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临床研究
  2025年7月10日 星期四           首 页    |    期刊简介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合作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医学临床研究  2021, Vol. 38 Issue (9): 1413-1415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1.09.039
  临床研究 本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
经鼻双相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比较
李园, 齐荣, 唐瑾, 梁宽, 程雨嘉, 马春利
宝鸡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陕西 宝鸡 721000
全文: PDF (1106 KB)   HTML (1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摘要 【目的】探讨经鼻双相正压通气(Bi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本院诊治80例接受PS治疗的NRDS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BiPAP联合PS给药)和对照组[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联合PS给药],各40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工作参数(FiO2、PEEP)、血气分析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有创呼吸支持率、无创通气时间和氧疗时间。【结果】治疗后,FiO2、PEEP随时间延长逐渐下降,且对照组6 h、12 h、24 h、48 h工作参数FiO2、PEEP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24 h有创呼吸支持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48 h有创呼吸支持率、无创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 h、12 h、24 h观察组PaO2、PaO2/Fi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7.5%(3/40),低于对照组的10.0%(4/4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PAP联合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优于NCPAP联合PS,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我的书架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李园
齐荣
唐瑾
梁宽
程雨嘉
马春利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治疗正压呼吸肺表面活性剂治疗结果    
收稿日期: 2021-03-08     
中图分类号:  R725.638  
引用本文:   
李园, 齐荣, 唐瑾, 梁宽, 程雨嘉, 马春利. 经鼻双相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比较[J]. 医学临床研究, 2021, 38(9): 1413-1415.
链接本文:  
http://journal07.magtech.org.cn/yxlcyj/CN/10.3969/j.issn.1671-7171.2021.09.039     或     http://journal07.magtech.org.cn/yxlcyj/CN/Y2021/V38/I9/1413
版权所有 © 2013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社  湘ICP备13012052号-1
办公地址: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新军路43号煤炭大院主办公楼6楼621、623、632、636室 邮编:410011 电话(传真):0731-84824007 E-mail:jcr_cs.hn@vip.163.com
技术支持: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