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集束化护理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
张与, 侯彬霞, 王悦 |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暨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外科监护室, 河南 郑州 450000 |
|
|
摘要 【目的】评估集束化护理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MC)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79例VMC合并心力衰竭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接受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0例,接受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后的心功能、免疫功能、情绪状态[儿童焦虑障碍自评量表(SCARED)、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及睡眠质量[中文版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SHQ)]。【结果】 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心脏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左室收缩末期内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4+低于对照组,CD3+、CD8+、NK细胞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CARED评分、DSRSC评分及CSHQ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模式能显著改善VMC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的心功能、免疫功能及情绪和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
关键词 :
心肌炎,
病毒性疾病,
心力衰竭,
免疫学试验,
护理,
儿童
|
收稿日期: 2024-09-26
|
|
[1] 蒋毅,齐文,熊小霞. 血清h-FABP、HMGB1和MCP-1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意义[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2(13):1400-1404. [2] 罗利琼,陈王莉,鲁浩,等. 低龄低体质量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重症监护室早期有效护理模式探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6):1030-1031. [3] 郑淑云,宋再滢,张犇,等.以自我效能理论为基础的集束化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22(4):514-518. [4] 杨书环,杨贵芳,田桂荣,等.集束化护理降低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肺部感染发病率的效果研究[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23,22(4):435-441. [5]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心肌炎协作组. 儿童心肌炎诊断建议(2018年版)[J].中华儿科杂志,2019,57(2):87. [6] 郭隆辉,张梦媛,金红芳,等. 阳极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感觉统合训练对自闭症儿童情绪及认知的影响观察[J].临床误诊误治,2023,36(3):100-104. [7] 孙文武,朱彩花,王书华. 学龄前儿童睡眠质量与行为问题关系的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20,27(4):499-502. [8] 苏丹,卫梦珂.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效果及对心脏功能康复情况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3,29(19):2692-2696. [9] 段晶晶,张蕊,李雯. 集束化护理策略联合风险护理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17):3239-3242. [10] 朱艳娟,洪小杨,赵喆,等. 暴发性心肌炎患儿行清醒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23,38(4):37-39. [11] 王淼,徐芳,黄珊珊. 计划性电话回访干预模式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功能、家属照护能力及生命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3,42(7):1328-1332. [12] 陈婷婷,李彬彬,郝艳娇.集束化营养护理对胃癌新辅助化疗患者营养指标及免疫水平的影响[J].临床与病理杂志,2021,41(3):633-639. [13] 王建敏. 知信行护理对心肌炎患者疾病认知度与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2):57-59. |
[1] |
曹玉婷, 崔凤伟, 王瑛. 血清肾上腺素、miR-202表达水平与儿童抑郁症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3): 387-389. |
[2] |
鲁文静, 陈林浩, 王春梦. 基于前馈控制的干预模式对全身麻醉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3): 401-404. |
[3] |
吴虹, 李红花. 泼尼松、环孢素A治疗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妊娠结局、血清性激素水平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3): 453-455. |
[4] |
裴郁, 皇甫冬梅, 冷新玲, 屈辉. 以人为本护理理念在直肠癌合并高血压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3): 477-479. |
[5] |
尤艳军, 杜欣, 李静. 基于管理团队与质控小组相结合的规范化护理模式在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患儿中的应用价值[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3): 489-491. |
[6] |
李雅坤, 王晓青, 郑敏, 张清文. 围手术期保温护理措施在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3): 492-494. |
[7] |
朱诺, 许小丽, 阮梅. 基于行为转变理论护理在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效果[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3): 501-503. |
[8] |
刘爱丽, 段福明, 冯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TLR4、HDAC2水平与气道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关系[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3): 504-506. |
[9] |
陈春霞, 赵丽萍, 卫方丹. 思维导图下多维角度阶段护理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3): 510-512. |
[10] |
张明. 同感护理联合多维教育在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3): 513-515. |
[11] |
王琼, 刘慧, 李爱真. 路径化护理管理策略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3): 522-524. |
[12] |
潘金红, 李雁, 李娟. 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全方位干预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3): 537-539. |
[13] |
滕磊, 庄钰, 厉丹丹. ADOPT模式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3): 543-545. |
[14] |
侯芳园, 侯仙果, 耿元元. 以筋骨理论为导向的康复视频手法训练联合药物治疗在颈椎病姿态异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3): 546-548. |
[15] |
张新顺, 孙智慧, 崔晴晴. 小儿慢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3): 549-55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