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不同时段危险性评分下的预警式护理在脑梗死并发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梅晓燕, 张小洁, 刘文庆 |
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急诊科, 河南 郑州 450000 |
|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时段危险性评分下的预警式护理在脑梗死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0例脑梗死并发急性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不同时段危险性评分下的预警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上肢、下肢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和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 GQOLI-74)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FMA、GQOLI-74评分较干预前升高,NIHSS评分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FMA、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及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同时段危险性评分下的预警式护理能显著提升脑梗死并发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神经及运动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并有效降低再出血风险。
|
|
关键词 :
胃肠出血,
脑梗死,
危险性评估
|
收稿日期: 2024-10-31
|
|
[1] 陈思,程君,叶薇薇. 集中式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心理社会适应状况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3,42(8):1486-1490. [2] 杨萍,张萍. 多元化健康教育对急诊住院脑梗死患者直接照顾者心理健康及照顾水平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22,39(1):120-122. [3] HUANG J M, LIAO F Q, TANG J H,et al. Risk factors fo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after 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J].Clin Neurol Neurosurg,2023,23(2):107-109. [4]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8,51(9):666-682. [5] 金春燕,殷芹,杨华. 超声内镜引导胃空肠吻合术在治疗胃出口梗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内镜杂志,2023,29(4):57-63. [6] 徐阳,金凡夫,赵丽,等.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与收缩压变化值在颅内出血性转化中的预测价值[J].安徽医药,2021,25(2):250-254. [7] 杨龙飞,张涛,赵扬,等. 丹参川芎嗪穴位注射辅助治疗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血流动力学及fibulin-5、YKL-40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3,43(13):3093-3097. [8] 曹慧,胡敏. 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护理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3,32(12):1721-1724. [9] 魏雅馨,牛金慧,王少君.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恶性脑水肿的影像学预测因素[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23,31(3):205-209. [10] 管恩翠,李秀秀,田峰. 脑梗死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PA及ChE和凝血指标的变化与临床意义[J].医药论坛杂志,2022,43(7):56-60. [11] 刘婷婷,张艳. 莱温守恒模式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肢体运动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9,42(8):1097-1101. [12] 李欣,林惠玉,陈清玲. 心理护理联合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14):62-64. [13] 刘菁菁,刘文宏,贺茂林. 急性脑梗死合并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9,45(3):135-138. |
[1] |
范李茜. 以奥马哈系统为指导的个案管理在肝硬化引起的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2): 323-326. |
[2] |
马凌, 刘巧艳. 早期滋养型肠内营养在重症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1): 53-55. |
[3] |
樊小玲, 高岚. MRI、MSCT评估后循环缺血患者颅内IVBA斑块特征、形态改变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1): 78-81. |
[4] |
李思青, 李好正, 郭苗苗. 行为节点线性引导护理在脑梗死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J]. 医学临床研究, 2025, 42(1): 150-152. |
[5] |
许卫利, 王宏宇, 张忆. 机械取栓与急诊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比较[J]. 医学临床研究, 2024, 41(9): 1372-1374. |
[6] |
陈小茹, 林冲. 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相关指标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24, 41(9): 1395-1397. |
[7] |
冯江伟, 王东梅, 李浩浩. 小剂量替罗非班联合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J]. 医学临床研究, 2024, 41(9): 1402-1404. |
[8] |
翟俊格, 左妍妍, 辛会勤. 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Hcy、MMP-9水平与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关系[J]. 医学临床研究, 2024, 41(8): 1124-1127. |
[9] |
徐亚菲, 杨强.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IL-6、TNF-α、MMP-9水平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24, 41(8): 1195-1197. |
[10] |
吕贤坤, 李强, 徐来成, 闫凤全. ASPECTS 评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溶栓后出血转化评估中的价值[J]. 医学临床研究, 2024, 41(7): 1027-1030. |
[11] |
张建群, 李新强, 王栓伟. 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水平与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J]. 医学临床研究, 2024, 41(7): 1058-1060. |
[12] |
隆艳飞, 李佳, 张红辉, 罗曦, 姚嘉欢, 邓芳慧, 匡莲子. 外科住院患者肌少症评估量表的构建与信效度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 2024, 41(6): 813-816. |
[13] |
韩沙沙, 谢朋芳, 李宁, 韩波. 依达拉奉右崁醇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J]. 医学临床研究, 2024, 41(6): 864-867. |
[14] |
党媛, 白娇. 磁性管理联合结构式心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不良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24, 41(6): 934-936. |
[15] |
徐小隔, 李静雪, 魏孟丽. 葛酮通络胶囊联合丁苯酞治疗后循环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清TGF-β1/Smad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血小板相关因子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24, 41(5): 725-72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