东省立第三医院收治的80例行气管切开术的重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早期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腹部电刺激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肺部感染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气管套管留置时间及治疗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
)、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
1
/FVC)、膈肌移动度、膈肌增厚分数、排痰量、腹部肌肉厚度及自主咳嗽峰流速。【结果】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率、平均住院时间、气管管套留置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
1
、FVC、FEV
1
/FVC、膈肌移动度、膈肌增厚分数、排痰量均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两组治疗前后腹外斜肌厚度、腹内斜肌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自主咳嗽峰流速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气管切开重症患者行腹部电刺激后,可增加膈肌移动度,提高患者咳嗽能力及痰液排出量,改善患者气道廓清能力,从而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缩短气管套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3 Vol. 40 (9): 1342-1345 [
摘要
] (
37
)
HTML
(1 KB)
PDF
(1141 KB) (
58
)
1346
精神病患者保护性约束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调查
李相, 杨晓丽, 袁明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3.09.018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的现状情况及影响保护性约束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住院治疗的120例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实施保护性约束将患者分为保护性约束组和未保护性约束组。对患者的病情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病程、职业、文化背景、婚姻情况、疾病复发次数、既往暴力史、身材特征、既往约束经历、既往攻击行为、既往出走行为、治疗依从性等一般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保护性约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20例精神病患者中,有45例(37.50%)实施保护性约束,75例(62.50%)未进行保护性约束,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疾病复发次数、既往暴力史、既往约束经历、既往攻击行为、既往出走行为、治疗依从性等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5年、既往约束经历、既往攻击行为、既往出走行为、治疗依从性差均是影响精神病患者保护性约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病程<5年、既往约束经历、既往攻击行为、既往出走行为、治疗依从性差等是精神病患者保护性约束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重视患者上述因素,及时采取相应预防干预措施,提升保护性约束的有效性。
2023 Vol. 40 (9): 1346-1349 [
摘要
] (
50
)
HTML
(1 KB)
PDF
(1133 KB) (
32
)
1350
肛周脓肿和肛瘘组织及外周血中IL-17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钱文举, 陈捷敏, 陈国海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3.09.019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在肛周脓肿、肛瘘组织和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本院收治的50例原发性肛周脓肿患者(观察组),根据术后6个月的随访结果将其分为康复组(未复发或出现肛瘘)和肛瘘组(进展为肛瘘)。另外选择同期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50例混合痔患者(对照组)。根据观察组患者IL-17蛋白阳性表达情况将其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记录观察组患者术后随访情况,比较不同组间肛门直肠组织IL-17蛋白表达水平及不同患者 IL-17 mRNA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IL-17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阳性组脓肿直径≥5 cm、伤口表面愈合时间≥4周、进展为肛瘘所占比例高于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IL-17 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肛瘘组患者IL-17 mRNA表达水平高于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结论】肛周脓肿、肛瘘患者IL-17蛋白阳性表达率高,IL-17 mRNA表达水平高,IL-17在肛周脓肿及肛瘘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3 Vol. 40 (9): 1350-1352 [
摘要
] (
40
)
HTML
(1 KB)
PDF
(1343 KB) (
26
)
1353
不同角膜屈光手术治疗近视患者的临床疗效
曹文娟, 刘利明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3.09.020
【目的】探讨不同角膜屈光手术治疗近视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西安华夏眼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50例近视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B组、C组。A组患者采用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SBK)治疗;B组患者采用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FS-LASIK)治疗;C组患者采用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的裸眼视力(UCVA)、矫正者生活质量(QIRC)评分及中央角膜细胞密度(ECD)。【结果】三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U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三组患者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的UCVA明显提高(P<0.05);三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QIRC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EC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BK、FS-LASIK和SMILE手术在近视患者治疗中均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改善患者视力和视觉质量,且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2023 Vol. 40 (9): 1353-1356 [
摘要
] (
41
)
HTML
(1 KB)
PDF
(1141 KB) (
101
)
1357
小儿蜂蜇伤中毒后致急性肾损伤的相关因素分析
罗明海, 段武琼, 李聪, 张森山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3.09.021
【目的】探讨小儿蜂蜇伤中毒后致急性肾损伤(AKI)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蜂蜇伤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是否存在AKI分为AKI组(n=46)和非AKI组(n=74)。收集并比较两组患儿一般资料、蜇伤至入院时间等各项信息及入院时红细胞(RBC)计数、白细胞(WBC)计数、血红蛋白(Hb)、血钾离子(K
+
)、血钙离子(Ca
2+
)、二氧化碳结合力(CO
2
