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于管理团队与质控小组相结合的规范化护理模式在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患儿中的应用价值 |
尤艳军, 杜欣, 李静 |
开封市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 河南 开封 475000 |
|
|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管理团队与质控小组相结合的规范化护理模式在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4年8月在本院诊治的106例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基于管理团队与质控小组相结合的规范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康复情况、住院时间、照护者疾病知识认知水平、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康复率为94.34%,高于对照组的8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照护者疾病知识认知水平、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7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家长护理满意度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管理团队与质控小组相结合的规范化护理模式能显著提高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患儿的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
关键词 :
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冠状动脉疾病,
护理
|
收稿日期: 2024-11-06
|
|
[1] 王从贵,彭海琳,熊伟. 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与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损害和临床疗效的关系[J].广东医学,2024,45(6):666-671. [2] 梁丹丹,张欣,裴新昕. 血清ANGPTL8、ITLN-1对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损伤的预测价值[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24,35(7):38-43. [3] 查旋,许周媚. 免疫球蛋白输注速度对川崎病患儿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J].中国药师,2024,27(7):1149-1154. [4] 谢艺红,汪利果. 基于管理团队+质控小组的规范化延续性护理模式在支气管哮喘患儿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4,43(1):173-177. [5] 陈洪向,陆英,高沛昊. 基于专业小组质控模式的护理管理对血液净化中心护理质量、护理不良事件及护士综合能力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3,42(10):1737-1741. [6]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免疫学组. 川崎病专题讨论会纪要[J].中华儿科杂志,2007,45(11):826-830. [7] 刘丁香,何雪,邱洲群,等. 基于个案管理的延伸护理在川崎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20(11):121-126. [8] 闫晓丽,郝京霞,段素娴,等. 家庭合作照顾模式在小儿川崎病并冠状动脉损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3,31(8):124-127. [9] 吴迪,程婷,唐芳,等. 家庭管理干预对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患儿父母疾病管理能力及家庭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3,39(16):1217-1223. [10] 蒋红娟,罗晓燕. 基于三维质量评价模式延续护理对川崎病患儿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2,19(7):960-964. [11] 刘秋玲,谢彬艳,谢茗珊. 信任建立结合症状管理理论的护理干预在川崎病患儿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11):122-125. [12] 罗晓燕,蒋红娟. 预警评分干预模式对提高川崎病患儿护理质量及控制并发症的作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2,19(4):569-573. [13] 闫玉群,周璇,杨静,等. 循证护理在川崎病患儿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3):71-74. [14] 刘苗芳. 整体护理干预在小儿川崎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贵州医药,2022,46(7):1157-1158. [15] 付洁,高莉,徐娟,等. 互联网联合延续护理对川崎病伴发冠状动脉受损患儿用药依从性及家庭照顾负担的影响[J].川北医学院学报,2022,37(6):812-815. |
[1] |
鲁文静, 陈林浩, 王春梦. 基于前馈控制的干预模式对全身麻醉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3): 401-404. |
[2] |
裴郁, 皇甫冬梅, 冷新玲, 屈辉. 以人为本护理理念在直肠癌合并高血压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3): 477-479. |
[3] |
李雅坤, 王晓青, 郑敏, 张清文. 围手术期保温护理措施在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3): 492-494. |
[4] |
朱诺, 许小丽, 阮梅. 基于行为转变理论护理在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效果[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3): 501-503. |
[5] |
陈春霞, 赵丽萍, 卫方丹. 思维导图下多维角度阶段护理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3): 510-512. |
[6] |
张明. 同感护理联合多维教育在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3): 513-515. |
[7] |
王琼, 刘慧, 李爱真. 路径化护理管理策略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3): 522-524. |
[8] |
张与, 侯彬霞, 王悦. 集束化护理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3): 525-527. |
[9] |
潘金红, 李雁, 李娟. 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全方位干预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3): 537-539. |
[10] |
滕磊, 庄钰, 厉丹丹. ADOPT模式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3): 543-545. |
[11] |
侯芳园, 侯仙果, 耿元元. 以筋骨理论为导向的康复视频手法训练联合药物治疗在颈椎病姿态异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3): 546-548. |
[12] |
徐亭亭. 分级阶段性干预在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3): 553-555. |
[13] |
尚云. 三维护理管理模式下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3): 556-558. |
[14] |
宋瑞青, 李智瑞, 赵晨静, 王锟. 风险识别理念支持下的循证护理在新生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2): 207-210. |
[15] |
杨洋, 王钰, 胡若楠. NNN-链接护理模式在股骨头坏死微创陶瓷棒植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2): 285-28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