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全方位干预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
潘金红, 李雁, 李娟*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静安分院/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急诊科, 上海 200040 |
|
|
摘要 【目的】探讨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全方位干预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116例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实施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全方位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水平,日常生活能力[巴氏评分量表改良版(MBI)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MoCA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5-HT、NE、DA水平和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全方位干预模式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
|
关键词 :
卒中,
认知功能障碍,
康复护理
|
收稿日期: 2024-10-10
|
|
通讯作者:
*E-mail:ljuan6811@163.com
|
[1] 廖羽君,党超,坎迪耶·纳兰信德,等. 结构化认知康复治疗在新加坡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24,50(4):193-208. [2] 韩荣坤,许月光,刘景峰,等. 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相关性研究[J].临床军医杂志,2024,52(6):609-611. [3] 叶小俊,陈之华,马向华,等. 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护理方案对糖尿病患者临床实践的评价[J].中国医药导报,2022,19(26):159-162. [4] 中国卒中学会,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专家委员会. 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专家共识[J].中国卒中杂志,2017,12(6):519-531. [5] 张乐石,殷艳玲,常明则. 血清TIMP-1水平和脑梗死体积与老年患者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关系[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4,21(15):2237-2242. [6] 郭继勃,钟曌,郭昊,等.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LIPCAR和MMP-9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溶栓治疗后认知功能的关系研究[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23,38(5):40-46. [7] 唐晶,李环,张硕,等.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与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的关联性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24,50(3):786-790. [8] 梁天佳,龙耀斌,陆丽燕,等. 绳带辅助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训练联合绳带辅助脑机接口训练对脑卒中偏瘫上肢康复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4,30(8):972-978. [9] 沈娟,吴亚芳,仲悦萍,等. 以患者需求为导向院外延续康复模式在手外科患者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价[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8,33(6):939-942. [10] 江柏梅,刘钰,陈玄玄,等.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康复治疗效果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24,34(3):234-237. [11] 张小丹,翁林舒,吴蓓蕾,等.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在老年患者胆道术后谵妄及认知功能障碍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23,20(31):180-184. [12] 陈洪琳,关放. 针刺联合认知康复训练干预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3,21(2):361-363. [13] 闫秀娟,李博,李宝柱. 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功能损伤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J].山东医药,2024,64(22):32-36. |
[1] |
闫红杰. 肌骨超声引导精准介入联合推拿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临床效果*[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3): 376-379. |
[2] |
王雪静, 罗妍, 李康莉. 功能性电刺激联合新Bobath技术在脑卒中后肩痛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3): 409-411. |
[3] |
侯芳园, 侯仙果, 耿元元. 以筋骨理论为导向的康复视频手法训练联合药物治疗在颈椎病姿态异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3): 546-548. |
[4] |
徐亭亭. 分级阶段性干预在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3): 553-555. |
[5] |
张磊, 王建业. 双源CT全脑灌注成像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2): 218-220. |
[6] |
刘璐, 曹俊丽. 行为习惯逆转护理干预在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2): 306-309. |
[7] |
丁晓凌, 李春海. MRI、CTA单独及联合检查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2): 333-335. |
[8] |
王静, 宋如, 齐晓东. 以疾病症状为重点词汇的思维导图对消化道溃疡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2): 346-348. |
[9] |
陈世振, 李玉花, 姜艳菊, 李安婷, 王博禹.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镜像疗法对脑卒中患者手功能康复的效果*[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1): 12-15. |
[10] |
栗爱静, 王静敏, 靳芳. 经颅磁刺激联合全身振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吞咽、认知及下肢功能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1): 60-63. |
[11] |
刘翠利, 刘新华, 张爱淑. 悬吊运动疗法结合针刺夹脊穴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1): 68-70. |
[12] |
李晓婷, 张琳, 王会洁. 超早期回授法康复教育联合前瞻性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后卧床患者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1): 135-137. |
[13] |
尚小巧, 张玲玲, 陈晶. 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下的康复护理在宫颈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1): 138-140. |
[14] |
李思青, 李好正, 郭苗苗. 行为节点线性引导护理在脑梗死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1): 150-152. |
[15] |
张静, 陈晓华. 多维度结构式模块化健康教育在肾盂肾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1): 159-16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