CP)、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各项指标。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相关指标对小儿蜂蜇伤中毒后AKI发生的预测价值,将有差异的单因素纳入Logistic模型,行量化赋值,分析小儿蜂蜇伤中毒后AK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AKI组蜇伤至入院时间、WBC计数、K
+
、Scr、CK-MB、CK、LDH、ALT、AST水平均显著高于非AKI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分析,蜇伤至入院时间、WBC计数、K
+
、Scr、CK-MB、CK、LDH、ALT、AST预测小儿蜂蜇伤中毒后AKI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3、0.876、0.845、0.947、0.875、0.920、0.906、0.919、0.956(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蜇伤至入院时间≥11.245 h、WBC计数≥14.095×10
9
/L、K
+
≥5.5 mmol/L、Scr≥129.490 μmol/L、CK-MB≥50.130 U/L、CK≥371.410 U/L、LDH≥470.135 U/L、ALT≥83.745 U/L、AST≥96.195 U/L是小儿蜂蜇伤中毒后发生AKI的危险因素。【结论】小儿蜂蜇伤中毒后发生AKI与蜇伤至入院时间、WBC计数、K
+
、Scr、CK-MB、CK、LDH、ALT、AST密切相关,临床应予以关注。
2023 Vol. 40 (9): 1357-1360 [
摘要
] (
32
)
HTML
(1 KB)
PDF
(1264 KB) (
34
)
1361
宫腔镜手术治疗Ⅰ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
方丽萍, 李妮, 任晓丽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3.09.022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治疗Ⅰ型剖宫产瘢痕妊娠(CS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80例Ⅰ型CSP患者,其中在宫腔镜下行瘢痕妊娠病灶电切术30例(宫腔镜组),行子宫动脉栓塞介入联合负压吸引清宫术50例(清宫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包块吸收时间、术后子宫功能相关指标[月经期、月经量、月经恢复时间、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HCG恢复时间、阴道流血时间]、手术前后孕妇心理变化[焦虑自评表(SAS)评分、抑郁自评表(SD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宫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月经恢复时间、HCG恢复时间、阴道流血时间明显少于清宫组,HCG水平明显低于清宫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组术后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同组术前和清宫组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与清宫组的14.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介入栓塞联合清宫术比较,宫腔镜手术治疗Ⅰ型CSP的疗效较好,患者子宫功能恢复快、心理状态健康,值得临床推广。
2023 Vol. 40 (9): 1361-1363 [
摘要
] (
50
)
HTML
(1 KB)
PDF
(1184 KB) (
40
)
1364
血清GFAP、S100B水平与早产儿脑损伤的相关性
刘杰, 查善辉, 郭明艳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3.09.023
【目的】探讨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S100蛋白B(S100B)水平与早产儿脑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在榆林市第一医院出生的94例早产儿,根据是否发生脑损伤分为发生组(n=38)和未发生组(56例)。比较两组患儿血清GFAP、S100B水平及Apgar评分,比较不同严重程度脑损伤早产儿血清GFAP、S100B水平及Apgar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脑损伤患儿血清GFAP、S100B水平与出生后5 min Apgar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出生后12 h血清GFAP、S100B水平评估早产儿脑损伤的价值。【结果】发生组患儿出生后12 h、出生后3 d血清GFAP、S100B水平均高于未发生组(P<0.05),两组患儿出生后3 d血清GFAP、S100B水平均低于出生后12 h(P<0.05),发生组患儿出生后5 min Apgar评分低于未发生组(P<0.05)。重度组血清GFAP、S100B水平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P<0.05),中度组高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患儿出生后5 min Apgar评分低于轻度组和中度组(P<0.05),中度组患儿低于轻度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脑损伤患儿出生后12 h、出生后3 d的血清GFAP、S100B水平均与出生后5min Apgar评分呈负相关(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出生后3 d及12 h血清GFAP、S100B水平评估早产儿脑损伤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8、0.866、0.908、0934(均P<0.05)。【结论】血清GFAP、S100B水平均与早产儿脑损伤有关,可作为评估早产儿脑损伤的敏感指标。
2023 Vol. 40 (9): 1364-1367 [
摘要
] (
46
)
HTML
(1 KB)
PDF
(1301 KB) (
23
)
1368
盆底肌电生理参数对孕妇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预测价值
柯善英, 龚琴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3.09.024
【目的】探讨盆底肌电生理参数对孕妇产后发生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6月在镇安县妇幼保健院产科分娩的94例产妇,根据产后SUI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孕妇产后发生SUI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产后1个月盆底肌最大肌电位、Ⅱ型肌耐力对孕妇产后发生SUI的预测价值。【结果】发生组经产妇构成比及新生儿体重均大于未发生组(P<0.05),产后1个月最大肌电位、Ⅱ型肌耐力均低于未发生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产后1个月最大肌电位、Ⅱ型肌耐力及产次均是孕妇产后发生SUI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产后1个月盆底肌最大肌电位、Ⅱ型肌耐力预测孕妇产后发生SUI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11.37 μV和2.00级,特异度分别为73.53%、64.71%,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9、0.763,二者联合的特异度和AUC分别为97.06%、0.915。【结论】盆底肌最大肌电位、Ⅱ型肌耐力均可作为预测产后发生SUI的敏感指标,二者联合预测价值更高。
2023 Vol. 40 (9): 1368-1370 [
摘要
] (
33
)
HTML
(1 KB)
PDF
(1211 KB) (
66
)
1371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用于子宫肌瘤合并贫血患者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董莉君, 王薇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3.09.02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用于子宫肌瘤合并贫血患者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蒲城县医院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90例子宫肌瘤合并贫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术前采用大剂量米非司酮(20 mg/次)治疗,观察组术前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10 mg/次)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24 h血红蛋白含量、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性激素[促黄体生成素(LH)、孕酮(P)、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
