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临床研究
首 页
|
期刊简介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合作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医学临床研究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25年 42卷 9期
刊出日期:2025-09-26
临床研究
病例报告
临床研究
论著
论著
1489
基于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对肝移植患者随访期护理问题评估体系的构建
罗双, 刘怡素, 唐宏英, 罗红伟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9.001
【目的】基于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OCS)构建肝移植患者随访期护理问题评估体系,为临床护理人员的护理决策提供有据可循的依据。【方法】以OCS为理论框架,通过文献分析法、质性访谈、小组头脑风暴法讨论及德尔菲法构建该指标体系,拟定专家函询表,实施专家函询,并对专家意见进行收回及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共进行两轮函询,问卷回收及有效率均为100%。专家提出意见的比率分别为56.25%和25.00%。本研究两轮专家权威程度系数(Cr)分别为0.95、0.912。两轮专家协调程度一、二、三级指标分别为0.385、0.236、0.244(均P<0.05)和0.272、0.289、0.274(均P<0.05)。经过两轮专家函询,最终评估表各级指标数量一级(4项)、二级(21项)、三级(45项)。【结论】OCS评估肝移植患者随访护理问题评估体系具备科学性和可靠性,适用于肝移植患者的护理问题评估,为临床护理诊断和干预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2025 Vol. 42 (9): 1489-1492 [
摘要
] (
27
)
HTML
(1 KB)
PDF
(1232 KB) (
14
)
1493
瘦素、胰高血糖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
*
冯晓晶, 闫顺笠, 孙慧敏, 李朝辉, 孙生安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9.002
【目的】探讨瘦素(leptin, LEP)、胰高血糖素(glucagon, GCG)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收集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4例CRC患者的CRC组织标本,检测LEP和GCG表达水平,分析其与CR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34例CRC患者,年龄44~80(66.82±12.36)岁;男性占比58.82%(20/34);糖尿病患病率为52.94%(18/34);CRC患者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19.6~37.3(24.86±3.88)kg/m
2
,其中超重(23.5 kg/m
2
≤BMI<25.0 kg/m
2
)者占35.29%(12/34),肥胖(BMI≥25.0 kg/m
2
)者占11.76%(4/34)。免疫组化分析结果显示:LEP在CR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直径(
P
=0.014)、分化等级(P=0.012)、TNM分期(P=0.014)及有无合并糖尿病(P=0.023)有关,LEP在CRC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无相关性(P>0.05)。 GCG在CRC组织呈特征性缺失,其在Ⅰ/Ⅱ期和Ⅲ/Ⅳ期患者癌旁组织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CRC组织中LEP的表达和GCG在癌旁组织的表达与肿瘤进展及代谢特征显著相关,为代谢相关性CRC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新方向。
2025 Vol. 42 (9): 1493-1497 [
摘要
] (
32
)
HTML
(1 KB)
PDF
(2081 KB) (
8
)
1498
阿美替尼联合吉西他滨、顺铂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
吴仙成, 李红苗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9.003
【目的】探讨阿美替尼联合吉西他滨、顺铂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方法】194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8例)和对照组(96例)。对照组给予吉西他滨、顺铂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美替尼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药物安全性、1年生存情况及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肺功能、免疫功能。【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肿瘤标志物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用力肺活量(FVC)及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
)/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h1/Th2、Th17/Treg均低于对照组,CD4
+
/CD8
+
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Kaplan-Meier生存曲线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美替尼联合吉西他滨、顺铂化疗可显著提升晚期NSCLC患者近期疗效,有效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有助于恢复肺部通气功能及调节机体免疫应答,且安全性较好。
2025 Vol. 42 (9): 1498-1501 [
摘要
] (
20
)
HTML
(1 KB)
PDF
(1252 KB) (
4
)
1502
孕妇易栓三项活性、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胎儿生长受限的相关性分析
张青, 周斌, 郭书焕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9.004
【目的】探讨孕妇易栓三项[蛋白C(protein C,PC)、蛋白S(protein S,PS)、抗凝血酶 Ⅲ(antithrombin-Ⅲ,AT-Ⅲ)]活性及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胎儿生长受限(FGR)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38例FGR孕妇为FGR组,另选同期在本院分娩的40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两组易栓三项活性及D-二聚体、Hcy水平,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其与FGR的相关性。【结果】FGR组患者PC 活性、AT-Ⅲ活性低于对照组,D-二聚体、Hcy水平高于对照组。 FGR组胎儿胫骨长度、双顶径短于对照组,头围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C活性、AT-Ⅲ活性及D-二聚体、Hcy水平均与FGR发生显著相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 PC活性、AT-Ⅲ活性低及D-二聚体、Hcy水平高均是孕妇发生FGR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孕妇的PC活性、AT-Ⅲ活性低及D-二聚体、Hcy水平高均与孕妇发生FGR显著相关,PC活性、AT-Ⅲ活性及D-二聚体、Hcy可以作为预测孕妇发生FGR的重要标志物,这有助于早期诊断和预防FGR。
2025 Vol. 42 (9): 1502-1504 [
摘要
] (
21
)
HTML
(1 KB)
PDF
(1272 KB) (
4
)
1505
医教结合培训对RSV感染住院患儿家庭负担的影响
吴奎, 蒋罗, 陈蓉燕, 张玲芝, 全清华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9.005
【目的】探讨医教结合培训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住院患儿家庭负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因RSV感染在本院普儿科住院治疗的560例患儿的照护者,以医教结合培训的形式对患儿照护者进行培训,比较患儿照护者医教结合培训前后RSV感染知识的知晓率及医教结合培训对患儿家庭负担的影响。【结果】医教结合培训后,患儿照护者对RSV感染知识的知晓率为81.07%(454/560),显著高于培训前的39.82%(223/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教结合培训后,RSV感染患儿家庭成员心理健康评分下降更显著(P<0.05)。医教结合培训后,时间性依赖性负担下降最显著(P<0.05)。【结论】RSV感染对住院患儿家庭负担的影响显著。医教结合培训可显著提升患儿照护者的RSV感染知识的知晓度,显著降低患儿照护者心理负担和照护者的时间依赖性负担。
2025 Vol. 42 (9): 1505-1508 [
摘要
] (
26
)
HTML
(1 KB)
PDF
(1229 KB) (
13
)
1509
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与单孔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治疗老年早期NSCLC患者的效果比较
许治国, 方泽民, 刘晓飞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9.006
【目的】比较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与单孔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治疗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选择2022年6月至2024年4月兰考县中心医院胸外科收治的98例老年早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行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和对照组(行单孔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治疗),每组49例。比较两组快速病理检测结果、围手术期指标、术后疼痛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淋巴结快速病理检测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均长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9 h、18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高于术后3 h,术后36 h的VAS评分均低于术后9 h、18 h,观察组术后9 h、18 h、36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的用力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与单孔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相比,更有利于改善NSCLC患者肺功能,可以更好地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安全可靠。
2025 Vol. 42 (9): 1509-1511 [
摘要
] (
27
)
HTML
(1 KB)
PDF
(1275 KB) (
5
)
1512
头颈部肿瘤放疗中不同体位固定方式对外扩边界、摆位误差及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
郭璋琪, 李兵, 毛荣虎, 孙学明, 刘晓男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9.007
【目的】探讨不同的体位固定方式对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时外扩边界的设定、摆位误差的控制以及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256例接受放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根据体位固定方式分组,其中128例采用热塑膜固定(对照组),另外128例采用热塑膜联合发泡胶固定(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摆位误差、外扩边界及治疗时的舒适度。【结果】观察组首次与末次在X轴、Y轴、Z轴三个方向的摆位误差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X轴、Y轴、Z轴三个方向上的外扩边界数据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均匀性更高。两组患者社会文化和环境舒适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理、生理舒适度评分和舒适度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头颈部肿瘤患者的放疗中,应用热塑膜与发泡胶联合固定患者体位,可以明显减少摆位误差和外扩边界,增强患者在整个治疗期间的舒适度体验。
2025 Vol. 42 (9): 1512-1515 [
摘要
] (
27
)
HTML
(1 KB)
PDF
(1230 KB) (
5
)
1516
超声引导下腰骶神经丛阻滞复合异丙酚对下肢骨科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
