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腹腔神经丛阻滞治疗晚期癌症患者腹膜后淋巴结转移顽固性上腹痛的疗效 |
方志勇;刘觉仕;向华;孙林;潘能玉;龙林 |
湖南省人民医院微创介入医学中心,湖南,长沙,410005 |
|
Effect of Coelial Plexus Blockage on Refractory Upper Abdominal Pain with Retroperitone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
|
摘要 [目的]评价CT导引下后路穿刺腹腔神经丛淋巴结内及腹膜后间隙腹腔神经丛阻滞术对晚期癌症患者腹膜后淋巴结转移顽固性上腹痛的止痛效果.[方法]对17例CT增强扫描均有胰腺后方腹膜后广泛淋巴结转移,顽固性上腹痛,采用麻醉类止痛效疗不佳的晚期癌症患者,应用CT导引经皮穿刺淋巴结内及腹膜后间隙无水酒精注射阻滞腹腔神经丛方法治疗.[结果]治疗后疼痛完全消除9例(52.9%).疼痛较前显著减轻5例(29.4%).疼痛较前减轻,但仍依赖麻醉类药物方能控制疼痛3例(17.7%).但所有患者生存质量获得提高,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晚期癌症腹膜后淋巴结转移顽固性上腹痛患者,经本方法能有效地阻滞腹腔神经丛取得良好的止痛效果.提高生存质量,并能获得淋巴结消融的近期疗效.该方法安全、实用.
|
|
关键词 :
腹痛/治疗,
腹膜后肿瘤/继发性,
淋巴转移,
腹腔丛,
神经传导阻滞
|
收稿日期: 2008-09-20
|
[1] |
李海华;王春华. 连续腰丛神经阻滞联合单次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J]. 医学临床研究, 2013, 30(7): 1387-1389. |
[2] |
夏明万;曹春辉. 星状神经节及颈椎旁双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66例疗效观察[J]. 医学临床研究, 2012, 29(8): 1578-1579. |
[3] |
陈兴海;刘芳;刘崇梅;李文华;邱晖敏;孔德顺. DSA引导下选择性脊神经根阻滞治疗颈源性疼痛的临床研究[J]. 医学临床研究, 2012, 29(7): 1231-1234. |
[4] |
周辉成. 两种重比重液蛛网膜下腔阻滞对老年患者下肢手术麻醉效果及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12, 29(6): 1120-1123. |
[5] |
孙胜;姚猛;王健;杨传东;林作栋;徐银良. 颈椎关节突阻滞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J]. 医学临床研究, 2012, 29(12): 2292-2294. |
[6] |
龚宇华;潘炜娟;郁利*. 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药物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J]. 医学临床研究, 2012, 29(11): 2063-2064. |
[7] |
王凤琴;陈素萍;张蓉;姚文娟;张伟强. 免疫组化在体表淋巴结转移癌诊断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J]. 医学临床研究, 2012, 29(11): 2137-2140. |
[8] |
吴智勇;戴文鑫;卢少泉;陈娟;冯光球. 结肠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J]. 医学临床研究, 2012, 29(1): 153-154. |
[9] |
丁玉莲;潘道波. 神经阻滞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早期带状疱疹神经痛[J]. 医学临床研究, 2011, 28(9): 1732-1734. |
[10] |
任晖;张丽平.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老年患者臂丛神经阻滞的效应比较[J]. 医学临床研究, 2011, 28(9): 1809-1810. |
[11] |
王艳云. 不同药物预防老年患者颈丛阻滞后心血管副反应的临床疗效观察[J]. 医学临床研究, 2011, 28(3): 491-493. |
[12] |
肖桂梅;魏光武;李德科;马志明. 神经阻滞疗法与艾司唑仑片口服治疗失眠症的对照研究[J]. 医学临床研究, 2011, 28(10): 1984-1985. |
[13] |
杨莉涛;黄耀;黄清南;谢茂云;赵洁;张育森. 乳腺癌组织中Galectin-3表达与淋巴转移关系的探讨[J]. 医学临床研究, 2010, 27(7): 1205-1207. |
[14] |
刘曙光;罗春英. 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J]. 医学临床研究, 2010, 27(7): 1224-1225. |
[15] |
谭旭初;贺涛;刘瑶;郭曲练. 芬太尼-甲磺酸罗哌卡因合剂用于甲状腺手术颈从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J]. 医学临床研究, 2010, 27(11): 2035-203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