2
)]水平、子宫肌瘤直径、子宫体积、生活质量量表(QOL)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24 h血红蛋白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H、P、FSH、E
2
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肌瘤直径、子宫体积均小于同组治疗前,QOL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15.56%)明显低于对照组(3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合并贫血患者术前应用小剂量米非司酮可有效降低性激素水平,减小肌瘤体积,且安全性高。
2023 Vol. 40 (9): 1371-1374 [
摘要
] (
38
)
HTML
(1 KB)
PDF
(1144 KB) (
22
)
1375
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石杉碱甲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
梁姗姗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3.09.026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联合石杉碱甲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V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100老年VD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P300电位N2、N3潜伏期及P3波幅,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血清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MoCA、MMSE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300电位N2、N3潜伏期较治疗前缩短,P3波幅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P300电位N2、N3潜伏期较对照组短,P3波幅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ACA、MCA、PCA脑血流速度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5-HT、DA、NE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DCS联合石杉碱甲治疗老年VD患者可进一步提升疗效,改善患者精神状态及认知功能,改善脑血流灌注及神经电生理调节效应,且可调节神经因子水平。
2023 Vol. 40 (9): 1375-1377 [
摘要
] (
38
)
HTML
(1 KB)
PDF
(1186 KB) (
49
)
1378
髂内动脉球囊介入治疗对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术中出血量的影响
杜玉侠, 张珂珂, 魏翻艳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3.09.027
【目的】探讨髂内动脉球囊介入对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术中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6月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前置胎盘患者,其中接受髂内动脉球囊阻断术患者43例(观察组),依据术中出血情况进行相应处理患者43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产后血红蛋白量和住院时间)、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新生儿出生情况[出生1 min和5 min的阿氏(Apgar)评分、身高、体重及窒息发生率]及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输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产后血红蛋白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清IL-6、CRP、TNF-α水平均高于同组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IL-6、CRP、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1 min和5 min的Apgar评分、身高、体重及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13.95%)明显少于对照组(39.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髂内动脉球囊阻断术可有效减少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术中出血量、输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2023 Vol. 40 (9): 1378-1381 [
摘要
] (
37
)
HTML
(1 KB)
PDF
(1147 KB) (
35
)
1382
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及华法林治疗房颤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雷雪婷, 王妮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3.09.028
【目的】比较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及华法林治疗房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陕西省山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43例房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B组、C组,每组81例。三组均采取房颤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患者给予达比加群酯胶囊,B组患者给予利伐沙班片,C组患者给予华法林钠片。比较三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凝血相关指标,包括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比较三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A组、B组与C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TT、APTT、PT均高于治疗前(P<0.05),三组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治疗后TT、APTT、PT、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治疗后TT、APTT、PT均显著高于C组(P<0.05)。A组、B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低于C组(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及华法林三种药物用于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疗效无明显差异,但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的安全性优于华法林,且对凝血指标的改善更为显著。
2023 Vol. 40 (9): 1382-1384 [
摘要
] (
38
)
HTML
(1 KB)
PDF
(1182 KB) (
37
)
1385
恩必普软胶囊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疗效及对相关因子的影响
黄亮, 贾军, 屈兴汉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3.09.029
