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微波联合干扰素治疗HPV感染合并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阴道微生态的影响 | 
  					 
  					  										
						| 王丽娟, 刘妮* | 
					 
															
					| 渭南市妇幼保健院妇科,陕西 渭南 714000 | 
					 
										
						 | 
					 
   					  														 
				
				
					
						
							
								
									
										
											
                        					 
												
													
													    | 
													    	
									 | 
								 
								
																										
													    | 
													    		                            						                            																	    摘要 【目的】 探讨微波联合干扰素治疗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合并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阴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9月本院收治的120例HPV感染合并慢性宫颈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干扰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微波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后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宫颈糜烂程度、阴道微环境因子[白细胞酯酶(LE)、过氧化氢(H2O2)、唾液酸苷酶(SNA)、N-乙酰基氨基半乳糖苷酶(NAG)]阳性率、阴道清洁度。【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治疗后,两组中度、重度宫颈糜烂所占比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中度、重度宫颈糜烂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LE、H2O2、SNA、NAG阳性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LE、SNA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阴道清洁度Ⅰ~Ⅱ级占比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Ⅲ~Ⅳ级占比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阴道清洁度Ⅰ~Ⅱ级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Ⅲ~Ⅳ级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波联合干扰素治疗HPV感染合并慢性宫颈炎患者疗效显著,可显著降低宫颈糜烂程度,改善患者阴道微生态环境和阴道清洁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 
														 
												  		
												        
												        														
															| 关键词 :
																																																																乳头状瘤病毒感染, 
																																																																	 宫颈炎/并发症, 
																																																																	 微波, 
																																																																	 干扰素类/治疗应用, 
																																																																	 阴道/微生物学 
																																  
															 | 
														 
																																																								
														
															| 
															    																	收稿日期: 2022-03-28
															    															        
															    															    															 | 
														 
														 														
															| 
																
															 | 
														 
																																									    														
															| 
															通讯作者:
																*,E-mail:tyhj2233@163.com   
																													     		
													     	 | 
														 
																																									 
													
												 
												
												
													
																													
																 [1] HEMMAT N,BANNAZADEH BAGHI H.Association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infection and inflammation in cervical cancer[J].Pathog Dis,2019,77(5):48.  [2] 麦燕,麦燕婷.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慢性宫颈炎合并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效果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3):283-284.  [3] 赵海凤.益气化湿解毒汤加减辅助治疗脾虚湿毒蕴结型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16):140-142.  [4] 付亦收,付东辉.微波联合干扰素治疗宫颈糜烂合并HPV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J].药物生物技术,2018,25(6):516-519.  [5] 谢幸,孔北华,段涛.妇产科学[M].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95-298.  [6] 华克勤,丰有吉.实用妇产科学[M].第八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7] XU H H,YAN W H,LIN A.The Role of HLA-G in human papillomavirus infections and cervical carcinogenesis[J].Front Immunol,2020,25(11):1349. [8] 王转红,王峥,刘欢,等.康复新液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慢性宫颈炎伴HPV感染疗效观察[J].中医学报,2018,33(8):1576-1579.  [9] IKEDA S,UEDA Y,HARA M,et al.Human papillomavirus vaccine to prevent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in Japan:A nationwide case-control study[J].Cancer Sci,2021,112(2):839-846. [10] 王亚男,胡萃,刘双.保妇康栓在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持续感染治疗中的效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18):2688-2690. [11] 薛春芬,韩延霞,陈莲萍.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微波治疗HPV病毒感染合并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9,34(2):451-454. [12] 张喜培,周薇.治糜康栓治疗宫颈炎合并HPV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5):1025-1027. [13] 郭颖,叶青剑,林梦园,等.微波治疗对子宫颈HPV亚临床感染的清除效果[J].武警医学,2018,29(5):511-514. [14] 陈方园.聚甲酚磺醛栓联合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40例的疗效观察[J].医学临床研究,2019,36(7):1391-1392. | 
															 
																																									 
												 
												
													
														
															
																
																																																																																																										
																					| [1] | 
																					侯龙辉, 韦杨超. PD-1单抗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J]. 医学临床研究, 2023, 40(1): 95-97. | 
																				 
																																																																																																																																																
																					| [2] | 
																					朱罡, 周鹏. 肝癌患者CT 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治疗前后外周血Th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J]. 医学临床研究, 2022, 39(2): 310-312. | 
																				 
																																																																																																																																																
																					| [3] | 
																					郭贺征, 石晓琳, 刘振国, 冯钢, 王晓. 保妇康栓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炎合并HPV感染对HPV转阴率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20, 37(9): 1387-1389. | 
																				 
																																																																																																																																																
																					| [4] | 
																					张颖, 仇菊, 马宗丽. 生殖道感染与HPV感染的关系及引起宫颈癌的危险性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 2020, 37(8): 1254-1255. | 
																				 
																																																																																																																																																
																					| [5] | 
																					冉莉, 张荣华, 覃和平. TPCE联合CT引导经皮微波消融序贯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 2020, 37(4): 548-550. | 
																				 
																																																																																																																																																
																					| [6] | 
																					程正兰, 洪艳, 贾晓敏. 马鞍山市妇女高危型HPV感染现状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 2019, 36(8): 1584-1585. | 
																				 
																																																																																																																																																
																					| [7] | 
																					丁芹, 王健东, 姚韩, 张睿. 微波消融联合DC-CIK细胞免疫序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远期效果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 2019, 36(12): 2407-2409. | 
																				 
																																																																																																																																																
																					| [8] | 
																					王娟.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治疗后1年阴道微生态与HPV转归的相关性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 2019, 36(11): 2148-2150. | 
																				 
																																																																																																																																																
																					| [9] | 
																					叶晓菲, 施蕾, 莫爱萍. 奥硝唑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55例的疗效观察[J]. 医学临床研究, 2018, 35(9): 1849-1850. | 
																				 
																																																																																																																																																
																					| [10] | 
																					孟宏乾,傅欣欣,张彩虹. 药物联合微波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J]. 医学临床研究, 2018, 35(4): 799-800. | 
																				 
																																																																																																																																																
																					| [11] | 
																					亓久德,任刚,王继松,牟坤,施明亮. 微波消融治疗对进展期NSCLL患者血清MMP-9和VEGF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18, 35(2): 266-267,270. | 
																				 
																																																																																																																																																
																					| [12] | 
																					崔怡琼, 王丽. 冷冻联合干扰素治疗宫颈炎合并HPV感染118例疗效观察[J]. 医学临床研究, 2018, 35(11): 2262-2263. | 
																				 
																																																																																																																																																
																					| [13] | 
																					林顺粦,周惠洁. 宫颈炎伴HPV感染患者阴道微生态特征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 2017, 34(9): 1833-1835. | 
																				 
																																																																																																																																																
																					| [14] | 
																					艾冬梅,乔秀真,俞宏伟,张卜瑗,杜海峰,杨晓慧. 微波消融、TACE与全身化疗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疗效[J]. 医学临床研究, 2017, 34(7): 1258-1260. | 
																				 
																																																																																																																																																
																					| [15] | 
																					肖宏 孙洪清 杨斐 李菊花. 定量检测HBsAg和HBeAg在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肝疗效中的预测价值[J]. 医学临床研究, 2015, 32(9): 1674-1676.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