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子宫内膜癌腹膜后盆腔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分析 |
周均平;管莉达;李静 |
湖南省岳阳市中医院妇产科,湖南,岳阳,414000;岳化总厂职工医院妇产科,湖南,岳阳,414000 |
|
Study of the Correlative Factors of Retroperitone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Endometrial Carcinoma |
|
摘要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腹膜后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43例于2000年1月至2001年8月行广泛性子宫加双附件切除加腹膜后盆腔淋巴结清扫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分析腹膜后盆腔淋巴结(retroperitoneal lymph node,RLN)转移与临床病理和5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RLN转移在病理分级,肌层浸润深度,宫颈浸润深度和宫旁血管浸润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阴性组和阳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5年生存率在病理分级,肌层浸润深度,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RLN转移和宫旁血管浸润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宫颈浸润深度不同组间5年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RLN转移与病理分级,肌层浸润深度,宫颈浸润和宫旁血管浸润有关;5年生存率与病理分级,肌层浸润深度,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RLN转移和宫旁血管浸润有关.
|
|
关键词 :
子宫内膜肿瘤,
腹膜后肿瘤,
淋巴转移,
盆腔肿瘤
|
收稿日期: 2007-03-20
|
[1] |
张绍武;李治国;宁洁;张浩. 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人附睾分泌蛋白4水平及其临床意义[J]. 医学临床研究, 2014, 31(2): 394-395. |
[2] |
胡蓉;龙丽娟;元霄梅;张淼;朱广卿. 腹膜后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一例并文献复习[J]. 医学临床研究, 2013, 30(5): 946-948. |
[3] |
徐珊珊;蒋玉;刘建国. 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左炔诺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疗效观察[J]. 医学临床研究, 2013, 30(4): 692-694. |
[4] |
胡蓉;龙丽娟;元霄梅;张淼;褚晓雨;朱广卿. 高能超声聚焦联合全身化疗治疗盆腔恶性肿瘤(附3例报告)[J]. 医学临床研究, 2013, 30(3): 494-496. |
[5] |
孔卫平;孙冬霞;吴彩花;时志民;王蕾;范建. 子宫内膜癌中E2F-1和Ki-67的表达及意义[J]. 医学临床研究, 2013, 30(1): 4-6. |
[6] |
周晅;徐宣枝;周彦杰. 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30例临床病理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 2012, 29(9): 1715-1716. |
[7] |
李隽;唐海林. 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中miR-148家族与PAI-1的表达及意义[J]. 医学临床研究, 2012, 29(6): 1038-1040. |
[8] |
王春蕾;唐龙英;曹蕾. 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65例临床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 2012, 29(4): 677-679. |
[9] |
罗萍香;何星云;胡红波;邹果芳;何剑芬;许红雁. ER,PR,VEGF,IGF-1,HGF在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及意义[J]. 医学临床研究, 2012, 29(12): 2318-2321,2324. |
[10] |
陈亦乐;吴丽;唐真姿;肖辉;唐洁;朱珠;贺捷;汤艳祥. 早期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临床探讨[J]. 医学临床研究, 2012, 29(11): 2129-2132. |
[11] |
王凤琴;陈素萍;张蓉;姚文娟;张伟强. 免疫组化在体表淋巴结转移癌诊断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J]. 医学临床研究, 2012, 29(11): 2137-2140. |
[12] |
吴智勇;戴文鑫;卢少泉;陈娟;冯光球. 结肠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J]. 医学临床研究, 2012, 29(1): 153-154. |
[13] |
李毓萍;黄新宏;张爱玲;唐海林. 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脂联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医学临床研究, 2011, 28(7): 1252-1254. |
[14] |
肖辉. 绝经前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差异[J]. 医学临床研究, 2011, 28(6): 1142-1144. |
[15] |
肖望丽;彭桂华;李诚. 182例子宫内膜癌临床特征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 2011, 28(6): 1178-118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