【目的】探讨恩必普软胶囊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疗效及对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110例TI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口服恩必普软胶囊治疗,对照组口服拜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炎症因子[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PR)、同型半胱氨酸(Hcy)、白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低切(LS)、全血黏度高切(HS)、血浆黏度(PV)]、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神经功能指标[神经功能因子S-100B蛋白(S-100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73%(51/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18%(43/5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cy、hs-CRP、IL-6、MMP-9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LS、HS、PV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FIB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T、APTT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FIB显著低于对照组,PT、APT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S-100B、NSE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恩必普软胶囊治疗TIA疗效显著,可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对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及神经功能有明显改善。
2023 Vol. 40 (9): 1385-1388 [
摘要
] (
38
)
HTML
(1 KB)
PDF
(1149 KB) (
47
)
1389
来曲唑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青春期身材矮小症男性患儿的疗效及对其体格发育、骨代谢的影响
符承丽, 牛宛柯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3.09.030
【目的】探讨来曲唑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青春期身材矮小症男性患儿的疗效及对其体格发育、骨代谢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50例青春期身材矮小症男性患儿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观察组采用来曲唑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体格发育指标[身高、体重、生长速度(GV)、身高标准差积分(HtSDS)]、血清骨代谢指标[骨钙素(OC)、骨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血清食欲刺激素(Ghrelin)、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儿童生活质量核心通用量表(PedsQL)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6个月、12个月后,观察组体格发育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12个月后,观察组血清骨代谢指标、血清Ghrelin、IGFBP-3水平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12个月后,观察组PedsQ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9.33%)与对照组(6.6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曲唑、重组人生长激素联合治疗青春期身材矮小症男性患儿疗效确切,可调节骨代谢指标水平,促进患儿生长、发育,且安全性较高。
2023 Vol. 40 (9): 1389-1391 [
摘要
] (
42
)
HTML
(1 KB)
PDF
(1204 KB) (
193
)
1392
扩散加权成像和表观扩散系数值在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中的诊断价值
李小娟, 郝少, 詹晓飞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3.09.031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和表观扩散系数值(DWI-ADC)诊断一氧化碳(CO)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急性CO中毒患者,采用核磁共振成像(MRI)的4个不同序列对全部患者进行检查并计算扩散系数值(ADC),分析CO中毒患者病灶分布情况,比较MRI检查中不同扫描序列中不同病灶区域病灶检出数量,采用Spearman分析CO中毒患者严重程度与ADC值的相关性。【结果】120例患者中,轻度中毒患者有35例MRI无异常表现,占比为68.30%(35/52);中度中毒患者有14例MRI无异常表现,占比为25.45%(14/55);重度中毒患者有2例为迟发性脑病,占比为15.38%(2/13)。不同病灶区域不同序列扫描中,DWI检出病灶数量显著高于TSE-T
2
WI、SE-T
1
WI、FLAIR-T
2
W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CO中毒严重程度患者脑皮质区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度相比,中度、重度、迟发性脑病的半卵圆中心、侧脑室旁脑白质、苍白球区的ADC值均明显降低,且重度ADC值低于中度,迟发性脑病ADC值低于重度、中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CO中毒严重程度与半卵圆中心、侧脑室旁脑白质、苍白球区的ADC值呈负相关性(均P<0.05)。【结论】DWI-ADC可以预测患者CO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发生风险,DWI信号越高,ADC值越小,提示患者脑白质脱髓鞘受损越严重,并发迟发性脑病的风险越大。
2023 Vol. 40 (9): 1392-1395 [
摘要
] (
35
)
HTML
(1 KB)
PDF
(1142 KB) (
40
)
1396
金属硫蛋白-3联合肿瘤标志物在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张莉静, 王沛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3.09.032
【目的】探讨金属硫蛋白-3(MT-3)联合肿瘤标志物在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临床疗效分为控制组和未控制组,统计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肿瘤部位、肿瘤数目、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肿瘤类型、血清总胆红素(TBIL)、 血清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9(CA19-9)]及血清MT-3等临床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T-3联合肿瘤标志物对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疗效的评估价值。【结果】80例中有65例(81.25%)患者治疗有效,纳为控制组;有15例(18.75%)患者治疗无效,纳为未控制组。两组性别、肿瘤直径、肿瘤数目、肿瘤部位、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肿瘤类型、肝硬化、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占比及年龄、BMI、TBIL、CA19-9、CE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控制组CYFRA21-1、SCC、AFP水平均高于控制组(P<0.05),MT-3水平均低于控制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YFRA21-1、SCC、AFP、MT-3均对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疗效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结论】CYFRA21-1、SCC、AFP、MT-3对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疗效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联合预测价值更高,临床医师应当予以密切关注。
2023 Vol. 40 (9): 1396-1399 [
摘要
] (
32
)
HTML
(1 KB)
PDF
(1167 KB) (
29
)
临床研究
1400
润肺膏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轻度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FeNO、CRP水平的影响