刘洋洋, 刘玉升, 牛卫康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9.00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腰骶神经丛阻滞(PNS)复合异丙酚对下肢骨科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对血清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S-100β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90例行下肢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PNS复合异丙酚麻醉)和对照组(采用腰硬膜外椎管麻醉),每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术后不良反应和不同时间的S-100β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3 h、6 h、12 h、24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后感觉神经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麻醉后10 min和手术结束后10 min平均动脉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中30 min、手术后1 h和6 h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超声引导下PNS复合异丙酚麻醉在下肢骨科手术的应用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和神经系统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25 Vol. 42 (9): 1516-1518 [
摘要
] (
23
)
HTML
(1 KB)
PDF
(1273 KB) (
6
)
1519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神经介入溶栓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张敏, 赵包萍, 郝祥宇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9.009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神经介入溶栓术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86例接受溶栓术治疗的AC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DSA引导下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脑血管内皮功能[舒张功能(FMD)、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血栓素A2(TXA2)]、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血流量(Qm)、脉搏波速(Wv)、特性阻抗(ZCV)、外周阻力(RV)]、血清神经损伤指标[同型半胱氨酸(Hcy)、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功能[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MD、NO高于对照组,ET-1、TXA2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Qm高于对照组,Wv、ZCV、RV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Hcy、NSE低于对照组,NGF、BDNF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CSS、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DSA引导下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ACI患者,能够有效优化脑血流参数和血管内皮功能,促进神经功能的康复。
2025 Vol. 42 (9): 1519-1522 [
摘要
] (
20
)
HTML
(1 KB)
PDF
(1233 KB) (
4
)
1523
趣味引导联合多维干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效果
王聪, 王妍, 张利敏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9.010
【目的】探讨趣味引导联合多维干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2月本院收治的88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实施趣味引导联合多维干预)和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每组44例。比较两组恢复状况(退热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咳喘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肺功能指标[肺活量(VC)、潮气容积(VT)、最大通气量(MVV)、功能残气量(FRC)]、遵医行为、情绪状况[儿童情绪障碍筛查量表(SCARED)评分]。【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咳喘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VC、VT、MVV、FRC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遵医行为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CARED各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趣味引导联合多维干预可促进支气管肺炎患儿的康复,改善肺功能,提升遵医行为,缓解不良情绪,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2025 Vol. 42 (9): 1523-1526 [
摘要
] (
17
)
HTML
(1 KB)
PDF
(1285 KB) (
3
)
1527
心理危机多维度干预联合因时应需干预在卵巢癌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崔高华, 郭苏燕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9.011
【目的】探讨心理危机多维度干预联合因时应需干预在卵巢癌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118例卵巢癌围术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心理危机多维度干预联合因时应需干预。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后的病耻感[慢性疾病患者病耻感的社会影响量表(SIS)评分]、自我认同感[Wallace自我概念量表(WSCS)评分]、生活质量[卵巢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ovary,FACT-O)评分]。【结果】观察组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两组SIS评分低于干预前,WSCS评分、FACT-O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SIS评分低于对照组,WSCS评分、FACT-O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危机多维度干预联合因时应需干预能优化卵巢癌患者围术期指标,有效促进卵巢癌围术期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显著降低病耻感,增强自我认同感。
2025 Vol. 42 (9): 1527-1530 [
摘要
] (
17
)
HTML
(1 KB)
PDF
(1230 KB) (
3
)
1531
鼻三针联合宣肺健脾推拿在小儿过敏性鼻炎中的应用效果
林渝, 刘炎, 张玉, 沈华琴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9.012
【目的】探讨鼻三针联合宣肺健脾推拿在小儿过敏性鼻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8月至2024年8月本院收治的92例过敏性鼻炎患儿,采用摸球法分组,奇数为对照组(n=46),偶数为观察组(n=46),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予以鼻三针联合宣肺健脾推拿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鼻腔生理功能、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鼻痒、鼻塞、喷嚏、流涕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鼻腔总阻力低于对照组(P<0.05),鼻腔通气面积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NF-α、CRP、IL-6、IL-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三针联合宣肺健脾推拿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可显著提高患儿临床总有效率,改善临床症状,降低鼻腔总阻力和炎症因子水平,提升鼻黏膜功能。
2025 Vol. 42 (9): 1531-1533 [
摘要
] (
21
)
HTML
(1 KB)
PDF
(1269 KB) (
11
)
1534
RDW、NLR预测腺性膀胱炎患者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后复发风险的临床价值
余泉峰, 罗荣团, 高轲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9.013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预测腺性膀胱炎患者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后复发风险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本院收治的184例行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的腺性膀胱炎患者,根据患者复发情况将患者分为复发组(n=27)和未复发组(n=157)。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RDW、NLR水平,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腺性膀胱炎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RDW、NLR预测腺性膀胱炎患者术后复发的临床价值。【结果】治疗后,患者RDW、NLR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尿路感染、尿路结石、临床分型为高危型、病灶位置为弥漫分布比例,以及RDW、NLR均高于未复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临床分型为高危型、RDW及NLR水平高均是腺性膀胱炎患者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RDW、NLR联合检测预测腺性膀胱炎患者术后复发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7.8%、86.6%,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65,均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RDW、NLR水平高与腺性膀胱炎的复发风险增加密切相关,RDW与NLR的联合检测对于预测腺性膀胱炎复发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作为有效的预测工具。
2025 Vol. 42 (9): 1534-1537 [
摘要
] (
23
)
HTML
(1 KB)
PDF
(1261 KB) (
12
)
1538
信迪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石常乐, 秦鸿, 储意青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9.014
【目的】探讨信迪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6例晚期NSCLC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接受贝伐珠单抗治疗,n=38)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n=48)。比较两组疗效、肿瘤标志物水平、免疫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存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1(CYFRA21-1)、糖类抗原50(CA50)、糖类抗原125(CA125)、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中CD3
+
、CD4
+
及CD4
+
/CD8
+
均高于对照组(P<0.05),CD8
+
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期间,观察组存活率为72.92%,高于对照组的47.37%(P<0.05)。【结论】信迪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晚期NSCLC患者,可显著提高总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良好,提高存活率。
2025 Vol. 42 (9): 1538-1541 [
摘要
] (
23
)
HTML
(1 KB)
PDF
(1236 KB) (
10
)
1542
芩翘口服液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
杨颖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9.015
