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蒋毅,齐文,熊小霞. 血清h-FABP、HMGB1和MCP-1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意义[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2(13):1400-1404. [2] 罗利琼,陈王莉,鲁浩,等. 低龄低体质量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重症监护室早期有效护理模式探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6):1030-1031. [3] 郑淑云,宋再滢,张犇,等.以自我效能理论为基础的集束化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22(4):514-518. [4] 杨书环,杨贵芳,田桂荣,等.集束化护理降低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肺部感染发病率的效果研究[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23,22(4):435-441. [5]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心肌炎协作组. 儿童心肌炎诊断建议(2018年版)[J].中华儿科杂志,2019,57(2):87. [6] 郭隆辉,张梦媛,金红芳,等. 阳极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感觉统合训练对自闭症儿童情绪及认知的影响观察[J].临床误诊误治,2023,36(3):100-104. [7] 孙文武,朱彩花,王书华. 学龄前儿童睡眠质量与行为问题关系的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20,27(4):499-502. [8] 苏丹,卫梦珂.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效果及对心脏功能康复情况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3,29(19):2692-2696. [9] 段晶晶,张蕊,李雯. 集束化护理策略联合风险护理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17):3239-3242. [10] 朱艳娟,洪小杨,赵喆,等. 暴发性心肌炎患儿行清醒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23,38(4):37-39. [11] 王淼,徐芳,黄珊珊. 计划性电话回访干预模式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功能、家属照护能力及生命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3,42(7):1328-1332. [12] 陈婷婷,李彬彬,郝艳娇.集束化营养护理对胃癌新辅助化疗患者营养指标及免疫水平的影响[J].临床与病理杂志,2021,41(3):633-639. [13] 王建敏. 知信行护理对心肌炎患者疾病认知度与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2):57-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