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感觉统合训练联合袋鼠式护理在高危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
胡艳芳, 金惠芳 |
开封市妇产医院新生儿科病区,河南 开封 475000 |
|
|
摘要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联合袋鼠式护理在高危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本院收治的98例高危早产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高危早产儿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接受感觉统合训练联合袋鼠式护理),每组49例。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及护理后的体格发育情况(头围、身高、体重)、感觉能力[婴儿感觉功能评估量表(TSFI)评分]、智能发育[中国儿童发展量表(CDCC)评分]及行为神经发育[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定量表(NBNA)评分]。【结果】护理后,两组患儿的头围、身高、体重均大于护理前,且观察组远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视觉、触觉、反应、前庭刺激能力、眼动控制能力、适应性动作能力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智力发育指数(MDI)和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行为能力、主动肌张力、被动肌张力、原始反射、一般反射情况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觉统合训练联合袋鼠式护理能显著改善高危早产儿的体格发育,提高高危早产儿感觉功能,促进智能发育及行为神经发育,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
关键词 :
婴儿 早产,
感觉,
母亲抚触疗法,
护理
|
收稿日期: 2024-06-24
|
|
[1] 卜祥芳,万乃君. 早产儿脑损伤的类型及高危因素[J].临床与病理杂志,2022,42(10):2391-2397. [2] 郑佳颖,张静,李鹏,等. 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的护理干预对早产儿父亲支持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23,58(12):1427-1434. [3] 郭隆辉,张梦媛,金红芳,等. 阳极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感觉统合训练对自闭症儿童情绪及认知的影响观察[J].临床误诊误治,2023,36(3):100-104. [4] 周月星,孙冬云,陈梦思,等. 袋鼠式护理联合抚摸对接受视网膜病变筛查的早产儿疼痛的影响[J].中国护理管理,2023,23(4):604-608. [5] 宋燕燕,陈运彬,史源. 《高危新生儿分类分级管理专家共识(2023)》解读[J].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2024,39(3):129-131. [6] 苗萌萌,李欢,朱冬庆.神经发育疗法的早期介入对高危早产儿神经发育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22,14(5):424-427. [7] 耿秋菊,于智勤,侯静,等. 院内至出院高危儿随访延伸服务在早产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22,19(26):163-166. [8] 刘芳,张文柳,谭丽俊,等. 早产对婴幼儿早期语言、睡眠及认知发育影响的探讨 [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21,13(6):461-464. [9] 张山斋. 感觉统合训练对高危早产儿感觉能力及运动和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疗养医学,2020,29(3):249-251. [10] 高丽娟,莫建英,蒋梦旻. 袋鼠式护理联合抚触护理对产妇泌乳、心理应激及产后照护能力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4):65-67. [11] 谢玉梅,林带香,梁会平,等. 早期抚触联合捏脊配合袋鼠式护理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及环境适应的影响[J].罕少疾病杂志,2024,10(31):120-121. [12] 马丹,李娜,王秋,等. 感觉统合训练在高危早产儿早期干预中的疗效分析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32):4028. [13] 王博,尹永田,张小满,等. 早产儿袋鼠式护理实施现状及对其家庭影响的研 究进展[J].上海护理,2021,21(1):58-61. |
[1] |
曹美婷, 朱小秀, 康静.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5): 744-746. |
[2] |
张亚敏, 温书景, 霍瑛辉. 改良版Padua评分在COPD患者实施VTE个体化防护方案中的应用效果[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5): 765-768. |
[3] |
韩晓慧, 王丹, 李莉.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剖宫产后阴道分娩产科干预质量敏感指标的评价体系[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5): 776-779. |
[4] |
庞景平, 姚晓娟. 术中压疮风险综合评估工具在脊柱矫正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5): 834-836. |
[5] |
朱亚丽, 胡淑杰. 时机理论导向下渐进式分级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5): 848-850. |
[6] |
陈俊丽, 陈若兰. 基于前馈理论的手术室护理模式在肛肠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5): 854-856. |
[7] |
何桂荣, 董倩倩. 基于Snyder希望理论的同理心护理对结直肠癌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5): 857-859. |
[8] |
马漫, 支慧, 尚坤. 多学科协同护理联合结构化护理在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5): 872-874. |
[9] |
曲艳锦, 石丰月, 谭颖. 家属同步心理干预联合营养、运动一体化护理模式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中的应用效果[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5): 879-881. |
[10] |
张妍妍. 循证护理在接受食管胃静脉曲张套扎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5): 890-892. |
[11] |
王莹. 多元化团体互动健康教育护理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疾病认知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5): 901-903. |
[12] |
戴娜, 李鑫, 戴斌. 基于5E理论的康复护理策略对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5): 904-906. |
[13] |
胡欣. 二元应对系统交互模型护理模式对脊髓损伤患者及其配偶心理健康与创伤性成长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5): 907-910. |
[14] |
刘翠翠, 邢焕民, 赵珊珊, 朱世超. 循证化专科护士指导早期呼吸肌训练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4): 571-574. |
[15] |
龚小戎, 杨青婷, 任清丝. 情景式临床护理技能大赛的教学模式在本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4): 575-57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