【目的】探讨芩翘口服液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82例喘息性支气管炎住院患儿,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雾化吸入及孟鲁司特钠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芩翘口服液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4周。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血气指标[二氧化碳分压(PCO
2
)、血氧饱和度(SaO
2
)]、临床指标改善时间、炎症因子[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一氧化氮(NO)]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68%(38/4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17%(3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5.513,P<0.05)。治疗后,两组SaO
2
高于治疗前,PCO
2
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SaO
2
高于对照组,PCO
2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哮鸣音缓解时间、喘息消退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NO、EC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
=0.554,P=0.457)。【结论】芩翘口服液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较好,能够快速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有效调节血气指标水平,抑制炎症反应,且安全可靠。
2025 Vol. 42 (9): 1542-1544 [
摘要
] (
23
)
HTML
(1 KB)
PDF
(1275 KB) (
7
)
1545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HFrE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
杨晓静, 张青德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9.016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HFrE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方案)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停用缬沙坦,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每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直径(LA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心室重构指标[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实验室指标[高敏C反应蛋白(hs-CRP)、B型脑钠肽(BNP)]、生活质量[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问卷(MLHFQ)评分]及运动耐力[6 min步行距离(6MWD)]。【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高于治疗前,LAD、LVEDD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LAD、LVED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VST、LVPWT、LVMI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hs-CRP、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LHFQ评分低于治疗前,6MWD长于治疗前,且观察组MLHFQ评分低于对照组,6MWD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HFrEF患者临床疗效较好,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心脏负荷,抑制病理性心室重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运动耐力。
2025 Vol. 42 (9): 1545-1548 [
摘要
] (
14
)
HTML
(1 KB)
PDF
(1239 KB) (
7
)
1549
剖宫产术中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
郑明阁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9.01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5年1月在本院接受剖宫产手术的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是否发生SHS分为非SHS组(n=59)和SHS组(n=21)。采用单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剖宫产产妇术中发生SHS的危险因素。【结果】80例行剖宫产手术产妇中发生SHS患者21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分娩恐惧、 手术体位、氧合指数(OI)是剖宫产产妇术中发生SHS的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产妇、手术体位为仰卧位、分娩恐惧、OI低均是剖宫产产妇术中发生SH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产妇剖宫产产妇术中发生SHS的影响因素较多,其中高龄产妇、手术体位为仰卧位、分娩恐惧、OI低为剖宫产产妇术中发生SHS的独立危险因素,护理人员应加强产妇生命体征监测,协助产妇采取左侧卧位的手术体位,减轻产妇分娩恐惧,维持机体OI正常,有效预防剖宫产术中发生SHS。
2025 Vol. 42 (9): 1549-1551 [
摘要
] (
25
)
HTML
(1 KB)
PDF
(1209 KB) (
8
)
1552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EBV-DNA定量检测对移植相关肺部感染的诊断价值
徐成钰, 韩清珍, 庄子, 黄瑜, 韩秀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9.018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EB病毒(EBV)DNA定量检测对移植相关肺部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5月至2024年10月本院收治的肺部感染患者的912份临床样本,包括全血样本624份,BALF样本 288份,其中163例患者同时送检全血样本及BALF样本。比较两种样本的EBV阳性率、EBV-DNA载量及不同临床分组(血液病移植组、血液病非移植组、非血液病组)的EBV阳性率、EBV-DNA载量。【结果】BALF样本的EBV阳性率及EBV-DNA载量均显著高于全血样本(P<0.01)。血液病移植组BALF的EBV阳性率(59.13%)显著高于血液病非移植组(28.95%)及非血液病组(50.00%)(P=0.0054)。【结论】BALF样本中EBV-DNA检测较全血样本具有更高的诊断敏感性,尤其适用于血液病移植后肺部感染的早期识别与动态监测,可为临床精准干预提供重要依据。
2025 Vol. 42 (9): 1552-1554 [
摘要
] (
16
)
HTML
(1 KB)
PDF
(1272 KB) (
3
)
1555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血脂、心功能、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周丙振, 刘清南, 段传磊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9.019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血脂、心功能、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2月本院收治的30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及患者的治疗意愿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方案+氨氯地平+氟伐他汀钠缓释片)和观察组(常规药物治疗方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每组15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心功能[心脏指数(CI)、心输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管内皮功能[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素-1(ET-1)]、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结果】治疗后,两组SBP、DBP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TC、TG、LDL-C水平低于治疗前,血清HDL-C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血清TC、TG、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F、CI、CO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NO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血清ET-1水平及IMT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RP、Hcy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降脂效果更好,可更好地改善患者心功能、血管内皮功能,抑制炎症反应。
2025 Vol. 42 (9): 1555-1558 [
摘要
] (
18
)
HTML
(1 KB)
PDF
(1239 KB) (
3
)
1559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双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
张楷利, 李明鸿, 李烨, 高伟, 邱景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9.020
【目的】采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双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DLPFC)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10月在本院诊治的9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常规基础性治疗和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低频rTMS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睡眠脑电图监测指标[睡眠总时间(TST)、睡眠效率(SE)、入睡潜伏期(SL)、快速眼动睡眠期(REM)、非快速眼动睡眠1期(N1)、非快速眼动睡眠2期(N2)、非快速眼动睡眠3期(N3)]。【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ST、REM、N2、N3长于对照组,SL、N1短于对照组,SE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rTMS双侧DLPFC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
2025 Vol. 42 (9): 1559-1561 [
摘要
] (
21
)
HTML
(1 KB)
PDF
(1214 KB) (
3
)
1562
网片固定与网片非固定的腹腔镜下经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疗效
朱振堂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9.021
【目的】探讨网片固定与网片非固定的腹腔镜下经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0月本院收治的88例腹股沟疝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网片非固定组)和对照组(网片固定组),每组4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网片放置时间、腹膜缝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2天、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术后3个月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22.73%(10/44)、18.18%(8/44)。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
=0.279,P>0.05)。【结论】网片非固定的腹腔镜下TAPP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效果较好,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并能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借鉴。
2025 Vol. 42 (9): 1562-1564 [
摘要
] (
17
)
HTML
(1 KB)
PDF
(1273 KB) (
7
)
1565
