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智能化床垫与凝胶床垫对长期卧床重症患者骶尾部压力、皮肤温度和舒适度的影响* |
马旭a, 詹鹏超b, 米爱红a, 刘瑞芳c, 王聪梅c** |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a.肾内血液净化科;b.介入科;c.急重症医学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0 |
|
|
摘要 【目的】探讨智能化床垫与凝胶床垫对长期卧床重症患者骶尾部压力、皮肤温度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74例长期卧床的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患者均接受统一护理干预方案,并且每2 h进行1次翻身。对照组患者使用凝胶床垫,观察组使用智能化床垫。干预1周后,比较两组患者骶尾部压力值、骶尾部皮肤温度以及舒适度。【结果】两组患者干预1~7 d后的骶尾部压力值、皮肤温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平卧位1 h、2 h后,观察组的骶尾部压力及温度变化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7 d后,观察组患者Kolcaba舒适状态量表(GCQ)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于长期卧床的重症患者,智能化床垫能显著降低其骶尾部压力和皮肤温度,并提升患者的整体舒适度,相较于凝胶床垫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
关键词 :
危重病人医疗,
病床,
骶尾部,
皮肤温度
|
收稿日期: 2024-10-31
|
|
基金资助:郑州市医疗卫生领域科技创新指导计划项目(2024YLZDJH056) |
通讯作者:
**E-mail:mx29066937512@163.com
|
[1] 张力,唐璠,张亚西. 近10年国内外老年压力性损伤流行病学特征及风险预测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24,22(14):2641-2644. [2] 王英,韩霜,李万芬,等. 院外带入压力性损伤现状及其转归影响因素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22,47(9):1290-1293. [3] 吴雪云. 红外线测量骶尾部皮肤温度对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的预测价值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3,27(21):105-109. [4] 王耀伦,胡宏鸯,吴庆,等. 表皮下水分扫描仪在早期压力性损伤组织存活力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2024,40(1):96-100. [5] 宋思平,汤雨佳,蒋琪霞,等. Braden量表预测ICU患者压疮发生风险有效性的系统评价[J].东南国防医药,2020,22(4):420-424. [6] 路璐,李慧芳,张修航,等. 压力性损伤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0,22(5):558-560. [7] CHUNG M L, WIDDEL M, KIRCHHOFF J, et al. Risk factors for pressure ulcers in adult patients: a meta-analysis on sociodemographic factors and the Braden scale[J].J Clin Nurs,2023,32(9-10): 1979-1992. [8] 肖云轩,刘腾,孟垂舟,等.阵列式气囊床垫防压疮辅助翻身建模与舒适性分析[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24,41(1):160-167. [9] 杨亚兰,钟淑贤,石佳卉,等. 三种材质床垫对人体骶尾部早期压力性损伤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2,26(21):3375-3380. [10] 雷常彬,刘珊珊,王聪,等. 人工智能在压力性损伤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23,37(5):887-891. [11] 宋思平,刘晓晴,琪霞,等.压力性损伤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 2020,55(4):628-631. [12] 周艳,郭方达,林晶晶,等. 智能体压测量床垫的设计和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23,58(12):1533-1536. [13] 张淑卿,薛松梅,王静. 一种预防压力性损伤的智能护理便携式床垫设计[J].河南科技,2024,51(1):6-10. [14] 孔蓓蓓,岳丽,李凤云,等. 个体化分级分期护理联合减压床垫在ICU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23):52-54. |
[1] |
杨晓妍, 张志方, 张晓旭. 无隙衔接护理管理在首次气管切开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医学临床研究, 2024, 41(10): 1609-1611. |
[2] |
周栎, 彭熠. 便携式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置管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附罕见并发症一例报道)[J]. 医学临床研究, 2021, 38(7): 1031-1034. |
[3] |
周春花, 李育. 鼻饲温开水预防吞咽功能障碍的危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J]. 医学临床研究, 2021, 38(7): 1098-1099. |
[4] |
徐萍, 马玉梅. 视频探视联合半开放式探视在重症监护病房清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医学临床研究, 2021, 38(7): 1106-1108. |
[5] |
浦洁. 基于护士主导的家属支持对ICU清醒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19, 36(12): 2473-2475. |
[6] |
王睿;李碧香;周崇高;王海阳;许光;邹婵娟. 经腹和骶尾部联合手术治疗小儿骶尾部畸胎瘤的效果观察[J]. 医学临床研究, 2017, 34(1): 159-161. |
[7] |
何四平;徐和平;汪圣;陈桦;金科;段友方;陈卫坚. 儿童骶尾部卵黄囊瘤的CT和MRI诊断[J]. 医学临床研究, 2010, 27(4): 591-593. |
[8] |
晏怡果;王文军;刘利乐;全必春;李耿. 椎板减压钛网椎管成形治疗骶部硬膜外囊肿[J]. 医学临床研究, 2007, 24(6): 999-1000. |
[9] |
刘鸣江;唐举玉;谢松林;刘俊;吴攀峰;刘昌雄;夏晓丹;黄新锋. 臀大肌皮瓣在修复骶尾部巨大褥疮的应用[J]. 医学临床研究, 2007, 24(3): 400-401. |
[10] |
郭毓文;李威. 原发性骶前区肿瘤12例临床分析[J]. 湖南医学, 2002, 19(2): 87-8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