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蒋小凤, 彭麒, 刘丽莎. 抑郁症中西医临床研究进展[J]. 河北中医, 2014, 6(10):1583-1584. [2] 张汗. 气机升降与抑郁症大脑半球功能侧化的相关性研究[D].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4. [3] 罗隽. 青少年抑郁症300例临床观察[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 25(22):5250-5251. [4] 马惠君, 王谨敏. 维生素D与抑郁症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 14(17):2016-2018. [5] 艾霞, 刘华清, 张东, 等. 强迫性障碍患者防御方式与人格特征的关系[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4, 24(1):51-53. [6] 孔伶俐, 闫珉, 常桂花, 等. 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危险因素的研究[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5, 24(6):532-535. [7] 高引莉, 苏掌权, 鲁晓波, 等. 伴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与强迫症MMPI测查对照分析[J]. 精神医学杂志, 2016, 29(4):263-266. [8] 杨娟. 归因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改善的追踪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 2014. [9] 李杰. 抑郁症患者心理弹性、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D]. 山东大学, 2014. [10] 徐丽红, 戴涛. 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治疗对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以及应对方式 社会支持影响的干预研究[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6, 16(9):1347-1349. [11] 杜巧荣. 综合治疗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偏差及应对方式的影响研究[J].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4, 12(4):13-16. [12] 刘建平. 抑郁障碍患者人格特征与自杀风险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 16(12):1390-1392. [13] 洪炜, 姬雪松, 马晓军. 抑郁障碍患者人格特征与发病关系的研究[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04, 13(5):502-5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