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认知行为疗法在宫腔内夫精人工授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吴园园, 李洁, 周丽菲, 郭淑娟, 徐艳歌, 张萌, 窦姗姗* |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河南 郑州 450052 |
|
|
摘要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在宫腔内夫精人工授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9月在本院生殖医学科接受宫腔内夫精人工授精的15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认知行为疗法),每组75例。比较两组临床妊娠状况(观察3个治疗周期)、希望水平[中文版Herth希望量表(HHI)评分]、自尊情况[社会自尊量表(SSES)评分]、心理状况[心理状态评估量表(POMS)评分]。【结果】150例患者中,临床妊娠率为24.00%(36/150)。观察组临床妊娠率为30.67%(23/75),与对照组的17.33%(13/7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55,P=0.056)。每个周期中,两组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第2个周期中,观察组无放弃患者,对照组放弃率为7.35%(5/68),两组放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16,P=0.024);在第3个周期中,观察组放弃率为3.39%(2/5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03%(13/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41,P=0.002)。第1周期结束时,观察组HHI评分、S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OM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能有效提升宫腔内夫精人工授精患者的希望水平和自尊水平,改善心理状况,同时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对提升该人群的心理健康和生育效果具有积极影响。
|
|
关键词 :
授精,人工(丈夫供体),
认知疗法
|
收稿日期: 2025-01-22
|
|
通讯作者:
*E-mail:doushanshan1992@126.com
|
[1] 林文勋,张敏,刁维,等. 医护-家庭一体化护理对人工授精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J].川北医学院学报,2023,38(7):1003-1006.
[2] 刘瑜,杨正琴. 不孕症患者实施人工授精手术前后心理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18):3151-3153.
[3] 赵静,苏果,王含必,等. 单中心287周期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临床结果分析[J].生殖医学杂志,2023,32(7):1030-1037.
[4] 韩榕,张瀚丹,安冉,等. 网络化认知行为疗法在慢性疼痛患者中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24,39(17):111-115.
[5] 谢幸,荀文丽.妇产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75-79.
[6] 张伟,郭剑,陈薇. 人工授精女性痛苦表露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4,32(5):990-994.
[7] 倪颖,童琛晔,黄立敏,等. 接受供精人工授精女性患者治疗期间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22,37(16):1532-1535.
[8] 钱佳蓉,张艳,杨孟叶,等. 宫腔内人工授精术后卧床指导的最佳证据总结[J].护士进修杂志,2022,37(16):1498-1501.
[9] 刘晓玲,宋革,姜荣华,等. 525例供精人工授精女性患者建档节点的焦虑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22,29(12):51-55.
[10] 任晓艳,周晶,黄剑磊,等.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评估不孕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对宫腔内人工授精临床结局的影响[J].实用妇产科杂志,2024,40(3):219-224.
[11] 潘荣,文雯,陈丽娟,等. 子宫内膜厚度对宫腔内人工授精活产率的影响[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24,35(8):8-13.
[12] 梁怡婳,焦雪丹,张清学,等. 低体质指数不利于不明原因原发不孕患者人工授精诱导排卵周期妊娠结局[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24,45(2):283-289.
[13] 邢冠琳,刘格琳,柳胜贤. 体质量指数对不孕症患者宫腔内人工授精结局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4,28(10):101-105.
[14] 朱瑾,张容,洪妙璇,等. 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心理干预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24,38(13):2390-2395.
[15] 连水燕,任建枝. 认知行为疗法对宫腔内夫精人工授精患者临床妊娠结局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发育医学电子杂志,2022,10(1):25-30. |
[1] |
曾倩凌, 朱海伦. 夫妻双方年龄对夫精人工授精妊娠结局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24, 41(9): 1285-1288. |
[2] |
王娟. 不同精液优化处理方式对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24, 41(11): 1743-1745. |
[3] |
刘乐, 范惠, 何文静, 欧阳雪倩, 陈亚. 现实暴露疗法对淋巴瘤化疗患者创伤性成长及疲乏症状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23, 40(12): 2031-2032. |
[4] |
俞文娟, 陈杰. 五行音乐联合PERMA模式干预对肝癌患者疾病恐惧感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22, 39(9): 1412-1414. |
[5] |
唐亭亭, 柳朝华, 吴晓丽. 脱氢表雄酮联合辅酶Q10在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不孕患者体外授精-胚胎移植中的应用价值[J]. 医学临床研究, 2022, 39(8): 1254-1256. |
[6] |
侯君慧, 徐飞, 丛明慧, 孙晓. 认知领悟结合身心放松训练对胰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指数与睡眠质量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22, 39(7): 1101-1103. |
[7] |
赵欣, 贾丽芬. 认知行为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理疾病患者睡眠障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21, 38(9): 1437-1440. |
[8] |
李玫, 于兆贞, 赵敏敏. 认知行为干预对冠心病住院失眠患者心理状态及应对方式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21, 38(8): 1278-1280. |
[9] |
韩爱萍. 认知行为干预对NAION患者疾病认知及疗效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21, 38(5): 796-798. |
[10] |
叶佩娟, 毛晓芬. 安宁疗护对终末期肿瘤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生命态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21, 38(4): 625-627. |
[11] |
潘洁丽, 吕靖. 正念减压疗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疲乏状况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21, 38(3): 449-452. |
[12] |
吕秀芳. 正念减压训练在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 2021, 38(3): 461-462. |
[13] |
屈彦, 牟春英, 郭小娟. 认知行为干预对慢性偏头痛患者应对方式及健康行为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21, 38(2): 301-303. |
[14] |
徐佳佳. 认知行为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应对方式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21, 38(2): 306-309. |
[15] |
刘芳, 贾文成, 孙亚兰. 支持性心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在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 医学临床研究, 2021, 38(2): 310-31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