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鲍氏威酸抗急性白血病裸鼠血管新生的实验研究 |
张勇;李乐赛;齐振华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血液科,湖南,长沙,410008 |
|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Effect of Boswellic Acid on Angiogenesis in Nude Mice with Acute Leukemia |
|
摘要 [目的]观察鲍氏威酸对急性白血病裸鼠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对25只裸鼠行3Gy60Coγ射线照射24 h后,选用急性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4×106/只)腹腔接种裸鼠建立急性白血病的动物模型,用50 mg/(kg·d),100mg/(kg·d),200 mg/(kg·d)不同剂量鲍氏威酸灌胃给药30 d,石蜡包埋骨髓病理切片免疫组化法观察裸鼠骨髓微血管密度变化,ELISA法检测药物作用后裸鼠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浓度.[结果]100 mg/(kg·d)及200 mg/(kg·d)组骨髓MVD为(18.00±3.54)个/HP,(12.80±2.59)个/HP;与未治疗组骨髓MVD(26.80±2.17个/HP)比较有显著差异.VEGF浓度为(18.60±0.89)ng/mL、(12.28±0.85)ng/mL,与阴性对照组VEGF浓度(27.16±1.16 ng/mL)比较有显著差异;50 mg/(kg·d)治疗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鲍氏威酸能降低裸鼠体内VEGF分泌及体内骨髓微血管密度,二者有比较密切的关系,鲍氏威酸抗白血病血管新生作用可能是通过VEGF起作用.
|
|
关键词 :
白血病/药物疗法,
急性病,
新生血管化,
病理性,
小鼠
|
收稿日期: 2008-12-20
|
基金资助:湖南省科学研究基金(01-951-27-1(5))%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94-2-076)%湖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06c505) |
[1] |
王鹤令;刘鹏;周品一;张宇. 老年急性肠梗阻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J]. 医学临床研究, 2014, 31(2): 223-224,225. |
[2] |
肖琳玲;石伟元;李锦丽;张彤;张晓红.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左室整体及节段收缩功能[J]. 医学临床研究, 2014, 31(2): 271-273. |
[3] |
童杏;彭建强;谢琼.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亚临床甲减112例临床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 2014, 31(2): 310-312,313. |
[4] |
吴金术;陈晨;刘昌军;蔡翊. 急性继发性弥漫性腹膜炎20例外科治疗体会[J]. 医学临床研究, 2014, 31(2): 379-380,381. |
[5] |
肖东;刘琪;刘艳;张大权;向东明. 镇静、镇痛对脓毒症小鼠炎性因子及病死率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14, 31(1): 55-58. |
[6] |
夏冰心;韩涛. LASS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J]. 医学临床研究, 2013, 30(9): 1671-1673,1674. |
[7] |
刘婷;邵挥戈;黄碧;赵立玲. 脂联素对小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体外钙化作用机制的研究[J]. 医学临床研究, 2013, 30(4): 642-644. |
[8] |
李兴超;张唯哲;宋铭忻;徐佳;俞昭阳. 旋毛虫致小鼠肺脏损伤的研究[J]. 医学临床研究, 2013, 30(4): 660-662,666. |
[9] |
张冬华;张辉;刘俊冀;钟春林. 乌苯美司片联合改良 FLAG 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观察[J]. 医学临床研究, 2013, 30(12): 2434-2436,2437. |
[10] |
张承德;王进勇;邹晓辉;徐向荣;吴德勇;邰菂;李莉莉.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毁损创面恢复血管生成及创周组织血管通透性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13, 30(10): 2012-2013,2016. |
[11] |
王晓峰.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个月内预后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 2012, 29(8): 1461-1463. |
[12] |
李金.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64例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 2012, 29(8): 1481-1483. |
[13] |
张芳. 奥扎格雷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 医学临床研究, 2012, 29(8): 1594-1595. |
[14] |
贺新萍;杨丽娜;李艳霞. 不同时间窗的高压氧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12, 29(8): 1608-1609. |
[15] |
王梦远;李旭宏;何天时;苟剑林. 枯否细胞在昆明小鼠实验性肝癌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J]. 医学临床研究, 2012, 29(7): 1261-126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