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临床研究
            首 页    |    期刊简介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合作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医学临床研究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15年 32卷 10期
刊出日期:2015-10-26

论 著
 
 
       论 著
1873 不同程度动物高原冻伤模型构建的实验研究 Hot!
焦明克 楼林 耿西亮 焦琳 张鹏 廖西江 许文娟 段瀚宇
【目的】构建不同程度冻伤的动物模型。【方法】32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Ⅰ度高原冻伤组、Ⅱ度高原冻伤组、Ⅲ度高原冻伤组,每组8只,应用大型复合低压舱模拟高原环境,大鼠缺氧习服2周后,通过控制液氮直接冷冻时间构建Ⅰ~Ⅲ度高原冻伤模型,对照组不处理。各组建模48 h后,采用静脉注射Sovovue进行超声造影,对冻伤部位血液微循环成像;并对各组大鼠冻伤部位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不同程度冻伤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三组不同程度高原冻伤组织随冻伤程度的增加血流阻滞呈明显加重趋势(P<0.05);Ⅰ度高原冻伤组织表皮层损伤,有红细胞渗出;Ⅱ度高原冻伤损伤至真皮深层和肌肉表层;Ⅲ度高原冻伤破坏了几乎全部肌肉层(P<0.05)。【结论】通过控制液氮直接冷冻时间能成功构建Ⅰ~Ⅲ度高原冻伤模型,可操作性强。
2015 Vol. 32 (10): 1873-1878 [摘要] ( 97 ) HTML (1 KB)  PDF  (0 KB)  ( 45 )
1876 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及危险因素分析 Hot!
李艳萍 乔甫 陆婷婷 文佳 马春华 赵跃 张秀玲 邹艳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及危险因素,针对性地提出控制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方法】 选择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本院ICU收治的1289例患者,计算患者平均病情严重程度(ASIS)、调整医院感染发生率、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率等指标,分析发生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ICU医院感染66例(5.12%),日感染发病率为10.36‰,调整后日感染发病率为1.98‰,各季度医院感染发病呈下降趋势。病情的平均严重程度2.58,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调整后医院感染发病率为1.98%。最常见的感染是侵入性操作相关的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血管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导尿管相关性泌尿道感染。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计183株(90.59%);革兰阳性菌19株(9.41%)。【结论】 ICU医院感染率较高,主要为3种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目标性监测能及时准确获得ICU医院感染动态变化信息,制定干预措施,降低ICU医院感染发生率。
2015 Vol. 32 (10): 1876-1878 [摘要] ( 77 ) HTML (1 KB)  PDF  (0 KB)  ( 46 )
1879 当归芍药散对大鼠实验性牙移动后三叉神经脊髓核尾侧亚核区域中cfos和iba1表达的影响 Hot!
栗洪师 李冬霞 冯岩 顾欣 刘洪臣
【目的】探讨当归芍药散对大鼠实验性牙移动后三叉神经脊髓核尾侧亚核(SpVc)区域中致癌因子cfos和小胶质细胞膜特异性标记物iba1表达的影响。【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ham组),牙齿加力组(ETM组)和当归芍药散(DangguiShaoyaosan ,DSS)处理组(DSS组);分别检测在加力后不同时间点单位时间空口咀嚼时间(chewinglike jaw movements,VCM)及牙齿移动后1 d各组SpVc内fos和iba1免疫组化及Westernblot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ETM组大鼠VCM在加力d1时间点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和ETM组比较,DSS组在4 h,12 h开始减少(P<0.05),牙移动后d1减少最明显(P<0.01), ETM组与同一时间点Sham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Sham组SpVc有很少量cfos,iba1表达,呈阴性或浅染,胞体较小,突起表达弱,呈散在分布,形态不清晰;ETM组免疫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增加,染色加深,胞体变大,形态清晰丰满,且分布区域向SpVc较深层趋向,DSS组SpVc区域仅有很少量cfos,iba1表达,免疫阳性小胶质细胞的胞体小,胞质着色较深,突起弱阳性表达。ETM组cfos,iba1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Sham组和DS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ham组与DSS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鼠实验性后牙移动后局部激活SpVc区域cfos,iba1表达,DSS处理后可通过弱化牙齿移动后大鼠SpVc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激活反应,可减轻大鼠牙齿移动后自发痛。
2015 Vol. 32 (10): 1879-1885 [摘要] ( 65 ) HTML (1 KB)  PDF  (0 KB)  ( 34 )
1882 依达拉奉与甘露醇联合应用对大鼠脑梗死后脑组织内水通道蛋白4表达的影响 Hot!
