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于PDCA的护理模式在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儿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 |
马慧 |
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科,陕西 西安 710061 |
|
|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DCA)的护理模式对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新生儿的干预效果及其对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本院收治的138例HIE新生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9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接受基于PDCA的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HIE分度、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服务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HIE轻度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行为能力、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原始反射及一般状态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形性、可靠性、响应性、保证性、移情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PDCA的护理模式干预能有效改善HIE新生儿的病情和神经行为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提升护理服务的整体质量。
|
|
关键词 :
缺氧缺血,
脑,
婴儿,
新生,
疾病,
护理
|
收稿日期: 2024-08-28
|
|
[1] VICTOR S, ROCHA-FERREIRA E, RAHIM A, et al. New possibilities for neuroprotection in neonatal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J].Eur J Pediatr,2022,181(3):875-887. [2] 徐珊,邹蓉,钟延芬,等. PDCA联合ABC管理健康教育在子痫前期产妇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7):78-81. [3] 叶繁凤,温宋佳,陈小展,等.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合并吞咽障碍患儿试喂呛咳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J].军事护理,2023,40(11):88-92. [4] 胡晓萍,陈海英. PDCA 模式在学龄期腹股沟疝患儿术后的应用观察[J].临床研究,2021,29(11):129-130. [5] 杨润红,马霞霞. 新生儿HIE头颅CT检查的早期诊断价值[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8,29(7):875-878. [6] 行亚军. 动态脑功能监测和NBNA评分对妊娠期糖尿病母亲新生儿脑发育的评估价值[J].陕西医学杂志,2019,48(2):227-229. [7] 李雪,周谊霞,李海洋. 基于Servqual模型构建血透中心护理服务质量评价量表的信效度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20,17(7):176-180. [8] 罗小茜,关汭昕,郭放,等. 脑血流剪切力作用机制下的游泳训练对HIE患儿康复效果分析[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24(6):805-809. [9] 杨浩义,顾青,李婷. PDCA 护理辅助 PICC 置管治疗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9,38(1):397-402. [10] 廖容娣,陈嘉胜. PDCA联合ABC护理管理对子痫前期产妇心理状态、分娩方式及新生儿情况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15):2752-2755. [11] 陈秋娜,宋岩,蒋曼. PDCA管理在完全性前置胎盘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8):107-109. [12] 陶宝霞,冯俊芳,牛菲菲. 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的控制管理式PDCA干预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11):2082-2085. [13] 郭惠惠,吕红,袁慧. 循证护理对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神经行为及体格发育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23):87-89. |
[1] |
叶红芳, 杨莲娥. 血栓弹力图监测联合风险预警护理对骨折术后患者的血液黏稠度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7): 1220-1222. |
[2] |
宁世杰, 胡青霞, 王淼淼, 杜嫩. 以问题为基础的启发式教学模式对血管外科护理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7): 1233-1235. |
[3] |
刘明琴, 杨慧, 徐娜. 护士主导的家属支持模式结合目标导向护理在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7): 1242-1244. |
[4] |
原莉娟, 崔丙忠, 段明涛. 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继发肝损伤的危险因素[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7): 1245-1247. |
[5] |
董静, 张婷, 方玉琴. 基于罗伊适应理论的护理模式对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生理及心理恢复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7): 1260-1262. |
[6] |
文婷, 向万杰, 唐拥辉. 多联抗生素糊剂与Vitapex糊剂填充治疗牙髓根尖周病的疗效及对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7): 1266-1268. |
[7] |
屠俊芳, 李慧俐, 王娟. 团队自我肯定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希望水平及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7): 1281-1283. |
[8] |
刘伏红, 池永娥. 放松训练辅助心理干预在肾囊肿择期超声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7): 1284-1286. |
[9] |
姚丽. 面部精细化护理对寻常痤疮患者皮肤生理指标及复发情况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7): 1287-1288. |
[10] |
张凯华, 杨硕, 刘喜灿. 替罗非班局部动脉导管溶栓术对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参数及血清S100B、NSE水平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7): 1127-1130. |
[11] |
刘源, 马宁. FEV1、IC对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价值[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7): 1116-1118. |
[12] |
边芝尹, 瞿泽梅, 李坤. 分阶段递进护理在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7): 1278-1280. |
[13] |
赵文静, 何永强, 兰静. 分层分级延续性护理干预在面部烧伤患者围术期与出院后康复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7): 1223-1226. |
[14] |
王素花. 标准化程序干预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7): 1230-1232. |
[15] |
李青, 孙卉, 姜潇. 赋能理论行为改变护理对女性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社会功能和心理情绪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7): 1272-127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