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次性根管治疗术中应用iRoot SP材料封闭根管治疗牙髓炎的临床疗效 |
钟旭1, 赵燕翔2 |
1.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口腔科,北京 101400;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急诊综合诊疗中心,北京 100050 |
|
|
摘要 【目的】 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中应用iRoot SP材料封闭根管治疗牙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在本院行一次性根管治疗的88例牙髓炎患者,采用隐匿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观察组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中采用iRoot SP材料封闭根管,对照组患者采用氢氧化钙糊剂封闭根管,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1 d、3 d、5 d、7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急症反应发生率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4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恰填率为95.45%,与对照组患者的93.1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应用iRoot SP材料封闭根管,可有效减轻牙髓炎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减少术后急症反应发生,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
关键词 :
牙髓炎/治疗,
根管充填
|
收稿日期: 2019-03-28
|
|
[1] 薛顺雄.不同根管封闭糊剂在一次性根管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探究[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19):79. [2] 罗志娟.根管封闭剂iRoot SP和Cortisomol用于牙髓炎一次性根管术的疗效比较[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27(4):353-355. [3] 孙启俊,江龙,韦晓玲,等.不同根管封闭糊剂在一次性根管治疗中的临床疗效研究[J].口腔医学,2016,36(10):890-893. [4] Parazzini F,Dicintio E, Chatenoud L,et al.Estroprogestinvs. gonadotropin agonists plus estroproges tin in the treatment of endometrios is-related pelvic pain:a rand omized trial[J].Eur J Obstet Gynecol Reprod Biol, 2016, 88(1):11. [5] 顾云凯. 不同抗菌药物在口腔种植牙术后应用的价值[J].医学临床研究,2019,36(11):2240-2242. [6] 袁洁莹. iRoot SP用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后急症反应发生率的临床观察[D].大连医科大学,2014. [7] 邱敏坚,李燕娥,魏伟英,等.氢氧化钙糊剂在乳牙根尖周炎治疗中的疗效探讨[J].中国美容医学,2014,23(12):999-1001. [8] 张明.氢氧化钙糊剂在根管治疗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工程,2011,19(12):75-77.
|
[1] |
何春环,何颖,解昱,张旭东. 阿替卡因麻醉在老年根面龋充填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 医学临床研究, 2017, 34(8): 1570-1572. |
[2] |
陈洁,姬香凝. systemB+ObturaⅡ根管充填系统根充对根管表面温度变化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17, 34(8): 1583-1584. |
[3] |
余鲜梅;玛丽亚木古丽·帕塔尔;. 新疆维吾尔地区220例根管治疗填充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 2017, 34(4): 752-754. |
[4] |
丁岩%程玮%钱琎. 两种机用镍钛器械预备根管一次法根管充填术的效果比较[J]. 医学临床研究, 2014, 31(11): 2229-2231. |
[5] |
邓频. 热牙胶根管充填术四手操作的护理配合[J]. 医学临床研究, 2013, 30(12): 2493-2494. |
[6] |
周中苏;李明. 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隐裂牙伴牙髓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 2011, 28(3): 477-479. |
[7] |
陈小军. 地塞米松-氢氧化钙糊剂对缓解老年患者一次性根管充填术后疼痛的疗效评价[J]. 医学临床研究, 2011, 28(2): 360-361. |
[8] |
陈超;肖海波. MTA与GuttaFlow封闭根管效果的对比研究[J]. 医学临床研究, 2010, 27(11): 2128-2129. |
[9] |
张建国;刘志敏;唐中. 体外充填后再植术治疗牙根尖周病疗效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 2004, 21(6): 642-643. |
[10] |
郭新程;杨浩;黄建华;阳金楚. Nd:YAG激光照射辅助根管治疗的术后反应观察[J]. 湖南医学, 2001, 18(3): 236-23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