李冬梅 张红岩 张立新 高红华 高飞 惠林萍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与甘露醇联合应用对大鼠脑梗死后脑组织内水通道蛋白4(AQP 4)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1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手术未治疗组、甘露醇组、依达拉奉组、甘露醇与依达拉奉合用组(联合组)。采用Longa改良法制作大鼠脑梗死模型,各组分别于术后6 h、d1、d2、d3、d7取损伤区脑组织,观察缺血脑组织形态变化及检测AQP4mRNA的表达并比较。【结果】正常组与假手术组脑组织无明显水肿,未治疗组大鼠缺血区的脑组织细胞及血管周围间隙扩大,部分细胞坏死,脑水肿于d3最明显,d7基本消退,甘露醇组未见脑水肿缓解、残留少许神经细胞;依达拉奉组和联合组脑组织水肿减轻、有较多的神经细胞保留。假手术组、依达拉奉组、联合组d1、d7组织中AQP4 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假手术组6 h、d2、d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依达拉奉组、联合组6 h高于对照组(P<0.05),d2、d3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依达拉奉组、联合组各时间点AQP4 mRNA表达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未治疗组、甘露醇组随时间AQP4 mRNA表达逐渐增多,d3达到高峰,之后下降,但在d7时还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QP4 mRNA与脑水肿的过程密切相关,脑梗死后AQP4 mRNA的表达增加,依达拉奉联合甘露醇治疗能够下调AQP4 mRNA的表达,缓解脑梗死后的脑水肿。
2015 Vol. 32 (10): 1882-1885 [摘要] ( 43 ) HTML (1 KB)  PDF  (0 KB)  ( 35 )
1886 基于GPU的低剂量颞骨CT快速优化重建研究 Hot!
凌寿佳 莫焱 黄邻彬 黄福灵 韦启君 宋瑞
【目的】探讨在图像处理器(GPU)提高SAFIRE重建速度的基础上,探寻满足诊断需求的颞骨低剂量扫描方案。【方法】选择本院行颞骨CT扫描的成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行常规扫描,管电压120 kV,管电流120 mAs)和观察组(管电压80 kV,管电流120 mAs),每组40例;对照组图像进行常规FBP重建,观察组行常规的FBP、SAFIRE重建和经过GPU处理的SAFIRE重建。分别记录两组的剂量长度乘积(DLP)计算出有效辐射剂量ED,记录两组患者重建方法需要的时间,测量图像的噪声(SD)和CT值并计算出信噪比(SNR),用统计学方法对所测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有效辐射剂量较对照组低;经FBP重建后,观察组SD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SNR值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经SAFIRE重建后图像SD较FBP重建明显降低,SNR明显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图像质量差但经过SAFIRE重建后图像质量仅稍低于A组,但是可以满足诊断要求,SD值相对稍高,SNR值相对稍低,但是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颞骨以管电压80 kV,管电流120 mAs的CT扫描后的图像经SAFIRE重建后完全能满足诊断需求,且明显降低了辐射剂量,GPU可明显降低SAFIRE重建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2015 Vol. 32 (10): 1886-1889 [摘要] ( 61 ) HTML (1 KB)  PDF  (0 KB)  ( 47 )
1889 腹腔镜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分析 Hot!
李瑞娟 孙亚林 刘清华 刘洋洋 庞玉芹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选择择期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20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B、C三组,每组40例。A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B组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C组采用腹腔镜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记录并比较各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恢复及疗效情况。【结果】A、B、C三组复发率分别为22.5%、7.5%和2.5%,C组显著低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12,7.433;P=0.001,0.001);有效率分别77.5%、82.5%和95%,C组显著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31,7.125;P=0.004,0.002)。【结论】腹腔镜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比单纯应用腹腔镜手术或子宫动脉栓塞术疗效更好,复发率更低,值得进一步推广。
2015 Vol. 32 (10): 1889-1891 [摘要] ( 113 ) HTML (1 KB)  PDF  (0 KB)  ( 39 )
1892 利用传统器械进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1例体会 Hot!
许东 姜洪磊 于浩 马冬岩 金俊哲
【目的】探讨利用传统器械进行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利用传统器械进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手术方式、术后恢复情况。【结果】31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40~205 min,平均(88.9±34.7)min,术后无出血、胆汁瘘、切口疝等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天数2~6 d,腹部无明显瘢痕。【结论】利用传统器械进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有效、美观,具有可行性,值得推广。
2015 Vol. 32 (10): 1892-1893 [摘要] ( 70 ) HTML (1 KB)  PDF  (0 KB)  ( 37 )
1894 HE4和CA125蛋白在卵巢癌腹水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Hot!
陈颖 郑丽琳 袁晓青
【目的】探讨附睾分泌蛋白4 (human epididymis protein 4,HE4)和糖类抗原125(cancer antigen125,CA125)在卵巢癌腹水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上皮性卵巢癌患者51例(卵巢癌组),卵巢交界性肿瘤21例(交界性肿瘤组),对照组15例(包括结核性腹膜炎2例、肝硬化2例,急、慢性盆腔炎11例)、分别采用ELISA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腹水、血清中HE4和CA125蛋白表达。【结果】交界性肿瘤组、卵巢癌组腹水、血清HE4阳性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交界性肿瘤组血清HE4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卵巢癌组(P<0.05)。在卵巢癌不同组织学类型中,子宫内膜样变、浆液性癌中腹水、血清HE4阳性表达明显增高。在早期卵巢癌(Ⅰ/Ⅱ期)组,血清中HE4的敏感度明显高于CA125(P<0.05)。卵巢癌中,腹水、血清HE4的特异度(均为100%),明显高于CA125的特异度(P<0.05)。【结论】在卵巢癌腹水、血清中HE4 蛋白表达上调,与卵巢癌的发生和病理生物学行为关系密切,可成为卵巢癌早期诊断的重要肿瘤标志物;联合测定腹水HE4和CA125明显提高良、恶性腹水的鉴别。
2015 Vol. 32 (10): 1894-1889 [摘要] ( 91 ) HTML (1 KB)  PDF  (0 KB)  ( 39 )
1897 瑞舒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对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血流的影响 Hot!