奥氮平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徐孝荣, 张娇娇, 夏婷婷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9.022
【目的】探究奥氮平联合认知行为治疗(CB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5年1月本院收治的10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奥氮平联合CBT)和对照组(单纯奥氮平治疗),每组5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12周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人格特征和心理状态[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量表(MMPI)评分]、康复疗效[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评分]、生存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症状改善情况[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阴性症状、一般症状、阳性症状评分低于治疗前,观察组阴性症状、一般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工疗情况、生活能力、社交能力、关心与兴趣、讲究卫生能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MP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理健康、社会关系、环境维度、心理健康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CBT在缓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一般症状方面有显著的效果,康复疗效好,能够改善患者人格特征和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2025 Vol. 42 (9): 1565-1568 [
摘要
] (
13
)
HTML
(1 KB)
PDF
(1237 KB) (
7
)
1569
静脉溶栓治疗在急性轻型非致残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刘东辉, 高宁博, 尚聪慧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9.023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治疗在急性轻型非致残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1例急性轻型非致残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静脉溶栓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n=33)和对照组(采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n=28)。比较两组治疗24 h、72 h、7 d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3个月后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扩展Barthel指数量表(EBI)评分、血液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及症状性颅内出血、神经功能恶化和脑卒中复发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24 h、72 h、7 d后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mRS评分、IL-6、hs-CRP低于对照组,EBI评分、Lp-PLA2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3个月内症状性颅内出血、神经功能恶化、脑卒中复发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溶栓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急性轻型非致残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促进长期功能恢复,并抑制系统性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好。
2025 Vol. 42 (9): 1569-1571 [
摘要
] (
22
)
HTML
(1 KB)
PDF
(1275 KB) (
9
)
1572
低频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机器辅助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疗效
任晓如, 潘运高, 马艳娜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9.024
【目的】探讨低频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联合机器辅助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疗效。【方法】118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62例,予以机器辅助康复训练)和观察组(56例,予以低频NMES联合机器辅助康复训练)。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肌张力[改良Ashworth分级(MAS)评分]、神经电生理、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64%(53/56),高于对照组的83.87%(52/62)(P<0.05)。治疗后,两组MAS评分及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腓神经和胫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予以低频NMES联合机器辅助康复训练进行治疗,可促进患者肌张力、神经电生理学、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的改善,从而提升疗效,改善生活质量。
2025 Vol. 42 (9): 1572-1575 [
摘要
] (
18
)
HTML
(1 KB)
PDF
(1238 KB) (
5
)
1576
责任制整体干预配合图文沟通对肺炎患儿的干预效果
王妍, 张利敏, 熊亚娟, 王聪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9.025
【目的】探讨责任制整体干预配合图文沟通对肺炎患儿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2例肺炎患儿,按照便利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实施责任制整体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图文沟通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症状缓解状况、治疗依从性、医疗恐惧感(儿童医疗恐惧量表评分)、生活质量(儿童青少年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咳嗽停止时间、喘息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医疗恐惧感各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责任制整体干预配合图文沟通可促进肺炎患儿症状缓解,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减轻医疗恐惧感,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5 Vol. 42 (9): 1576-1579 [
摘要
] (
16
)
HTML
(1 KB)
PDF
(1225 KB) (
25
)
1580
经血栓抽吸导管注射替罗非班对行急诊PCI急性STEMI患者的TIMI血流分级及心功能的影响
赵娜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9.026
【目的】探讨经血栓抽吸导管注射替罗非班对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本院收治的82例急性STEMI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急诊PCI,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组。所有患者先进行血栓抽吸,对照组直接行PCI手术,观察组经抽吸导管注射替罗非班后行PCI手术。术前、术后7 d,比较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反应蛋白(CRP)]、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及术后6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术后7 d,两组血清CK-MB、CRP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LVEF均高于术前,LVEDD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DD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IMI血流分级3级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MACE发生率为9.76%(4/41),低于对照组的31.71%(1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血栓抽吸导管注射替罗非班可有效抑制行急诊PCI急性STEMI患者的炎症反应,降低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恢复缺血心肌组织的血流灌注,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MACE发生率。
2025 Vol. 42 (9): 1580-1582 [
摘要
] (
18
)
HTML
(1 KB)
PDF
(1278 KB) (
4
)
1583
参术调中汤治疗老年AECOPD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疗效
黄伟霞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9.027
【目的】探讨参术调中汤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4月在本院诊治的82例老年AECOPD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术调中汤治疗)和对照组(西医综合治疗),每组41例。比较两组疗效、病原菌清除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免疫功能指标、血气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及CD8
+
T淋巴细胞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D3
+
、CD4
+
T淋巴细胞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PaO
2
)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
2
)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病原菌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参术调中汤治疗老年AECOPD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可显著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气指标,提高病原菌清除率,且安全性高。
2025 Vol. 42 (9): 1583-1586 [
摘要
] (
18
)
HTML
(1 KB)
PDF
(1238 KB) (
6
)
1587
耳穴压豆治疗对眼科手术患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张水兵, 韩晓燕, 陈政, 杜真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9.028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治疗对眼科手术患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2024年6月至12月在本院行择期眼科手术的78例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进行耳穴压豆,选取交感、神门、垂前、枕、肝5个穴位,对照组则只贴胶布不贴耳籽豆。比较两组患儿在麻醉复苏室(PACU)10 min(T
1
)、20 min(T
2
)、30 min(T
3
)的躁动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儿不同时间儿童麻醉苏醒期躁动评估量表(PAED)评分及躁动发生率,比较两组Ramsay镇静评分、儿童 FLACC疼痛评估量表评分、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在PACU苏醒期间T
1
、T
2
、T
3
时的PAE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
1
时躁动发生率为13.89%(5/3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14%(13/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4.35,P=0.032)。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术后在麻醉复苏期间Ramsay镇静评分和FLAC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家长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治疗可有效降低眼科手术患儿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加快患儿苏醒,值得临床借鉴。
