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胃癌组织TAM、MC和LV计数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
曾候霖;王心见 |
湖南省长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长沙,410001;湖南省肿瘤医院普腹外科,湖南,长沙,410006 |
|
Counts of 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TAM),Mast cell(MC), Lymph Vessel(LV) and Their Clinicopathological Significances in Gastric Cancer Tissues |
|
摘要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肥大细胞(MC)及淋巴管(LV)计数及相互关系和临床病理意义.[方法]60例胃癌组织常规制作石蜡包埋切片,TAM、MC和LV染色方法均为SP免疫组化法.[结果]60例胃癌TAM、MC和LV计数分别为18.4±5.6、15.2±4.3和13.5±4.8;高分化、侵袭肌层、无淋巴结转移及无远处转移病例TAM、MC、LV计数明显低于分化或未分化、侵袭浆膜层或浆膜外、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病例(P<0.05或P<0.01);LV计数与TAM计数(r=0.43,P<0.01)及MC计数(r=0.38,P<0.01)均存在密切正相关,TAM计数与MC计数存在密切正相关(r=0.32,P<0.05).[结论]TAM、MC和LV计数可能是反映胃癌进展、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标记物,TAM和MC可能具有促肿瘤淋巴管生成作用.
|
|
关键词 :
胃肿瘤/病理学
|
收稿日期: 2007-11-20
|
[1] |
王琦;梁涛;张更棉;苗菊香;李文涛. 胃癌中ERK-1和Ki67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 2013, 30(5): 885-887. |
[2] |
张涛;刘贞;鲁胜才;吴冠宇. 胃癌病人血清中ANG-2的表达及其意义[J]. 医学临床研究, 2013, 30(1): 125-127. |
[3] |
吕辉;唐云云;唐海林;张志伟;周秀田;罗招阳. miR-124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 医学临床研究, 2012, 29(3): 388-390. |
[4] |
刘俊林;阳春艳. M M P‐2和 C O X‐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 医学临床研究, 2012, 29(11): 2183-2185. |
[5] |
曾亚;何佳;汤参娥. 人胃癌组织 CC R7和 C O X‐2的表达及意义[J]. 医学临床研究, 2012, 29(10): 1899-1901. |
[6] |
杨永杰;姜武忠. 姜黄素对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及survivin蛋白表达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10, 27(6): 1086-1088. |
[7] |
周先勇;周会新.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对胃癌患者APE1基因表达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10, 27(4): 602-604. |
[8] |
欧文胜;方唯意;王建;刘展. TROP2基因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 医学临床研究, 2009, 26(9): 1690-1692. |
[9] |
张建新;朱净;周庆;肖明兵;鲍柏军. 胃癌组织中环氧化酶-2 mRNA及蛋白的表达[J]. 医学临床研究, 2007, 24(12): 2191-2193. |
[10] |
高友兵;熊静. 胃癌中p53基因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关系[J]. 医学临床研究, 2007, 24(10): 1725-1727. |
[11] |
胡艳娟;李祖国. 胃恶性淋巴瘤36例临床病理特点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 2005, 22(8): 1118-1119. |
[12] |
付星;舒国顺;刘国良. 胃良恶性病变组织中IL-8 mRNA、TSP-1 mRNA的表达及意义[J]. 医学临床研究, 2003, 20(6): 407-410. |
[13] |
蔡跃芳;张明亮. 胃癌癌前病变及其PCNA、CEA表达的研究[J]. 医学临床研究, 2003, 20(2): 88-91. |
[14] |
仲晓阳. 青少年、老年胃癌的胃镜及病理比较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 2003, 20(2): 146-147. |
[15] |
张军;张振玉;孙丹莉;陈志坦;陈震球;王书奎. 细胞核DNA含量在胃粘膜癌变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J]. 医学临床研究, 2003, 20(11): 836-83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