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文惠,刘丹. 医护一体化的智慧医疗系统对预防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效果[J].医学临床研究,2023,40(9):1433. [2] 阳红娟,何小霞,严银英,等. 配偶同步赋能教育对乳腺癌PICC化疗患者早期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20,35(6):72-75. [3] 王黎,申文荣,景剑,等. 基于赋能理论的认知行为路径干预联合正念减压疗法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3):30-33. [4] 李美鸽,韦建丽,陈静,等. 以赋能理论为指导的多维护理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0,27(7):874-876. [5] 叶西西,舒美春,潘莘莘,等. 强化自我效能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自我效能感和创伤后成长的影响[J].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20,50(9):765-768. [6] 孙文雯,孙如,董丽丽,等. 基于赋权理论的延伸护理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淋巴水肿的防控效果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6(5):1034-1037. [7] 史倩倩,荆海红,刘维,等. 赋能心理护理干预在青年乳腺癌患者及其配偶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2,28(13):1773-1776. [8] 黄家丽,陶艳,秦宇,等. 延续跟进式赋能教育对乳腺癌术后高危淋巴水肿患者的应用效果[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21,24(2):233-237. [9] 付池培,肖静. 结构式家庭护理指导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社会功能、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19):3640-3645. [10] 张明娟,龙海碧,赵慧. 结构式家庭护理指导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7,24(7):879-883. [11] 李娜,王吉,赵泽美,等. 适应行为分阶段改变理论的匹配护理模式在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20,29(10):174-177. [12] 王亚妮,高姣,陈燕. 渐进性患肢循证护理锻炼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康复的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23,20(2):160-163. [13] 焦德圣,常汉峰. 乳腺癌术后化疗合并抑郁患者血清5-HT、DA和NE的变化及其意义[J].医学临床研究,2023,40(1):4-6. [14] 阳丽容,李燕辉,黄芊. 基于赋能理论的行为转变护理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4):52-55. [15] 王明欢,蒋慧,夏莹. 基于赋能理论的多维护理在改善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心理状况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9):1590-15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