2025 Vol. 42 (9): 1587-1590 [
摘要
] (
12
)
HTML
(1 KB)
PDF
(1234 KB) (
4
)
1591
血清ANGPTL8、sICAM-1、sFlt-1与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术后发生脑血管痉挛的相关性
常慧, 史志鹏, 董树晓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9.029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8(ANGPTL8)、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类Fms酪氨酸激酶-1(sFlt-1)水平与颅内动脉瘤(ICA)患者介入术后发生脑血管痉挛(CVS)的相关性。【方法】90例ICA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CVS分为CVS组(38例)与非CVS组(52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ANGPTL8、sICAM-1、sFlt-1水平。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ICA介入术后发生CVS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NGPTL8、sICAM-1、sFlt-1水平对ICA患者介入术后发生CVS的诊断价值。【结果】CVS组高血压、Hunt-Hess分级Ⅲ~Ⅳ级、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3~8分占比均高于非CVS组(P<0.05);CVS组患者血清ANGPTL8、sICAM-1、sFlt-1水平均高于非 CVS 组(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史、Hunt-Hess分级、GCS评分、ANGPTL8、sICAM-1、sFlt-1均为ICA介入术后发生CVS的影响因素(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史、Hunt-Hess分级、GCS评分、VCAM-1、ANGPTL8、sICAM-1、sFlt-1是ICA介入术后发生CV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ANGPTL8、sICAM-1、sFlt-1三者联合检测诊断效能最高(P<0.05)。【结论】ANGPTL8、sICAM-1、sFlt-1水平的显著升高与ICA患者介入术后发生CVS密切相关,三者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识别CVS高风险患者。
2025 Vol. 42 (9): 1591-1593 [
摘要
] (
14
)
HTML
(1 KB)
PDF
(1306 KB) (
3
)
1594
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对无痛分娩产妇镇痛效果的影响
任素芳, 王晓飞, 张宇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9.030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CSEA)对无痛分娩产妇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100例行无痛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罗哌卡因CSEA,观察组予以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CSEA。比较两组产程时间、镇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血清指标[泌乳素(PRL)、脂联素(APN)、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分娩结局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镇痛显效时间短于对照组,镇痛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镇痛后5 min、15 min、30 min、60 min时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RL、APN水平高于对照组,t-P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CSEA可显著缩短无痛分娩产妇产程,提高镇痛效果,提升自然分娩率,且安全性良好。
2025 Vol. 42 (9): 1594-1597 [
摘要
] (
13
)
HTML
(1 KB)
PDF
(1236 KB) (
16
)
1598
经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引导神经介入联合阿替普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疗效
姜志峰, 李根, 郑行行, 于海娜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9.031
【目的】探讨经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引导神经介入联合阿替普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ISCV)患者的疗效。【方法】102例ISCV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予以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予以DSA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的血管内皮功能、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踝臂指数(ABI)低于对照组,血管扩张(FM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收缩期峰流速(Vs)、舒张末期流速(Vd)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DSA联合阿替普酶治疗ISCV的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和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2025 Vol. 42 (9): 1598-1600 [
摘要
] (
13
)
HTML
(1 KB)
PDF
(1274 KB) (
5
)
1601
院前心搏骤停患者自主循环恢复实现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
杨鑫涛, 代玉静, 李苏慧, 卫凯锋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9.032
【目的】探讨院前心搏骤停(OHCA)患者自主循环恢复(ROSC)实现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90例OHCA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ROSC与非ROSC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ROSC患者28 d内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90例患者中,ROSC为69例,ROSC未恢复者21例。ROSC组初始可除颤心律比例和使用肾上腺素比例高于非ROSC组(P<0.05),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低于非ROSC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初始可除颤心律和APACHEⅡ评分为OHCA患者实现ROSC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69例ROSC患者28 d后神经功能良好者22例(A组),而神经功能不良者47例(B组)。A组初始可除颤心律比例和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比例、血红蛋白(Hb)高于B组(P<0.05),使用肾上腺素、升压药、碳酸氢钠比例低于B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初始可除颤心律、Hb水平为ROSC患者神经功能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OHCA患者心肺复苏后的预后受多个因素影响,ROSC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初始可除颤心律和APACHEⅡ评分,而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初始可除颤心律和Hb水平。
2025 Vol. 42 (9): 1601-1604 [
摘要
] (
20
)
HTML
(1 KB)
PDF
(1237 KB) (
6
)
临床研究
1605
共情干预联合关怀行为对脉管畸形患儿家长负性情绪及满意度影响
董红娜, 钱丽伟, 胡光珍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9.033
【目的】探讨共情干预联合关怀行为对脉管畸形患儿家长负性情绪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24年1月至2024年10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脉管畸形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儿家长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患儿家长给予共情干预联合关怀行为,比较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家长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应对方式[应对方式问卷(SCSQ) 评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性为96.23%(51/53),高于对照组的81.13%(4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4.605,P<0.05)。干预后, 两组患儿家长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家长SCSQ中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干预前,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儿家长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共情干预联合关怀行为显著提高脉管畸形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减轻患儿家长负性情绪,改善患儿家长应对方式,并提升家长满意度。
2025 Vol. 42 (9): 1605-1607 [
摘要
] (
21
)
HTML
(1 KB)
PDF
(1247 KB) (
5
)
1608
行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术后癌症复发恐惧现状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王前, 房芳, 张明翠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9.034
【目的】探讨行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的肝细胞癌(HCC)患者术后癌症复发恐惧(FCR)现状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在本院行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的 200例HCC 患者,采用癌症复发恐惧量表(FCRI)和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量量表 (EORTC QLQ-C30)对患者进行调查,并分析患者FCRI各维度评分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的相关性。【结果】200例HCC患者中,FCRI总分为(97.69±9.76)分,其中,严重程度评分(23.33±3.26)分、应对策略评分(21.36±3.78)分、触发因素评分(20.21±3.78)分、心理痛苦评分(8.10±2.11)分、功能障碍评分(13.12±2.66)分、洞察力评分(8.13±1.89)分、寻求安慰评分(3.44±0.63)分。EORTC QLQ-C30评分结果显示,情绪功能评分(48.89±9.78)分、社会功能评分(45.87±8.01)分、整体生活质量评分(45.13±9.54)分、躯体功能评分(55.16±9.57)分、角色功能评分(50.13±9.72)分、认知功能评分(55.26±10.97)分。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HCC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与FCRI各维度评分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的HCC患者FCR现状较严峻,FCR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护理人员应采取多方面的策略,对患者提供综合性的关怀。
2025 Vol. 42 (9): 1608-1610 [
摘要
] (
14
)
HTML
(1 KB)
PDF
(1194 KB) (
3
)
1611