曾妍 陈卫钦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血流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经颈动脉彩超检查确诊患有颈动脉粥样斑块的6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每日10 mg)+厄贝沙坦(每日150 mg)治疗,口服12个月,B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每日10 mg,口服12个月,观察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血脂水平、颈动脉状态、颈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60例患者经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 TC) 、三酰甘油(TG)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A组治疗后颈动脉血流情况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明显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前后颈动脉血流情况差异无显著性 (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或不联合厄贝沙坦均能够降低高脂血症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TC 、TG、LDL-C水平;但联合应用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颈动脉血流情况。
2015 Vol. 32 (10): 1897-1899 [摘要] ( 92 ) HTML (1 KB)  PDF  (0 KB)  ( 43 )
1900 VATS、微创小切口与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对患者围术期肺功能的影响 Hot!
姜文军 刘思洋 田野 赵希彤 王晴 田大力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VATS)、微创小切口及常规开胸对患者围术期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胸心外科2011年10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100例肺叶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路径分为VATS组(30例)、微创小切口组(34例)、开胸手术组(36例),比较三组患者术前术后的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三组患者的术前FVC、FEV1、MVV、PEF测定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d1、d3、d5、d7的FVC、FEV1、MVV、PEF测定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ATS组的FVC、FEV1、MVV、PEF测定值显著高于微创小切口组和开胸手术组(P<0.05),微创小切口组与开胸手术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d1、d3三组患者的PaO2、PaCO2测定值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d5、d7 VATS组的PaO2显著地高于微创小切口组和开胸手术组,PaCO2测定值显著低于微创小切口组和开胸手术组(P<0.05)。【结论】采用VATS实施肺叶切除术对患者的肺功能及血气指标影响较微创小切口及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小,微创小切口与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对患者肺功能及血气指标的影响差异不大。
2015 Vol. 32 (10): 1900-1906 [摘要] ( 109 ) HTML (1 KB)  PDF  (0 KB)  ( 36 )
1903 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在子痫前期中的表达及意义 Hot!
向兰花 谭小平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表面粘附分子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 1(LFA1)在子痫前期(PE)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50例PE患者为研究对象,将50例PE患者按照病情分为:重度PE组20例,轻度PE组30例。选择同期40名健康孕妇为正常对照组。检测母血及脐血中性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表面黏附分子LFA1的表达情况,并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PE组母血中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表面粘附分子LFA1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随着PE病情的加重,母血中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表面粘附分子LFA1阳性率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合并妊娠期糖尿病组母血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表面粘附分子LFA1阳性率高于未合并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PE组脐血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表面粘附分子LFA1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PE病情的加重,脐血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表面粘附分子LFA1阳性率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母血中性粒细胞表面粘附分子LFA1的表达阳性率与PE患者收缩压呈正相关(r=0.597,P=0.019),与舒张压呈正相关(r=0.526,P=0.026)。【结论】PE患者存在中性粒细胞过度活化现象,且中性粒细胞过度活化与PE严重程度有关。因此可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的过度活化对PE进行防控。
2015 Vol. 32 (10): 1903-1906 [摘要] ( 78 ) HTML (1 KB)  PDF  (0 KB)  ( 38 )
1907 肥胖和非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 Hot!
许朝霞
【目的】分析不同型别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本院接受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10例,按照体质量指数(BMI)≥25 kg/m2将患者分为肥胖组和非肥胖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性激素水平和并发症情况。【结果】非肥胖组多毛症、痤疮较肥胖组发生率高,闭经、月经稀发、高雄激素血症的发生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雌二醇(E2)、泌乳素(PRL)、血清促卵泡激素(FS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肥胖组患者的睾酮(T)水平明显低于肥胖组,黄体生成素(LH)、LH/FSH水平高于肥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患者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发生率均高于非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糖耐量受损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肥胖型和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具有较大差异,应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2015 Vol. 32 (10): 1907-1912 [摘要] ( 70 ) HTML (1 KB)  PDF  (0 KB)  ( 27 )
版权所有 © 2013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社  湘ICP备13012052号-1
办公地址: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新军路43号煤炭大院主办公楼6楼621、623、632、636室 邮编:410011 电话(传真):0731-84824007 E-mail:jcr_cs.hn@vip.163.com
技术支持: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