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医导引术联合施罗特核心训练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靳松峰, 杨帅胜, 袁海涛 |
汝州市人民医院骨科,河南 汝州 467599 |
|
|
摘要 【目的】中医导引术联合施罗特核心训练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4年6月在本院诊治的84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观察组(给予中医导引术联合施罗特核心训练),每组42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脊柱形态学指标、生活质量[脊柱侧弯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RS-22)评分]、肺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2%(41/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3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obbs角、顶椎旋转度小于对照组,顶椎偏距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SRS-22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用力肺活量(FVC)与最大通气量(MVV)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导引术联合施罗特核心训练能显著改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矫正效果及肌群肌力,提升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
|
关键词 :
脊柱侧凸,
青少年,
中医康复,
运动疗法
|
收稿日期: 2025-06-06
|
|
[1] 姚鸣宇,朱赫,董亦直,等. 施罗斯PSSE联合3D打印支具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疗效[J].实用医学杂志,2024,40(17):2440-2447. [2] 邓丽丹,冯晓艳,丁燕红. 核心肌力训练对轻中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儿肌群肌力改善及Cobb角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5):649-652. [3] 夏烨,马菲菲,任亚娟,等. 体外冲击波结合脊柱平衡导引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凸[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39(6):647-651. [4] 闫海龙,刘翠萍,秦静,等. 中医正骨推拿、火龙罐联合施罗特疗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4,33(12):1648-1654. [5] 中华中医药学会整脊分会.中医整脊常见病诊疗指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76-79. [6] 韦以宗.中国整脊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724. [7] 刘铁龙,韩雨,赵永飞,等. 简体中文版SRS-22量表在中国青少年脊柱侧凸患者手术前后生活质量评估中的初步应用[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0,35(5):588-591. [8] 王玉亭,贾海亭,孙琳,等.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进展[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24,45(9):857-862. [9] 向勇,王春林,田启东,等. “后伸侧扳”手法配合导引功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症临床研究[J].河北中医,2017,39(2):287-290. [10] 李彬,莫军,高明珠,等. 两种不同运动方法对青少年脊柱侧弯康复疗效评价及分析[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3,44(6):59-63. [11] 刘晨,陈韶,肖鲁伟,等. 基于“五脏偏倾”理论探析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中医病机与治则[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24,48(6):674-679. [12] 刘敏,马兆水,许强强,等. 悬吊推拿运动技术在改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椎旁肌不对称性中的作用[J].康复学报,2024,34(3):262-269. [13] 熊黎明. 气息调整结合引导训练在脊柱侧弯康复治疗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3,20(24):3713-3716. |
[1] |
孙琳. 早期康复训练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8): 1328-1331. |
[2] |
张学军, 陈良超, 李浩月. SystemCHANGE模式的功能康复训练在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8): 1374-1377. |
[3] |
张文霞, 周贺喜, 高音. 多学科联合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认知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8): 1436-1438. |
[4] |
隆艳飞, 李佳, 邓芳慧, 匡莲子, 姚嘉欢, 罗曦, 张红辉. 运动干预方案对急性胰腺炎合并肌少症患者肌肉力量、躯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7): 1153-1156. |
[5] |
屠俊芳, 李慧俐, 王娟. 团队自我肯定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希望水平及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7): 1281-1283. |
[6] |
李鹏阳, 杜欣, 陈长龙. 二甲双胍、恩格列净、聚乙二醇洛塞那肽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6): 962-965. |
[7] |
樊元元. 有欺凌受害经历的青少年孤独感情况及其与自我防御方式、攻击性的相关性[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5): 780-783. |
[8] |
庞景平, 姚晓娟. 术中压疮风险综合评估工具在脊柱矫正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5): 834-836. |
[9] |
岳燕花. 移动终端的结构化健康教育对18岁以下痛风患者自我效能和情绪状态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5): 863-865. |
[10] |
曲艳锦, 石丰月, 谭颖. 家属同步心理干预联合营养、运动一体化护理模式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中的应用效果[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5): 879-881. |
[11] |
彭磊, 贺啊萍, 刘静男, 高晓文, 苏小桃, 谭健.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支具选择的研究进展*[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4): 561-563. |
[12] |
关文慧, 吕宁, 高春艳. 早期床上抗阻训练在肝癌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3): 498-500. |
[13] |
汪更胜, 邹敏, 康健. 中文版抑郁-焦虑-压力量表在肥胖青少年中的信效度评价*[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2): 181-183. |
[14] |
张芳春, 祖雯洁, 罗凤, 刘辉, 方方. 体感游戏运动模式在TNM分期Ⅰ~Ⅲ期肺癌手术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价值[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2): 278-281. |
[15] |
栗爱静, 王静敏, 靳芳. 经颅磁刺激联合全身振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吞咽、认知及下肢功能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1): 60-6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