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杨亚玲. 微生态疗法治疗阴道炎189例[J].陕西医学杂志, 2014, 43(11):1506-1508. [2] 王威, 耿力, 武淑英,等. 应用阴道微生态检测诊断人工流产术前女性阴道炎的价值初探[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3, 21(3):181-184. [3] 林志坚,赵丽,莫丽英. BV Blue法、Nugent评分法及Amsel法在细菌性阴道病中的诊断价值比较[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38(24):3472-3474. [4] 贺锐, 张翀, 赵翠生,等. 1500例女性阴道微生态状况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1, 23(12):1130-1131. [5]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感染性疾病协作组. 阴道微生态评价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6, 51(10):721-723. [6] 梁华, 洛若愚. 女性生殖道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阴道分泌物检测的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 2017, 32(18):4513-4515. [7] 王姝君. 女性阴道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5, 2(12):23-24. [8] 张云鹤, 刘珊珊, 李广太. 细胞溶解性阴道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16, 17(3):283-285. [9] 庞卓超, 叶翠芬, 聂润球,等. 428例育龄期妇女阴道感染情况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 2017, 32(15):3623-3626. [10] 李桂军, 蒋琰瑛, 周建娟,等. 恢复阴道微生态在细菌性阴道病个体化治疗中的价值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3, 29(2):147-151. [11] 王梅, 岳惠芬. 阴道微生态评价系统的临床应用与混合感染[J].医学综述, 2015, 21(3):467-4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