陈蓓蕾, 颜靖棠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3.09.033
【目的】探讨润肺膏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轻度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5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8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轻度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联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润肺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儿童哮喘控制测试问卷(Ch-CACT)评分、肺功能指标、一氧化氮(FeNO)、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呼气峰值流量(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
)和FEV
1
/FVC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PEF、FEV
1
、FEV
1
/FV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h-CACT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Ch-CACT评分高于对照组,症状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FeNO、CRP、嗜酸性粒细胞(EOS)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FeNO、CRP、EO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润肺膏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哮喘疗效显著,可在一定程度上缩短哮喘相关症状持续时间,改善患儿肺功能以及血清指标,且未明显增加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3 Vol. 40 (9): 1400-1402 [
摘要
] (
38
)
HTML
(1 KB)
PDF
(1104 KB) (
37
)
1403
焦点解决模式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心理弹性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李彬娟, 黑乐乐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3.09.034
【目的】探讨采用焦点解决模式(SFA)对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心理弹性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西安大兴医院收治的80例CS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实施SFA护理。于干预1 d与干预7 d时,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弹性状况;另于干预1 d、干预3 d、干预7 d时,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颈部疼痛与睡眠质量。【结果】干预1 d时,两组患者CD-RISC各维度评分、VAS评分和PSQ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7 d时,两组CD-RISC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1 d时(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CD-RISC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3 d、干预7 d时,两组VAS评分和PSQI评分均呈逐渐递减趋势,且各时间段的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干预3 d、干预7 d时的VAS评分和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SFA模式,能够明显改善CSR患者的心理弹性,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感,同时提高睡眠质量。
2023 Vol. 40 (9): 1403-1405 [
摘要
] (
32
)
HTML
(1 KB)
PDF
(1155 KB) (
70
)
1406
以盆底韧带为主的生育舞蹈对孕晚期母婴结局的影响
赵梅平, 张蓓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3.09.035
【目的】探讨以盆底韧带为主的生育舞蹈对孕晚期产妇的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1月至2021年6月汉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8例孕晚期孕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常规孕期保健护理+盆底韧带为主的生育舞蹈干预)和对照组(常规孕期保健护理干预),每组49例。比较两组孕产妇的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及自然分娩产妇的产程时间。【结果】观察组孕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为79.59%(39/49),高于对照组的61.22%(3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8.04,P<0.05)。观察组产妇的新生儿1 min、5 min、10 min的Apga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产妇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盆底韧带为主的生育舞蹈可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有助于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缩短自然分娩产妇的产程时间,对改善母婴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2023 Vol. 40 (9): 1406-1408 [
摘要
] (
28
)
HTML
(1 KB)
PDF
(1101 KB) (
44
)
1409
急救流程化护理在肺挫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郝嫦娟, 张燕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3.09.036
【目的】探讨急救流程化护理在肺挫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榆林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20例肺挫伤患者,根据就诊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和对照组(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措施干预,观察组给予急救流程护理措施干预。比较两组急救及住院时间、肺功能水平[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流速(PEF)、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
1
)、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情诊断时间、急诊抢救时间、ICU住院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1 d,两组患者FVC、PEF、FEV
1
均高于入院时,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MM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1.67%(1/6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66%(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挫伤患者实施急救流程化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急救效率,改善患者肺功能水平,降低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2023 Vol. 40 (9): 1409-1411 [
摘要
] (
25
)
HTML
(1 KB)
PDF
(1189 KB) (
50
)
1412
