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郭旭昌,管健,林海龙,等. 院前心脏骤停患者早期肾上腺素不同使用时机和方式对结局的影响[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3,32(11):1517-1520. [2] 朱虹,徐寒冰,张琳. 深圳市院外心脏骤停流行特征及趋势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5,34(5):698-706. [3] 吴金山,张晓凡,姜琳. 院外心脏骤停复苏后实现心肺脑复苏患者特征分析探讨[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4,33(1):33-38. [4] 徐伟强,王媛媛,刘淑萍,等. 老年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前后PetCO2、POP、乳酸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J].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24,16(9):1747-1750. [5] 沈东美,吴晶晶,于佳芳,等.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院内合并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J].海军医学杂志,2024,45(4):422-426. [6] 何伟民,潘伟,刘俊强. 休克指数与修正休克指数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治疗中慢血流/无复流的预测价值[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23,29(2):130-135. [7] 陈闪闪,蔡文伟,李恒杰,等. 浙江省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4,33(7):979-982. [8] 续国武,王晋祥,靳衡. 早期多指标监测预测心脏骤停后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价值[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3,32(12):1674-1679. [9] 张列祥,何裕超,蔡畅,等. 头颅CT环池分级、D-二聚体及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5,29(8):17-21. [10] 张蕾,李珊. 修正休克指数及红细胞分布宽度可预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再发不良心血管事件[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22,28(6):496-499. [11] 李雪昕,闫圣涛. 心脏骤停复苏后患者短期死亡及神经功能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急诊杂志,2025,26(3):175-182. [12] 王家琦,吴路路,张飞飞,等. 修正休克指数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后发生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2,30(5):35-39. [13] 周岩,兰超,雷如意,等. CAR联合心肺复苏持续时间对心脏骤停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4,33(7):955-962. [14] 党西婷,余君,符会妮,等. 呼吸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失败的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5,29(11):100. [15] 段文慧,杨晶,王爱文,等. 院内心脏骤停后自主循环恢复患者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与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J].中国急救医学,2024,44(3):246-2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