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乔志勇, 陈万收, 李帅康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9.035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24例结肠癌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接受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肿瘤切除情况、肿瘤细胞种植及播散情况,免疫功能、创伤应激指标及结肠功能。【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和淋巴结清扫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R0切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和术后腹腔灌洗液中的及吻合前后肠腔灌洗液中的肿瘤细胞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观察组CD3
+
、CD4
+
、CD4
+
/CD8
+
水平高于对照组,CD8
+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3 d和5 d,观察组皮质醇、肾上腺素、醛固酮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肠道损伤分级中A级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提升肿瘤切除质量,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减轻创伤应激,并加速结肠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5 Vol. 42 (9): 1611-1613 [
摘要
] (
16
)
HTML
(1 KB)
PDF
(1220 KB) (
9
)
1614
移动医疗健康宣教延续性护理在癫痫患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田菲, 张晓峥, 王凤兰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9.036
【目的】探讨移动医疗健康宣教延续性护理在癫痫患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8月至2025年3月本院收治的90例癫痫患儿,根据住院时间将患儿分为对照组(2023年8至2024年5月)和观察组(2024年6月至2025年3月),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延续性健康宣教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移动医疗健康宣教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自我效能、生存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患儿一般自我效能、应对问题、完成自我管理、达成效果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情感、角色、躯体、社交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2.22%(1/45),低于对照组的15.56%(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4.939,P<0.05)。【结论】移动医疗健康宣教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提高癫痫患儿的生存质量及自我效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
2025 Vol. 42 (9): 1614-1616 [
摘要
] (
11
)
HTML
(1 KB)
PDF
(1191 KB) (
12
)
1617
老年帕金森病并发肺部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列线图风险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史文倩, 陈莉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9.037
【目的】构建并验证老年帕金森病并发肺部多重耐药菌(MDRB)感染的列线图风险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老年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以8∶2定律随机分为训练集(n=125)与验证集(n=31)。根据患者是否并发MDRB感染分为并发组与非并发组。比较训练集并发组与非并发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并发MDRB感染的影响因素,构建并验证列线图风险模型。【结果】训练集中,MDRB感染率为40.80%(51/125),验证集为41.94%(13/31)。训练集并发组抗菌药使用种类≥2种、糖尿病、气管插管或切开、抗菌药使用时间≥2周、吞咽障碍、住院时间≥2周占比高于非并发组(P<0.05),白蛋白水平低于非并发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抗菌药使用种类、糖尿病、气管插管或切开、吞咽障碍、白蛋白水平为老年帕金森病患者并发MDRB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训练集模型预测患者并发MDRB感染的灵敏度为90.20%,特异度为91.89%,曲线下面积(AUC)为0.903。验证集模型预测患者并发MDRB感染的灵敏度为92.31%,特异度为83.33%,AUC为0.892。【结论】抗菌药使用种类、糖尿病、气管插管或切开、吞咽障碍、白蛋白与老年帕金森病并发MDRB感染有关,构建列线图风险模型有助于早期甄别老年帕金森病并发MDRB感染风险。
2025 Vol. 42 (9): 1617-1619 [
摘要
] (
15
)
HTML
(1 KB)
PDF
(1339 KB) (
5
)
1620
主动呼吸循环技术联合上肢抗阻训练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李长玉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9.038
【目的】探讨主动呼吸循环技术(ACBT)联合上肢抗阻训练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102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ACBT联合上肢抗阻训练),每组51例。比较两组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
1
)、肺活量(VC)、 FEV
1
/用力肺活量(FVC)]、肺部感染情况、呼气峰流速(PEF)、咳嗽峰流速(PCF)、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 指数(BI)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HHS) 评分]及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EV
1
、VC、FEV
1
/FVC、PEF、PCF均高于对照组(P<0.05),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HHS评分、BI评分及GQOLI-74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CBT联合上肢抗阻训练可降低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改善肺功能和咳痰能力,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5 Vol. 42 (9): 1620-1623 [
摘要
] (
16
)
HTML
(1 KB)
PDF
(1215 KB) (
8
)
1624
献血人群抗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的S/CO值评估体系的构建
李源, 李凯, 陈冰倩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9.039
【目的】探讨献血人群抗梅毒螺旋体(TP)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呈反应性信号/截止值(S/CO)的评估阈值。【方法】献血人群中抗TP-ELISA初次检测结果呈反应性的标本102份,采用TP颗粒凝集试验(TPPA)、梅毒反应素试验(RPR)再次对标本进行检测,比较TPPA、RPR检测阳性、阴性标本的S/CO值,分析不同S/CO值区间的假阳性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S/CO值的最佳阈值。【结果】TPPA、RPR检测阳性标本的S/CO值大于阴性标本(P<0.05);TPPA、RPR检测阳性、阴性标本的S/CO值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S/CO值升高,TPPA阳性占比升高,S/CO值≥3.001时,TPPA、RPR检测阳性率为100.00%、76.47%;S/CO值在0~1时,假阳性率最高,达53.33%;S/CO值≥3.001时,无假阳性标本。随着S/CO值升高,假阳性例数和假阳性率均呈下降趋势;ROC曲线结果显示,S/CO值曲线下面积(AUC)为0.991,最佳截断值为2.72,此时敏感性为96.49%,特异性为95.56%。【结论】抗TP-ELISA检测TP的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当S/CO值在2.001~3时需进行TPPA验证,当S/CO值超过2.72时,TP-ELISA能够准确地识别出96.49%的阳性样本,其具备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2025 Vol. 42 (9): 1624-1626 [
摘要
] (
21
)
HTML
(1 KB)
PDF
(1228 KB) (
6
)
1627
基于风险评估策略的预见性护理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肛周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
张媛媛, 崔明娅, 李俊民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9.040
【目的】探讨基于风险评估策略的预见性护理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肛周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5年3月在本院接受HSCT的96例患者,根据入组时间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023年1月至2024年2月)和观察组(2024年3月至2025年3月),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给于基于风险评估的预见性干预,比较两组肛周感染严重程度、肛周疼痛程度、中性粒细胞缺乏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肛周感染严重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性粒细胞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92%(47/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42%(4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风险评估策略的预见性干预可有效降低HSCT患者肛周感染发生率,缓解疼痛,促进粒细胞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2025 Vol. 42 (9): 1627-1629 [
摘要
] (
19
)
HTML
(1 KB)
PDF
(1189 KB) (
7
)
1630
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WOMAC评分与MRI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蒋蒙, 魏淑萍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9.041
【目的】探讨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与MRI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2月徐州仁慈医院收治的88例老年KOA患者,根据Kellgren-Lawrence分级分为轻度组(KL 1~2级,n=52)和重度组(KL 3~4级,n=36)。采用MRI评估软骨缺损、骨髓病变、半月板损伤等关节结构病变,比较两组患者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及MRI特征,分析WOMAC评分与MRI特征的相关性。【结果】重度组WOMAC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患者关节软骨病变、关节间隙狭窄、关节边缘骨赘形成、半月板病理改变占比均高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患者的关节积液、滑膜炎、软骨下骨髓病变的波士顿利兹骨关节炎评分(BLOKS)均高于轻度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关节软骨病变、关节间隙狭窄、关节边缘骨赘形成、半月板病理改变的发生情况与WOMAC评分呈正相关(r=0.479、0.435、0.433、0.436,P<0.05); 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关节积液、滑膜炎、软骨下骨髓病变的BLOKS与WOMAC评分呈正相关(r=0.635、0.679、0.701,P<0.05)。【结论】WOMAC评分与关节结构病变程度具有显著相关性,MRI特征参数可作为评估KOA严重程度的客观影像学指标。
2025 Vol. 42 (9): 1630-1632 [
摘要
] (
13
)
HTML
(1 KB)
PDF
(1196 KB) (
3
)
1633
基于微信系统的健康宣教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中的应用效果