递进式角色标准化护理对初产妇分娩恐惧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冯春娟, 张宝霞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3.09.037
【目的】探讨递进式角色标准化护理对初产妇分娩恐惧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在本院分娩的420例初产妇,按照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递进式角色标准化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恐惧评分(CAQ)、分娩效能量表评分(CBSEI-32)、分娩结局。【结果】两组产妇干预前CAQ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产妇CAQ各项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CAQ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干预前CBSEI-32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产妇CBSEI-32各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CBSEI-32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会阴侧切、胎膜早破、剖宫产比例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初产妇对分娩的恐惧感给予递进式角色标准化护理,可让产妇循序渐进地接受分娩过程,提高分娩自我效能感,进而改善分娩结局,增加产妇在产程过程中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3 Vol. 40 (9): 1412-1414 [
摘要
] (
51
)
HTML
(1 KB)
PDF
(1154 KB) (
72
)
1415
单操作孔胸腔镜下解剖性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原因分析
李勃, 王博, 张涛, 刘凯, 徐飞, 明怀德, 吴向天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3.09.038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胸腔镜下解剖性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研究本院2014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单操作孔胸腔镜下解剖性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围术期死亡病例。血管损伤出血、淋巴结粘连及钙化是导致中转开胸主要原因,麻醉因素、肺裂发育不全、胸膜腔严重粘连、冰冻肺门、气管/支气管损伤、切割缝合器机械性故障、其他因素是中转开胸的少见原因。【结论】单操作孔胸腔镜下解剖性肺叶切除术是安全、有效、可行的,中转开胸是降低手术风险的一项措施,术前应充分评估,并做好应急预案。
2023 Vol. 40 (9): 1415-1417 [
摘要
] (
30
)
HTML
(1 KB)
PDF
(1098 KB) (
60
)
1418
人文关怀手术室护理对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输尿管软镜取石术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刘婧, 孟玉卉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3.09.039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手术室护理对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输尿管软镜取石术(holmium laser lithotripsy under ureteroscopy,HLLU)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在本院行HLLU治疗的218例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用人文关怀手术室护理)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每组109例。比较两组手术配合度、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手术前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肌酐(Cr)、尿素氮(BUN)及胱抑素-C(cys C)。【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配合度更高(P<0.05)。观察组手术前后HR、MAP、SBP、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后HR、MAP、SBP、DBP均较手术前升高(P<0.05)。两组手术前后Cr、BUN、cys 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VAS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缩短,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人文关怀手术室护理可以降低HLLU后患者的应激损伤,改善患者的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3 Vol. 40 (9): 1418-1420 [
摘要
] (
35
)
HTML
(1 KB)
PDF
(1103 KB) (
22
)
1421
参芪地黄汤联合西药治疗肺脾肾虚型肺胀患者的临床疗效
刘雪萍, 徐敏妮, 连梦尧, 陈如月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3.09.040
【目的】探讨参芪地黄汤联合西药治疗肺脾肾虚型肺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肺脾肾虚型肺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参芪地黄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
1
)、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之比(FEV
1
/FVC)]水平、中医证候积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评估测试积分(CAT)、免疫炎症指标[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血浆和肽素(CCP)]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EV
1
、FVC及FEV
1
/FVC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FEV
1
、FVC及FEV
1
/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及CAT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及CAT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IgG 、IgA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IgM及CC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IgM及CC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IgG 、IgA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地黄汤联合西药治疗肺脾肾虚型肺胀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改善肺功能及免疫炎症指标,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3 Vol. 40 (9): 1421-1423 [
摘要
] (
34
)
HTML
(1 KB)
PDF
(1158 KB) (
57
)
1424
并发症危害性心理暗示健康教育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孙俊, 卢媛, 范洁, 吴妮娜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3.09.041
【目的】并发症危害性心理暗示健康教育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心理暗示健康教育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并发症危害性心理暗示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生活质量、依从性、自我管理行为。【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FPG、2hPG、HbA1c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并发症危害性心理暗示健康教育应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自我管理行为能力,有利于控制和稳定血糖指标,改善生活质量。
