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助产干预对初产妇阵痛缓解效果及自然分娩率的影响
卫丹丹, 方新丽
平顶山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河南 平顶山 467000
摘要 【目的】探讨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助产干预对初产妇的阵痛缓解效果及自然分娩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在本院分娩的114例初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和观察组(采用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助产干预),每组57例。比较两组初产妇疼痛评分、产程时间、自然分娩率、分娩控制感[分娩控制量表(labor agentry scale, LAS)评分]及1 min、5 min 新生儿健康状态[阿普加评分(Apgar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分娩控制感评分、新生儿5 min Apga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助产可以显著优化初产妇的分娩效果,减轻疼痛,同时增强分娩控制感,改善新生儿健康状态。
关键词 :
镇痛 ,
产科 ,
自然分娩 ,
体位 ,
孕妇 ,
产次
收稿日期: 2025-05-07
[1] 于锌,时莉芳,范静. 分娩镇痛对产程及母婴转归影响的回顾性临床研究[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20,41(6):731-734. [2] 高靖,曾文玉. 基于危机式管理理论结合新产程时限管理对产妇疼痛评分、会阴侧切率及自然分娩率的影响[J].海军医学杂志,2020,41(5):572-575. [3] 申志刚,刘燕舞,刘仁英. 揿针联合硬膜外麻醉对分娩疼痛及新生儿脐动、静脉血气的影响[J].新中医,2021,53(8):136. [4] 骆韬平,康秀兰,卢丽芳. 正念减压疗法联合导乐服务在椎管内镇痛分娩初产妇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1):66-69. [5] 于长莉,吴海珍. 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配合体位管理对初产妇产程及分娩结局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1):129-132. [6] 欧艺,陈翠梅,罗静雯. 以助产士为主导的体位干预联合人文关怀对初产妇分娩情况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21):114-116. [7] 汪琳,王欣,范裕如,等. 硬膜外分娩镇痛期间产间发热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0,30(13):75-79. [8] 胡艳桃,张乃春. 俯卧位和仰卧位分娩方式对初产妇巨大儿阴道分娩控制感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徐州医科大学学报,2023,43(3):209-213. [9] 张烨,闫华,苗从艳,等. 自由体位联合分娩球分娩临床应用效果[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3,31(9):2073-2077. [10] 赵海艳,于雪娟,董慧,等. 自由体位助产联合分娩球运动在初产妇足月分娩中的应用价值[J].河北医药,2019,41(22):3518-3520. [11] 史明霞,支军,周春秀. 蹲位联合双侧会阴神经阻滞麻醉在初产妇胎位异常产程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21,36(12):1075-1077. [12] 王保红. 分娩球与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对初产妇产程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贵州医药,2022,46(9):1483-1484. [13] 叶丽娜. 静脉分娩镇痛初产妇全程导乐陪伴的效果研究[J].浙江医学,2023,45(18):1979-1982. [14] 刘静,高娟. 连续性助产护理在初产妇中对阵痛分娩及自然分娩率的影响研究[J].贵州医药,2020,44(9):1479-1480. [15] 欧阳平,沈凌庆,曹英英. 分娩球自由体位助产联合分娩镇痛仪对初产妇产痛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3,31(3):561-565.
[1]
任昕, 方燕. 列线图构建子痫前期产妇阴道试产失败的预测模型 [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7): 1236-1238.
[2]
张苏明, 崔影, 李鑫宁, 慕明优, 郭宗艳. AIDET沟通模式下的助产士主导伙伴式导乐陪伴对初产妇应对方式的影响* [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7): 1105-1108.
[3]
张璐, 刘巧香, 崔扬, 许佳佳, 高立娟. 行会阴切开术的自然分娩产妇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 [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6): 930-932.
[4]
楚丽敏. 基于分级诊疗联合产检的专科医联体在孕产妇产前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5): 898-900.
[5]
韩晓慧, 王丹, 李莉.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剖宫产后阴道分娩产科干预质量敏感指标的评价体系 [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5): 776-779.
[6]
李艳. 体位调整联合抚触疗法对新生儿肺炎临床症状的影响 [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3): 470-473.
[7]
胡艳芳, 刘星. 应激适应理论指导下的抚触联合体位护理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1): 175-176.
[8]
孔令丽, 周培培, 王靖宇. 虚拟现实技术联合生育舞蹈干预在初产妇孕晚期及产时中的应用效果* [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1): 41-44.
[9]
刘青萍, 马静. 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查在阴道分娩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J]. 医学临床研究, 2024, 41(9): 1365-1367.
[10]
叶霞, 王璐. 氢吗啡酮复合曲马多在结核性脓胸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中的应用效果 [J]. 医学临床研究, 2024, 41(9): 1378-1381.
[11]
安晓玮, 李黎明. 阴道试产中转剖宫产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J]. 医学临床研究, 2024, 41(9): 1439-1441.
[12]
王婷婷, 毛陇萍. 危机护理理论对产妇分娩安全性及分娩质量的影响 [J]. 医学临床研究, 2024, 41(8): 1279-1281.
[13]
黄唯, 王婷婷. 腰硬联合麻醉加用右美托咪定在剖宫产中的镇痛效果及对产妇术后睡眠及抑郁发生风险的影响 [J]. 医学临床研究, 2024, 41(8): 1171-1174.
[14]
牛辉辉, 韩利品.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高危妊娠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效果 [J]. 医学临床研究, 2024, 41(8): 1185-1187.
[15]
邢方芳, 光建忠, 戚翠敏. 腕踝针联合罗哌卡因及舒芬太尼在分娩镇痛中的效果观察 [J]. 医学临床研究, 2024, 41(8): 1205-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