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急诊静脉溶栓治疗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QTd和CVA的影响 |
王小平 |
湖南省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急诊科,湖南,常德,415000 |
|
Effect of Thrombolysis with Urokinase on QT Dispersion and CVA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
|
摘要 [目的]观察尿激酶溶栓治疗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QT离散度(QTd)和复杂室性心律失常(CVA)的影响.[方法]对55例老年AMI患者在发病6 h内予以尿激酶溶栓治疗,比较AMI溶栓再通组与溶栓非再通组治疗前后QTd和QT离散度校正值(QTed)以及两组溶栓前和溶栓治疗后7d内CVA事件发生率.[结果]AMI溶栓再通组治疗7d后QTd和QTcd较非再通组显著减少(P<0.05),非再通组治疗前后QTd、QTcd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通组CVA事件的发生率亦显著低于溶栓非再通组(P<0.05),非再通组治疗前后CVA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可减小AMI患者的QTd或QTcd,减少CVA的发生;QTd或QTcd可作为观察溶栓和再灌注效果的一个有效指标.
|
|
关键词 :
心肌梗塞/治疗,
血栓溶解疗法
|
收稿日期: 2009-02-20
|
[1] |
周挥信;邓泽洪. 急性心梗患者溶栓治疗前后血清Hcy、IL-6和ET-1表达及意义[J]. 医学临床研究, 2013, 30(3): 540-541,544. |
[2] |
毛旻韬;赵文穗;冯宪真. 中危肺栓塞溶栓与抗凝治疗选择的回顾性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 2013, 30(2): 323-324,327. |
[3] |
王晓龙;崔桂云;沈霞. DWI/PWI不匹配标准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 医学临床研究, 2013, 30(1): 43-44. |
[4] |
张辉;王鑫;胡建平;乔彤.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结合下肢深静脉插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J]. 医学临床研究, 2012, 29(2): 247-249. |
[5] |
肖士桂;刘颖望;陈轶. 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患者冠脉再通及近期预后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12, 29(2): 323-325. |
[6] |
刘佳;沈杨;罗平.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右心功能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12, 29(10): 1956-1958. |
[7] |
曾剑慧;王芹;程霞;常东屏;余洁霞. 尿激酶溶栓治疗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堵塞的护理[J]. 医学临床研究, 2012, 29(1): 187-189. |
[8] |
孟凡强;胡帅. 血清白细胞介素-6和高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心梗溶栓后再通的预测[J]. 医学临床研究, 2011, 28(7): 1376-1377. |
[9] |
肖丽娟;唐会林;刘可轩.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和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J]. 医学临床研究, 2011, 28(2): 318-320. |
[10] |
申建萍;苏海明;沈倩波. 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106例的临床疗效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 2011, 28(1): 103-104. |
[11] |
李育;陶子荣;梁国莉. 神经外科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J]. 医学临床研究, 2010, 27(5): 965-966. |
[12] |
曾陵祥;孙秀才;向智;钟成. 急性心肌梗死前心绞痛对溶栓治疗临床效果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09, 26(7): 1280-1281. |
[13] |
吕春美. 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60例临床观察[J]. 医学临床研究, 2009, 26(7): 1299-1300. |
[14] |
肖士桂;刘颖望.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对QTd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J]. 医学临床研究, 2009, 26(10): 1882-1884. |
[15] |
贺献芝;周胜华;杜万红;刘启明;李旭平;周滔;唐建军;黎荣山. 心房颤动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抗凝治疗[J]. 医学临床研究, 2008, 25(3): 437-439.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