2023 Vol. 40 (9): 1424-1426 [
摘要
] (
31
)
HTML
(1 KB)
PDF
(1102 KB) (
49
)
1427
益气健脾解郁汤联合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对患者气道炎症反应的影响
曹林, 党东, 乔娜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3.09.042
【目的】探讨益气健脾解郁汤联合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对患者气道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9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吸入气雾剂)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气健脾解郁汤),每组49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 周后中医症状积分、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
)、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
1
/FVC%)、用力肺活量(FVC)]水平、气道炎症反应指标[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气短喘息、失眠多梦、多思易惊、神疲乏力、面色少华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气短喘息、失眠多梦、多思易惊、神疲乏力、面色少华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EV
1
、FEV
1
/FVC、FVC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上升(P<0.05),且观察组FEV
1
、FEV
1
/FVC、FV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eNO、TNF-α、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FeNO、TNF-α、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健脾解郁汤联合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疗效显著优于单一使用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减轻气道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2023 Vol. 40 (9): 1427-1429 [
摘要
] (
33
)
HTML
(1 KB)
PDF
(1104 KB) (
79
)
1430
焦点解决模式对肾病综合征患者心理与生理自我效能的影响
李小妮, 马燕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3.09.043
【目的】探讨焦点解决护理模式对肾病综合征患者心理与生理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肾脏内科收治的、确诊为肾病综合征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焦点解决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心理状态。【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心理弹性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正性态度、自我减压、自我决策、自我效能总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乐观、力量、韧性等方面的心理弹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肾病综合征患者采用焦点解决护理方法,有利于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缓解其心理状态,更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2023 Vol. 40 (9): 1430-1432 [
摘要
] (
47
)
HTML
(1 KB)
PDF
(1098 KB) (
400
)
1433
医护一体化的智慧医疗系统对预防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效果
王文惠, 刘丹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3.09.044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应用医护一体化的智慧医疗系统模式对患者术后淋巴水肿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8例乳腺癌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宣教模式,观察组实施医护一体化的智慧医疗系统下的健康宣教模式,于护理前后,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淋巴水肿知识评分及淋巴水肿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淋巴水肿知识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淋巴水肿知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淋巴水肿总发生率为11.36%(5/44),低于对照组的34.09%(15/44),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手术治疗后应用医护一体化的智慧医疗系统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对疾病认知度和淋巴水肿知识评分,降低淋巴水肿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3 Vol. 40 (9): 1433-1435 [
摘要
] (
35
)
HTML
(1 KB)
PDF
(1100 KB) (
715
)
1436
正强化理论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康复的影响
王彩虹, 范惠, 刘冠芝, 常莉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3.09.045
【目的】探讨正强化理论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2021年5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150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正强化理论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行不同护理方法后心理状态变化、心功能变化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各项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坚韧控制、力量和乐观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E峰与A峰比值(E/A)均高于干预前(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为5.33%(4/75),低于对照组的16.00%(12/7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给予正强化理论护理,可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2023 Vol. 40 (9): 1436-1438 [
摘要
] (
32
)
HTML
(1 KB)
PDF
(1152 KB) (
40
)
1439
15q11-q13重复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张嘉秀, 周福军, 贾倩芳, 崔清洋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3.09.046
2023 Vol. 40 (9): 1439-1441 [
摘要
] (
52
)
HTML
(1 KB)
PDF
(2558 KB) (
32
)
版权所有 © 2013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社
湘ICP备13012052号-1
办公地址: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新军路43号煤炭大院主办公楼6楼621、623、632、636室 邮编:410011 电话(传真):0731-84824007 E-mail:jcr_cs.hn@vip.163.com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