张晓静, 胡亚楠, 孟笑雨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9.042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系统的健康宣教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在本院参与计划免疫接种的124例儿童,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接种儿童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基于微信系统健康宣教,比较两组的依从性、接种服务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接种依从率为96.77%(60/62),高于对照组的80.65%(5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8.052,P<0.05)。观察组接种满意度为95.16%(59/62),高于对照组的79.03%(49/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7.176,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1%(1/62),低于对照组的11.29%(7/62),差异有统计意义(χ
2
=4.810,P<0.05)。【结论】基于微信系统健康宣教可以降低儿童计划免疫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接种依从性与服务满意度。
2025 Vol. 42 (9): 1633-1635 [
摘要
] (
13
)
HTML
(1 KB)
PDF
(1249 KB) (
3
)
1636
预见性手术室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产妇术中生命体征稳定性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宋丽霞, 夏海燕, 王静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9.043
【目的】探讨预见性手术室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产妇术中生命体征稳定性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4年12月在本院行剖宫产手术的72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干预)和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手术室干预),每组36例。比较两组分娩指标、生命体征、不良母婴结局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中、术后24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波动幅度及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手术室干预可有效减少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产妇的术中和术后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不良母婴结局的发生率,维持产妇术中生命体征稳定,提升护理满意度。
2025 Vol. 42 (9): 1636-1638 [
摘要
] (
15
)
HTML
(1 KB)
PDF
(1191 KB) (
5
)
1639
县域腹痛中心救治体系对非创伤性腹痛患者诊疗效率的影响
王凌霄, 赵满国, 康宝胜, 赵博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9.044
【目的】探讨建立县域腹痛中心救治体系对非创伤性急性腹痛(NAGP)患者诊疗效率的影响。【方法】选择6种发病率较高的NAGP疾病作为观察病种,将建立县域腹痛中心救治体系前的就诊患者作为对照组,建立县域腹痛中心救治体系后纳入管理的就诊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专科会诊、实验室检查、腹部超声或CT检查的等待时间及由急诊转入手术室的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专科会诊等待时间、腹部专项检查等待时间、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实验室检查等待时间、进入手术室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县域腹痛中心救治体系有助于提高NAGP患者的诊疗效率。
2025 Vol. 42 (9): 1639-1641 [
摘要
] (
24
)
HTML
(1 KB)
PDF
(1191 KB) (
10
)
1642
应激适应理论干预对早产儿管饲时间、体重及并发症的影响
陈梦卿, 孔祥菡, 王鹏, 侯宜彤, 牛永鑫, 孟港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9.045
【目的】探讨应激适应理论干预对早产儿管饲时间、体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13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采用应激适应理论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管饲时间、临床相关指标、体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管饲时间、吸氧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头围、身长、体重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早产儿采取应激适应理论干预,可有效减少管饲时间,提高体重增长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改善患儿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5 Vol. 42 (9): 1642-1644 [
摘要
] (
16
)
HTML
(1 KB)
PDF
(1189 KB) (
3
)
1645
GCS评分联合修正休克指数预测院前心搏骤停经心肺复苏后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
王丽娜, 陈洪开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9.046
【目的】探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联合修正休克指数(MSI)预测院前心搏骤停经心肺复苏后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6月至2024年12月本院收治的96例院前心搏骤停经心肺复苏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经心肺复苏后6个月的随访预后结果将其分为预后不良组(n=28)和预后良好组(n=68)。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GCS评分、MSI,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院前心搏骤停经心肺复苏后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GCS评分、MSI单独及联合预测患者预后的效能。【结果】预后不良组心肺复苏持续时间短于预后良好组,肾上腺素用量及MSI高于预后良好组,GCS评分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肺复苏持续时间短、肾上腺素用量高、GCS评分低、MSI高为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GCS评分、MSI联合预测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54(95%
CI
:0.916~0.991),灵敏度为92.9%、特异度为80.9%,预测效能优于单一指标(P<0.05)。【结论】GCS评分联合MSI预测院前心搏骤停经心肺复苏后患者预后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为临床医生早期判断患者预后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
2025 Vol. 42 (9): 1645-1647 [
摘要
] (
16
)
HTML
(1 KB)
PDF
(1287 KB) (
4
)
1648
基于目标策略的细节与风险双轨管理在试管婴儿取卵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
吕欢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9.047
【目的】探讨基于目标策略的细节与风险双轨管理在试管婴儿取卵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河南省人民医院生殖中心收治的166例试管婴儿取卵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目标策略的细节与风险双轨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获卵数、受孕成功率、临床妊娠率,术后2 h、24 h、3 d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3 d的心理状态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 h、24 h、3 d的VAS评分,术后3 d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获卵数、受孕成功率、临床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 d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目标策略的细节与风险双轨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术中出血量,减轻术后疼痛,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获卵数、受孕成功率及临床妊娠率,同时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为试管婴儿取卵术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舒适的护理支持,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2025 Vol. 42 (9): 1648-1651 [
摘要
] (
14
)
HTML
(1 KB)
PDF
(1210 KB) (
15
)
1652
基于SBAR沟通模式的手术室配合干预在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王青, 徐旭东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9.048
【目的】探讨基于SBAR沟通模式的手术室配合干预在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在本院诊治的100例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沟通模式的手术室护理干预)和观察组(接受基于SBAR沟通模式的手术室配合干预),每组50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1个月(短期预后)指标[牛津膝关节评分(Oxford knee score,OKS)、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American Knee Society score,KSS)]。【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日补液量少于对照组,神经或血管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OK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K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SBAR沟通模式的手术室配合干预对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患者手术结局、术后康复及短期预后均有积极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5 Vol. 42 (9): 1652-1654 [
摘要
] (
14
)
HTML
(1 KB)
PDF
(1193 KB) (
3
)
1655
己酮可可碱注射液联合生物电刺激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
宋福江, 刘增林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9.049
【目的】探讨己酮可可碱注射液联合生物电刺激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124例DP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采用己酮可可碱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己酮可可碱注射液联合生物电刺激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血清相关指标[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8-羟基脱氧鸟苷酸(8-OHdG)]、神经病变症状[密歇根糖尿病神经病变(MDNS)评分]、震动感觉阈值(VPT)。【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腓总神经、胫后神经、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均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ET-1、8-OHdG低于对照组,NO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四肢远端肌力、大脚趾感觉、腱反射评分及MDNS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左侧下肢、右侧下肢VPT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己酮可可碱注射液联合生物电刺激治疗DPN具有显著效果,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改善血清生化指标,降低MDNS评分,并改善VPT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5 Vol. 42 (9): 1655-1657 [
