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阿托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
王小平 |
湖南省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急诊科,湖南,常德,415000 |
|
Effect of Atorvastatin Combined with Probucol on Blood Lipids and hs-CRP Level in Patients with Early Stage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
|
摘要 [目的]评价阿托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脂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53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单独治疗组(n=27,阿托伐他汀20 mg/d)和联合治疗组(n=26,普罗布考0.5 g/d,阿托伐他汀20 mg/d).疗程均为4周.分别测量两组患者服药前和服药1个月后的外周血血脂和hs-CRP等指标变化.[结果]①血脂变化:经治疗4周后,两组总胆固醇(TC)水平均显著下降,其中联合治疗组TC水平下降更明显,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在治疗4周后均显著下降,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联合治疗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下降(P<0.01);而单独治疗组 HDL-C水平无明显变化.②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但联合治疗组降低的幅度较单独治疗组大(P<0.05).[结论]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与单用阿托伐他汀均可明显降低AMI患者近期TC、TG及LDL-C水平,联合治疗组同时降低HDL-C水平;联合治疗可显著降低血清hs-CRP水平抑制炎症反应.
|
|
关键词 :
心肌梗塞/药物疗法,
降血脂药/药理学,
脂类/血液,
C反应蛋白质/血液
|
收稿日期: 2009-04-20
|
[1] |
覃华东. 瑞舒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13, 30(9): 1803-1806. |
[2] |
冯瑞芳;耿宁果;蔡元康;王葳. 高校教师人群体脂分布对血脂、血糖及血压水平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13, 30(8): 1464-1466. |
[3] |
乔芳;任秀玲;秦露露;肖湘成;于平平. 81例中老年患者调脂药物治疗后血脂情况调查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 2013, 30(6): 1219-1221. |
[4] |
郭文龙;周源;蒋启鑫;卿晨;王双琴. 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对多发伤早期感染的诊断价值[J]. 医学临床研究, 2013, 30(3): 538-539. |
[5] |
汪先国. 220例冠心病患者血脂、Hcy及HS-CRP综合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 2013, 30(3): 609-610. |
[6] |
曾正洪. 阿托伐他汀钙治疗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的临床疗效[J]. 医学临床研究, 2013, 30(11): 2218-2219. |
[7] |
李会林;丁永广;周兵;魏晶芝. 不同年龄段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水平变化的对比研究[J]. 医学临床研究, 2013, 30(10): 1941-1943. |
[8] |
邓武成. 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高血压患者肾功能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12, 29(6): 1109-1110. |
[9] |
张晓蕾;韩玲玲;纪红梅.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餐后高脂血症的关系研究[J]. 医学临床研究, 2012, 29(3): 455-457. |
[10] |
陈湘. 不同程度脂肪肝与血脂异常的相关性研究[J]. 医学临床研究, 2012, 29(3): 537-538. |
[11] |
回丽妹;曹建伟;李彤中;白净;邢继军;赵建军.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对妊高征患者病情评估的意义[J]. 医学临床研究, 2012, 29(12): 2395-2396. |
[12] |
仇莲萍;高武林;仇海滨. 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及血尿酸检测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 2012, 29(12): 2434-2435. |
[13] |
焦巳彧;李玉坤;郑晓世;刘彬彬;张艳;王小红;杨青;马宁;陆强*. 中青年男性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胰岛素抵抗及血脂参数的相关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 2012, 29(11): 2093-2095. |
[14] |
张臣;刘翔;邢之华;钟广伟;张丽波;柴晓利.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 hs‐C R P 和 E T‐1、N O 检测的意义[J]. 医学临床研究, 2012, 29(11): 2123-2125. |
[15] |
张敏;刘华;孙华明. 72例老年脂肪肝的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特征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 2012, 29(1): 42-43,46.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