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gA肾病与非肾炎患者慢性扁桃体炎细菌谱及药敏对比分析 |
黄红东;彭佑铭;孙蔚明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暨北京大学第九临床医学院肾内科,北京,100020;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肾内科,湖南省肾脏疾病与血液净化学重点实验,湖南,长沙,410011 |
|
Comparative Study of Bacterial Spectrum and Drug Sensitivity Between Chronic Tonsillitis Patients with IgA Nephropathy and Without Nephritis |
|
摘要 [目的]检测IgA肾病(IgAN)慢性扁桃体炎与非肾炎慢性扁桃体炎患者细菌谱及药物敏感情况,为临床治疗及分析IgAN发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①对45例IgAN病人(A组)及45例非肾炎慢性扁桃体炎病人(B组)实施扁桃体摘除术; ②无菌收集患者扁桃体,对两组病人扁桃体隐窝内细菌进行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①细菌检出率:两组每份标本均有细菌,细菌检出率均为100%,两组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细菌种类:A组分离出各种细菌139 株,B组138株,两组均检出链球菌、奈瑟菌、副流感嗜血杆菌、葡萄球菌、变形杆菌、肺炎链球菌,两组患者的细菌种类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两组患者均有甲型链球菌,且甲型链球菌在分离的细菌中最多.④细菌药敏试验结果:两组对青霉素、氯霉素、大环内酯类、第1代及第2代头孢菌素、第3代及第4代头孢菌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氟哌酸 环丙沙星、利福平、万古霉素的敏感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两组患者均有甲型链球菌,且甲型链球菌在分离的细菌中最多.两组患者的细菌谱和药敏结果无统计学差异.推测IgAN发病机制可能与扁桃体免疫异常有关.
|
|
关键词 :
肾小球肾炎,
IGA/微生物学,
扁桃体炎/微生物学
|
收稿日期: 2011-08-20
|
[1] |
马志宏;彭佑铭;朱雪婧;刘虹;孙林;刘伏友;凌光辉. IgA肾病不同年龄段病理特征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 2011, 28(7): 1254-1257. |
[2] |
陈喜生. 吗替麦考酚酯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 医学临床研究, 2011, 28(7): 1295-1296. |
[3] |
马志宏;彭佑铭;朱雪婧;刘虹;孙林;刘伏友;凌光辉. 281例原发性IgA肾病的Lee's病理分级特点[J]. 医学临床研究, 2011, 28(6): 1095-1098. |
[4] |
甘平;朱世彦. 不同组织亲和力ACEI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尿蛋白水平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10, 27(9): 1707-1709. |
[5] |
杨莎;彭佑铭. 腭扁桃体与IgA肾病发病机制[J]. 医学临床研究, 2009, 26(9): 1735-1738. |
[6] |
黄红东;彭佑铭;黄安兰;梁玉梅. 扁桃体摘除术对IgA肾病患者外周血CD4+CD25+细胞数及病情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09, 26(4): 563-565. |
[7] |
欧继红;万青松;谢红萍. 不同程度蛋白尿的IgA肾病的临床与病理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 2009, 26(1): 126-128. |
[8] |
朱健玲;彭佑铭;刘伏友;许向青. 急性肾小球肾炎并急性肾小管坏死1例报告[J]. 医学临床研究, 2007, 24(9): 0-0. |
[9] |
刘骏;张浩;廖湘平;季迎;吴天慧;胡静. 肾脂肪囊内注射甲基强的松龙治疗IgA肾病的疗效[J]. 医学临床研究, 2007, 24(1): 97-99. |
[10] |
郭永兵. 巴曲酶联合福辛普利治疗IgA肾病临床观察[J]. 医学临床研究, 2006, 23(8): 1306-1308. |
[11] |
钱玉润;龚学忠;周令芳;贾秀琴;郭竹英;胡春;徐芒华. 芪加合剂治疗实验性系膜增殖性肾炎的研究[J]. 医学临床研究, 2006, 23(11): 1712-1714. |
[12] |
黄红东;刘虹;彭佑铭;杨新明;刘伏友. IgA肾病患者扁桃体摘除术后突发血尿明显加重2例[J]. 医学临床研究, 2006, 23(11): 1858-1859. |
[13] |
徐果;张浩;季迎;孙剑;张柯. 病程中伴有肉眼血尿的IgA肾病患者临床和病理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 2006, 23(1): 8-10. |
[14] |
廖湘平;李志湘;张建中. IgA肾病的临床特征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 2004, 21(9): 1049-1050. |
[15] |
唐志利.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尿内皮素和一氧化氮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J]. 医学临床研究, 2002, 19(6): 68-69.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