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碳酸镧联合西那卡塞对MHD合并SHPT患者iPTH水平、钙磷代谢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
吴娟, 卞梅茹 |
江苏省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江苏 淮安 223001 |
|
|
摘要 【目的】 探讨碳酸镧联合西那卡塞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合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患者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水平、钙磷代谢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本院接受治疗的117例MHD合并SHPT患者,随机分为A、B、C组,每组39例。三组患者均行规律MHD治疗;治疗期间,A组采用骨化三醇,B组采用骨化三醇+碳酸镧,C组采用骨化三醇+碳酸镧治疗+西那卡塞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三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1、3、6个月后四个时间点的iPTH、血钙、血磷、钙磷乘积、甲状旁腺体积、颈动脉粥样硬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1、3、6个月后,三组患者iPTH水平均明显下降,且C组明显低于A组、B组 (P<0.05);A组患者的血钙、血磷、钙磷乘积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6个月时血钙、血磷、钙磷乘积达到最高(P<0.05);B组患者的血钙、钙磷乘积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6个月时血钙达到最高(P<0.05);但1、3、6个月时血磷较治疗前无明显升高(P>0.05);C组患者的血钙、血磷、钙磷乘积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升高(P>0.05)。治疗3、6个月后,三组患者甲状旁腺长、宽、厚、体积均较治疗前下降,且C组明显低于A组、B组(P<0.05);三组患者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均较治疗前下降,且C组明显低于A组、B组(P<0.05);A、B组高钙血症发生率高于C组,且C组无高钙血症(P<0.05)。【结论】 采用碳酸镧联合西那卡塞治疗MHD合并SHPT患者疗效确切,不仅可有效降低iPTH水平、改善钙磷代谢,还可减少颈动脉粥样硬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
关键词 :
肾透析/并发症,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盐酸西那卡塞/药理学,
颈动脉
|
收稿日期: 2019-07-03
|
|
[1] Hawley C M, Holt S G. Parathyroid hormone targets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nd managing severe hyperparathyroidism[J].Nephrology,2017, 22(2): 47-50. [2] 唐学琴, 陈泽君, 甘华.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阿法骨化醇冲击治疗的Meta分析[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14, 23(2):128-135. [3] 蒲正川.西那卡塞治疗维持性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前瞻性研究[J].包头医学, 2016(2):72-75. [4] 阳雨颀, 廖家贤. 骨化三醇冲击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5, 9(8):1335-1339. [5] 王喆, 魏芳, 陈海燕, 等. 西那卡塞对终末期肾病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影响的 Meta 分析[J].天津医药, 2016, 44(5):642-648. [6] 彭菲, 刘鹏, 施文剑, 等. 碳酸镧应用于高磷血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长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16(10):724-729. [7] 匡彬. 西那卡塞联合骨化三醇对血透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治疗效果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6, 27(10):1771-1773. [8] 李长红, 赵春艳, 蔡天蕊, 等. 西那卡塞及碳酸镧联合骨化三醇治疗慢性肾衰竭透析患者继发重度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疗效观察[J].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8, 41(1):43-44. |
[1] |
皇甫建林, 沈莺, 潘婷. 2型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对颈动脉和下肢动脉病变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20, 37(2): 285-287. |
[2] |
潘艳子, 张娟. MHD患者Treg、Th17细胞及血清FGF23的变化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 医学临床研究, 2020, 37(11): 1688-1690. |
[3] |
徐庆东, 郭焕开, 苏明, 邓继鸿, 陈洁欣, 马惠娟, 张艳霞. 血液透析患者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情况与认知功能的关系[J]. 医学临床研究, 2020, 37(10): 1474-1476. |
[4] |
朱凌峰.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H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 2019, 36(6): 1120-1122. |
[5] |
李涛, 唐诗琪, 毛新发, 梁珍玲, 蔡丽, 陈艳, 周永, 王丹妮. 颈动脉狭窄程度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的研究[J]. 医学临床研究, 2018, 35(8): 1596-1597. |
[6] |
吕娟萍. 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性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 2018, 35(7): 1412-1413. |
[7] |
高珊,李辉,张艳. 2型糖尿病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 2018, 35(2): 322-324. |
[8] |
尤一萍,何旻. 辛伐他汀或阿托伐他汀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颈动脉斑块及踝肱指数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18, 35(1): 145-147. |
[9] |
李靖. 沙格列汀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高危2型糖尿病患者炎症因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17, 34(8): 1604-1606. |
[10] |
蒙陶莎,李先锋,郑金瓯.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关系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 2017, 34(7): 1395-1397. |
[11] |
彭夫松,王本荣,杨磊磊. 蚓激酶胶囊联合匹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合并颈动脉斑块疗效观察[J]. 医学临床研究, 2017, 34(5): 1017-1019. |
[12] |
吕绍昆. 自主神经功能对高血压患者视网膜血管直径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17, 34(2): 315-317. |
[13] |
陈辉;张春阳. 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 2017, 34(2): 355-357. |
[14] |
白伟;洪京晶;刘建凤. 糖维胶囊对2型糖尿病糖脂代谢、24 h尿量、尿微量蛋白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17, 34(12): 2309-2311. |
[15] |
陆强,朱东林,王锐,郑岳,贾晓娇,刘悦,王红. 糖耐量正常女性肥胖人群1h血糖与颈动脉内膜增厚的相关性研究[J]. 医学临床研究, 2017, 34(11): 2124-2126.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