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埃索美拉唑和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观察 |
许剑;刘遂娥;刘琴 |
湖南湘潭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湖南,湘潭,411100 |
|
Observation of the Efficiency of Combined Therapy of Asomeprazole and Azithromycin for Treating of Helicobacter Pylori |
|
摘要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和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疗效.[方法]120例Hp阳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给予埃索美拉唑20 mg,阿奇霉素0.25 g,均2次/d,共7 d;B组给予经典Hp根除治疗方案:奥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0 g,替硝唑0.4 g,均2次/d,共7 d;7 d后分别继续单独使用埃索美拉唑或奥美拉唑20 mg,1次/d,连续7 d.于用药前1 d,用药后d1,d3,d7,按标准对上腹痛,反酸进行评分,其中上腹痛从严重程度和发作频率两个方面进行评估.记录患者有无出现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4周做14C-UBT检查,了解Hp根除情况.[结果]A组上腹痛消失率用药d1为56.1%,d3为89.4%;B组用药d1为21.4%,d3为60.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反酸消失率用药d1为59.6%,d3为93.0%;对照组用药d1为19.6%,d3为64.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服药d7,A组上腹痛、反酸消失率分别为98.2%、98.2%,B组亦分别为96.4%、94.6%,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B组HP根除率分别为91.2%(52/57)、91.1%(51/56)(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分别为8.7%(5/57),10.7%(6/56),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埃索美拉唑和阿奇霉素二联疗法是一种高效、安全、经济的根除Hp方案.
|
|
关键词 :
螺杆菌感染/药物疗法,
螺杆菌,
幽门,
叠氮红霉素/治疗应用
|
收稿日期: 2006-10-20
|
[1] |
龙毅;张先华;张兵. 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耐药性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 2013, 30(3): 615-616. |
[2] |
张胜军. 4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Hp检出率及耐药性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 2013, 30(12): 2482-2483. |
[3] |
张蓉;郭文有. TFF3和 NF-κB 在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中的表达及意义[J]. 医学临床研究, 2013, 30(11): 2141-2143. |
[4] |
王迎昕. 雷贝拉唑或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的Meta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 2012, 29(2): 252-254. |
[5] |
邹雯. 含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和安全性[J]. 医学临床研究, 2011, 28(9): 1727-1729. |
[6] |
周明.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疗效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11, 28(8): 1483-1485. |
[7] |
刘祥;黄修海;毕超. 内镜下微波联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疣状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 医学临床研究, 2011, 28(3): 460-461. |
[8] |
马巧平. 雷贝拉唑综合治疗胃幽门螺杆菌耐药患者疗效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 2011, 28(3): 563-564. |
[9] |
董玉柱. 含左氧氟沙星的改良序贯疗法对幽门螺杆菌根除的疗效观察[J]. 医学临床研究, 2011, 28(1): 66-68. |
[10] |
向仍忠;彭立嗣. 低剂量呋喃唑酮三联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J]. 医学临床研究, 2010, 27(7): 1301-1303. |
[11] |
周先勇;周会新.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对胃癌患者APE1基因表达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10, 27(4): 602-604. |
[12] |
何林方.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关系[J]. 医学临床研究, 2010, 27(4): 733-736. |
[13] |
朱明山;吕建华;王凯彬;梅进;龚磊. 十天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临床疗效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 2010, 27(3): 463-465. |
[14] |
黄怡;罗立;周全;徐孝玄;鲁祖建;易剑民;张志翔;梁莉;郭宁.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与现症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J]. 医学临床研究, 2010, 27(11): 2046-2048. |
[15] |
喻迪标. 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失败的再治疗[J]. 医学临床研究, 2009, 26(8): 1410-141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