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儿慢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 |
张新顺1, 孙智慧2, 崔晴晴1* |
1.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山东 滨州 256603; 2.滨州市中心医院, 山东 滨州 251700 |
|
|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慢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两院收治的110例慢性胃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Hp感染将患者分为Hp阳性组(n=58)和Hp阴性组(52例)。比较两组患儿的胃镜检查结果及病理组织学特点,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小儿慢性胃炎合并Hp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Hp阳性组糜烂出血性慢性胃炎占比低于Hp阴性组,而结节性慢性胃炎占比高于Hp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p阳性组淋巴滤泡阳性占比高于Hp阴性组,中度、重度炎症活动程度和中度、重度黏膜病变程度占比均高于Hp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父母文化背景、吸吮手指或玩具习惯、咀嚼喂养习惯、饭前或便后洗手习惯、专用餐具、外出就餐频次、幽门螺杆菌认知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母文化程度低、有吸吮手指或玩具习惯、有咀嚼喂养习惯、饭前便后不洗手、无专用餐具、外出就餐频率≥3次/周、家人对Hp认知水平低是导致慢性胃炎患儿合并Hp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小儿慢性胃炎合并Hp感染者中,结节性慢性胃炎较为常见,父母的低教育水平及不良卫生习惯和社会行为是Hp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
|
关键词 :
胃炎,
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
儿童,
影响因素分析
|
收稿日期: 2024-08-08
|
|
通讯作者:
*E-mail:cuiqie1028@163.com
|
[1] 顾岚,徐惠.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辅助三联疗法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24,47(1):58-63. [2] 龚雪,顾君娣,王焕. 学龄期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国妇幼保健,2022,37(21):4000-4003. [3] 郑炳升,王欢,李文文,等. 儿童幽门螺杆菌胃炎临床表现及镜下特点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3,29(16):2251-2254. [4]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感染消化学组,陈洁.小儿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镜诊断标准[J].中华儿科杂志,2003,41(3):189. [5] 杨亮,刘改芳,朱新影,等. 全家庭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及影响其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1,23(6):589-592. [6] 李海花,付海燕,白革兰,等. 小儿H.pylori相关性慢性胃炎临床特征及其影响患儿饮食的因素分析[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23,28(7):887-889. [7] 王焱新.37例小儿慢性胃炎的治疗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8):91-92. [8] 江米足. 进一步规范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儿科杂志,2023,61(7):577-579. [9] LIU Y P, ZHANG J X, GUO Y Y, et al. Global burden and risk factors of gastritis and duodenitis: an observational trend study from 1990 to 2019[J].Sci Rep,2024, 14(1): 2697. [10] 郑伟,彭克荣,李甫棒,等. 慢性胃炎与十二指肠溃疡患儿胃黏膜菌群特征分析[J].中华儿科杂志,2021,59(7):551-556. [11] 刘萍,刘捷,张细元,等.有消化道症状儿童胃黏膜病理组织学特点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2(11):1738-1741. [12] 柴蕴珠,王艳红,徐宏蕊. 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J].华南预防医学,2021,47(1):77-79. [13] 夏红,李少飞,薛红娟,等. 小儿慢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22,39(11):1800-1805. [14] 刘永蛟,王丽娜,张新顺,等. 黄河三角洲地区儿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致病危险因素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2,28(18):2542-2548. [15] 肖婵,曾小平,王时波,等. 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检出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华南预防医学,2023,49(2):156-159. |
[1] |
曹玉婷, 崔凤伟, 王瑛. 血清肾上腺素、miR-202表达水平与儿童抑郁症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3): 387-389. |
[2] |
沈江涛, 陈小春. 成人输血不良反应上报率的影响因素及PDCA循环管理法的实施效果[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3): 507-509. |
[3] |
张与, 侯彬霞, 王悦. 集束化护理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3): 525-527. |
[4] |
高青宇. 盐酸硫必利片联合暴露反应预防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临床疗效[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3): 559-561. |
[5] |
陈睿, 王晓松, 蒋波. 奥替溴铵联合幽门螺杆菌根治方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2): 211-213. |
[6] |
王栋.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诊断可疑恶性钙化灶TI-RADS 4级1 cm以内小结节的检出率及影响因素[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2): 235-238. |
[7] |
贺蓉, 宋欣. 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联合营养保健在NIDA患儿治疗中的临床效果[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2): 243-245. |
[8] |
李茂林, 苏志祥. 小建中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2): 292-295. |
[9] |
胡姣姣, 史艳平, 郭靖宁. 缓哮六安煎联合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持续期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2): 327-329. |
[10] |
黄良, 石毅. 儿童感染甲、乙型流感病毒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1): 27-29. |
[11] |
马秋红, 易婷, 刘雨晴, 金科. 基于弥散加权成像影像组学在儿童颅内肿瘤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1): 37-40. |
[12] |
丁应娟, 严迪, 赵梦洋. 创伤性颅内出血患者下肢DVT发生的影响因素及Caprini评分的预测价值[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1): 49-52. |
[13] |
张延娇, 韩萍. 肥胖患者椎管内麻醉后发生低血糖的影响因素[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1): 99-101. |
[14] |
崔晓琳, 宗继文, 王春晓. 丙戊酸口服液联合左乙拉西坦口服液治疗儿童癫痫的临床效果及对患儿认知功能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1): 112-115. |
[15] |
蒋贝. 经产妇产后社会支持、育儿胜任感与心理弹性的相关性及育儿胜任感中介模型建立[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1): 144-146.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