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筋骨理论为导向的康复视频手法训练联合药物治疗在颈椎病姿态异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侯芳园a, 侯仙果b, 耿元元c |
郑州市骨科医院:a.手外科显微骨科;b.脊柱骨科二;c.正骨科, 河南 郑州 450000 |
|
|
摘要 【目的】探讨以筋骨理论为导向的康复视频手法训练联合药物治疗在颈椎病姿态异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92例颈椎病姿态异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联合口服颈复康颗粒治疗,观察组给予筋骨理论为导向的康复视频手法训练联合口服颈复康颗粒治疗,比较两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颈部张力、关节活动度、肌肉疲劳程度、肌肉协调性及传导速度、动作电位峰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筋骨理论为导向的康复视频手法训练联合口服颈复康颗粒治疗颈椎病姿态异常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颈肩部肌肉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提升患者康复效果。
|
|
关键词 :
颈椎病,
正骨手法,
药物疗法,
康复护理
|
收稿日期: 2024-07-31
|
|
[1] 郭光昕,房敏,程艳彬,等.对颈椎病推拿的“筋骨评估”推广模式的探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42(11):84-88. [2] 关晓明,马迅.脊髓型颈椎病手术入路及减压融合方式的选择策略[J].中华骨科杂志,2019,39(23):1478-1484. [3] 张宁,宋卿鹏,田伟,等.剪切波弹性成像在颈椎病患者脊髓功能障碍评估中的价值[J].山东医药,2018,58(21):29-31. [4] 中华外科杂志编辑部. 颈椎病的分型、诊断及非手术治疗专家共识(2018)[J].中华外科杂志,2018,56(6):401-402. [5] 钱嘉铭,王小乐,方婷,等. 颈椎病动物模型及其内在分子机制[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5,29(17):3624-3631. [6] 李欢,相洁,陈慧. 中药热敷联合理筋正骨牵引法治疗重度神经根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J].医学临床研究,2024,41(10):1537-1539. [7] 孙振双,王学锋,曹留拴,等. 激光引导的运动控制训练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颈型颈椎病患者颈椎功能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4,46(2):153-155. [8] 朱逸峰,李雨师,孙兆男,等. 基于深度学习建立颈椎病MR诊断模型研究[J].放射学实践,2024,39(6):779-787. [9] 周佳佳,杜洁梅,陈珍珍,等. 浅刺针联合火龙罐疗法对颈椎病颈痛患者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24,39(15):47-50. [10] 林向全,郑忠,林勤,等. 髓内MRI信号异常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中神经电生理的变化及其意义[J].医学临床研究,2022,39(3):328-331. [11] 李凯,宋敏,刘路. 基于“筋骨失衡,以筋为先”理论探讨中医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调衡机制[J].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40(1):11-15. [12] 吴迪,季雨晴,秦绪沛. 术前常规MRI+颈椎矢状面参数预测神经根型颈椎病术后病情转归价值及对手术治疗指导意义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24,22(1):49-52. [13] 刘同明,刘铭,黄敦胜,等. 桂枝加葛根汤联合棍点理筋正骨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4,31(17):60-64. [14] 李锦锋,张晓刚,赵希云,等. 基于经筋骨一体观探讨脊柱调衡点穴手法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机制研究进展[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4,38(6):89-92. [15] 叶勇,罗容,范升,等. 针刀合谷刺法联合三维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43(5):885-890. |
[1] |
陈先乐, 徐锋. 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动力指标、胃肠激素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3): 450-452. |
[2] |
潘金红, 李雁, 李娟. 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全方位干预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3): 537-539. |
[3] |
徐亭亭. 分级阶段性干预在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3): 553-555. |
[4] |
李茂林, 苏志祥. 小建中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2): 292-295. |
[5] |
王静, 宋如, 齐晓东. 以疾病症状为重点词汇的思维导图对消化道溃疡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2): 346-348. |
[6] |
李晓婷, 张琳, 王会洁. 超早期回授法康复教育联合前瞻性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后卧床患者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1): 135-137. |
[7] |
尚小巧, 张玲玲, 陈晶. 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下的康复护理在宫颈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1): 138-140. |
[8] |
李思青, 李好正, 郭苗苗. 行为节点线性引导护理在脑梗死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1): 150-152. |
[9] |
张静, 陈晓华. 多维度结构式模块化健康教育在肾盂肾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1): 159-161. |
[10] |
朱艳竞, 陈培杰, 纪小丽, 朱利芹. 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治疗急性加重高风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J]. 医学临床研究, 2024, 41(9): 1354-1357. |
[11] |
许卫利, 王宏宇, 张忆. 机械取栓与急诊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比较[J]. 医学临床研究, 2024, 41(9): 1372-1374. |
[12] |
陈小茹, 林冲. 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相关指标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24, 41(9): 1395-1397. |
[13] |
冯江伟, 王东梅, 李浩浩. 小剂量替罗非班联合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J]. 医学临床研究, 2024, 41(9): 1402-1404. |
[14] |
刘琼, 华琪, 周芸. 不同剂量非布司他对3~5期慢性肾衰竭伴高尿酸血症MHD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24, 41(8): 1132-1134. |
[15] |
郭敏, 高明, 李文璐. 相控射频微针联合米诺环素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J]. 医学临床研究, 2024, 41(8): 1152-1155.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