摘要
] (
14
)
HTML
(1 KB)
PDF
(1193 KB) (
5
)
1658
宫腹腔镜下电吸人流术与腹腔镜下临时动脉阻断术联合清宫术在Ⅱ型CS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张大岭, 刘媛媛, 朱冰, 牛爱琴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9.050
【目的】宫腹腔镜下电吸人流术与腹腔镜下临时动脉阻断术联合清宫术在Ⅱ型瘢痕妊娠(CS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至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72例Ⅱ型CSP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宫腹腔镜下电吸人流术,n=37)和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临时动脉阻断术联合清宫术,n=35),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月经恢复时间、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术后4个月,两组雌二醇(E
2
)、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41%(2/37),与对照组的8.57%(3/3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χ
2
=0.004,P>0.05)。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输卵管通畅率为86.49%(32/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86%(2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4.616,P=0.032)。随访1年,观察组再次妊娠率为64.86%(24/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00%(1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4.462,P=0.034)。两组随访1年内均未出现CSP复发情况。【结论】对Ⅱ型CSP患者采用宫腹腔镜下电吸人流术、腹腔镜下临时动脉阻断术联合清宫术效果均显著,均能改善患者激素水平,但宫腹腔镜下电吸人流术在促进患者病情康复,提高再次妊娠率和输卵管通畅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2025 Vol. 42 (9): 1658-1660 [
摘要
] (
18
)
HTML
(1 KB)
PDF
(1195 KB) (
5
)
1661
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原则的预见性护理对脑出血患者血压状况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杨艳艳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9.051
【目的】探讨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HACCP)原则的预见性护理对脑出血患者血压状况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92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HACCP原则的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压、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S)评分]、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及NIHSS评分低于干预前,上肢和下肢FMAS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HACCP原则的预见性护理可有效改善脑出血患者的血压状况,促进运动和神经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2025 Vol. 42 (9): 1661-1663 [
摘要
] (
20
)
HTML
(1 KB)
PDF
(1192 KB) (
17
)
1664
以预防性理论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户瑞玲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9.052
【目的】探讨以预防性理论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取预防性理论指导的护理措施,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运动功能[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评定能力量表(ADL)评分]、生存质量[健康调查量表36(SF-36)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MAS、ADL和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3.95%)低于对照组(41.86%)(P<0.05),患者的护理理念、风险评估、护理内容、护理效果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预防性理论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中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血压水平,增强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5 Vol. 42 (9): 1664-1666 [
摘要
] (
17
)
HTML
(1 KB)
PDF
(1248 KB) (
4
)
1667
回授六段式康复训练对肺癌患者生存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许笑影, 徐静静, 侯佳辉, 徐润人, 程洁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9.053
【目的】探讨回授六段式康复训练对肺癌患者生存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4年12月本院收治的156肺癌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回授六段式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抑郁、焦虑、压力评分及总分显著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疾病共性症状/副反应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疾病共性症状/副反应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授六段式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肺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缓解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有助于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2025 Vol. 42 (9): 1667-1669 [
摘要
] (
20
)
HTML
(1 KB)
PDF
(1191 KB) (
3
)
1670
磷酸奥司他韦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疗效
刘伟峰, 刘高峰, 魏晓妲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9.054
【目的】探讨磷酸奥司他韦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URI)患儿的疗效。【方法】110例AURI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磷酸奥司他韦治疗,观察组采用磷酸奥司他韦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免疫功能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发热消退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咽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CD3
+
、CD4
+
、CD4
+
/CD8
+
均高于治疗前(P<0.05),CD8
+
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磷酸奥司他韦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可有效缓解AURI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5 Vol. 42 (9): 1670-1672 [
摘要
] (
20
)
HTML
(1 KB)
PDF
(1195 KB) (
10
)
1673
认知行为家属参与下的心理护理在行辅助生殖技术治疗不孕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韩钧洁, 帖梦雪, 范优优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9.055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家属参与下的心理护理在行辅助生殖技术治疗不孕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200例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用在认知行为家属参与下的心理护理干预)和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护理干预),每组100例。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效能感、负面情绪及病耻感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效能感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耻感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家属参与下的心理护理应用于行辅助生殖技术治疗不孕症患者中,可显著提升患者自我效能感,减轻不良情绪和病耻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5 Vol. 42 (9): 1673-1675 [
摘要
] (
20
)
HTML
(1 KB)
PDF
(1190 KB) (
4
)
1676
磁性护理干预对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情绪状态、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杜翠翠, 李婉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9.056
【目的】探讨磁性护理干预对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情绪状态、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4年6月在本院行消化道内镜治疗的102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干预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磁性护理干预),每组51例。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情绪状态[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评分]以及临床相关指标(内镜检查视野清晰度、内镜操作时间、冲洗次数和止血时间)、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HAMA、HAMD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心理状况、社会关系、环境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镜视野清晰度分级、冲洗次数低于对照组,内镜操作时间、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配合度、服药依从性、饮食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92%(2/51),低于对照组的15.69%(8/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3.991,P<0.05)。【结论】磁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
2025 Vol. 42 (9): 1676-1678 [
摘要
] (
15
)
HTML
(1 KB)
PDF
(1246 KB) (
9
)
病例报告
1679
重度牙周炎患者全口即刻种植即刻修复病例1例
李嘉翼, 刘清辉, 周静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5.09.057
2025 Vol. 42 (9): 1679-1680 [
摘要
] (
19
)
HTML
(1 KB)
PDF
(1973 KB) (
7
)
版权所有 © 2013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社
湘ICP备13012052号-1
办公地址: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新军路43号煤炭大院主办公楼6楼621、623、632、636室 邮编:410011 电话(传真):0731-84824007 E-mail:jcr_cs.hn@vip.163.com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