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血液系统损害及其干预对策 |
许杰州;黄林喜 |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东,汕头,515041 |
|
The Damage of Blood System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and its Intervening Counter-measures |
|
摘要 [目的]系统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血液系统损害,探讨其治疗对策.[方法]分析205例SLE病人血液系统损害的临床表现,观察各种治疗措施的效果.[结果]SLE血液系统损害主要是贫血(61.9%),白细胞减少(33.2%),血小板减少(25.9%),淋巴结和脾肿大(18.1%,2.4%),骨髓主要表现为增生性骨髓象,粒系全部增生活跃,受抑仅见于部分红系及部分巨核血小板系,易见网状吞噬细胞.大多数病人经激素,环磷酰胺等保守治疗后外周血象有明显改善,甚至重度贫血者也如是,并不需输血,血象改变与病情活动性相平行.[结论]SLE血液系统损害常见,骨髓象以增生为主,受抑见于部分红系及巨核血小板系.大部分病人的血细胞减少对激素反应良好,且与病情活动性相关,如非必要,应尽量减少输血.SLE病情活动所致的白细胞减少并非使用环磷酰胺的禁忌证.
|
|
关键词 :
红斑狼疮,
系统性/并发症
|
收稿日期: 2004-08-20
|
[1] |
简讯;罗晓英;马懿;胡诗德;肖胜;杨乔岚. 血浆置换联合药物治疗儿童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疗效[J]. 医学临床研究, 2013, 30(7): 1289-1291. |
[2] |
罗泉芳.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自身抗体、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 医学临床研究, 2013, 30(2): 269-271. |
[3] |
占雅静;资晓宏.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脊髓病变一例[J]. 医学临床研究, 2012, 29(4): 797-798. |
[4] |
何川鄂;杨林;夏敬彪.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假性肠梗阻的临床特征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 2011, 28(3): 565-566. |
[5] |
贺嘉;杨敏;彭道泉.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一例[J]. 医学临床研究, 2011, 28(12): 2413-2414. |
[6] |
陈亚非;阳林俊;周银霞. 幼年系统性红斑狼疮神经精神症候群的临床研究[J]. 医学临床研究, 2010, 27(9): 1699-1701. |
[7] |
张榕;王闯;赵丽娟;郭韵;肖卫国;姜奕. SLE患者T淋巴细胞4-1BB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 医学临床研究, 2009, 26(2): 180-183. |
[8] |
梁倩;袁曙光;刘映红;彭佑铭. 系统性硬化症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一例[J]. 医学临床研究, 2009, 26(10): 1982-1983. |
[9] |
龚燕飞;廖文安;彭华. SLE患者IFN-γ、IL-6表达与抗核小体抗体相关性探讨[J]. 医学临床研究, 2008, 25(7): 1213-1214. |
[10] |
肖毅;吴记平;张义成;张东华;胡绍先;徐祖森;周剑峰;孙汉英;刘文励.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联合ATG体内净化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J]. 医学临床研究, 2008, 25(3): 411-414. |
[11] |
沈思钰;张永文;董晓蕾;赵凌杰;蔡辉. SLE患者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附2例临床报告并文献复习)[J]. 医学临床研究, 2007, 24(10): 1636-1638. |
[12] |
卢笛.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肺动脉高压误诊一例[J]. 医学临床研究, 2007, 24(10): 1822-1823. |
[13] |
金秀娟;沈鹰.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41例临床特点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 2006, 23(12): 1960-1961. |
[14] |
李泉清. 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征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 2005, 22(3): 354-355. |
[15] |
裴迎东;李敬扬. 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液学改变及误诊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 2005, 22(2): 254-255.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