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血清Hcy、BDNF、IGF-2水平与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相关性分析 |
刁俊荣, 冯玉娇, 宋晓丽, 段雯 |
山东省临沂市荣军医院精神科,山东 临沂 276005 |
|
|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与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9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利培酮治疗,治疗3个月。比较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清Hcy、BDNF、IGF-2水平。应用PANSS评分量表评估患者PANSS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总分、一般病理评分。分析血清Hcy、BDNF、IGF-2水平与PANSS量表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治疗3个月后患者血清Hcy水平低于治疗前,血清BDNF、IGF-2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患者PANSS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总分、一般病理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cy与PANSS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总分、一般病理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血清BDNF、IGF-2与PANSS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总分、一般病理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与血清Hcy水平升高、BDNF和IGF-2水平的降低存在相关性。
|
|
关键词 :
精神分裂症,
半胱氨酸/血液,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血液
|
收稿日期: 2018-09-14
|
|
通讯作者:
E-mail:1279649109@qq.com
|
[1] 范宁,谭云龙,李佳,等. 首发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临床症状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5,29(2):105-108. [2] 周蓉,孙剑,汪卫华,等.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变化[J].山东医药,2018,58(11):58-60. [3] 梁锋,杨远坚,熊建文,等. 精神分裂症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与临床特征的关系[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5,41(7):401-405. [4] 刘亚菲,王亚萍,张佩芬,等.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胰岛素抵抗与认知功能的关系[J].中华医学杂志,2018,98(3):191-195. [5] 张程程,谷晓楚,王强,等.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和临床特征与脑源性生长因子基因Va166Met多态性的相关性[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17,34(4):592-596. [6] 彭立珍.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水平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14):3587-3589. [7] 张晓鸣,陈景旭,李娟,等.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8,26(4):481-484. [8] 易峰,彭广海,汪艳,等. 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P300[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5):1252-1254. [9] 万静. 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经营养因子血清浓度与临床症状相关性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19):50-52. |
[1] |
周波, 冯杰. 利培酮联合阿立哌唑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19, 36(8): 1533-1535. |
[2] |
黄兴东, 周军, 陈云龙, 甘新平, 黄莉, 陈兰, 叶其群.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IL-6、S100β、IL-1β、IL-2水平变化[J]. 医学临床研究, 2019, 36(7): 1329-1331. |
[3] |
沈迪文, 黄莹, 任方芳.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NGF-β、EGF、MBP与认知功能相关性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 2019, 36(6): 1188-1189. |
[4] |
郭军, 贾瑞蓉. 奥氮平、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及血脂代谢水平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19, 36(4): 631-633. |
[5] |
赵越超, 刘少奎, 王筱梅. 血清YKL-40、Hcy水平与CHD患者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 2019, 36(1): 98-100. |
[6] |
周立宾, 薛红. ACS患者血清IMA、Hcy、NT-proBNP水平变化及其诊断价值[J]. 医学临床研究, 2019, 36(1): 175-176. |
[7] |
何思维, 方蓉. 氯氮平联合利培酮对老年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患者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18, 35(8): 1588-1590. |
[8] |
杨玲. 齐拉西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 医学临床研究, 2018, 35(8): 1621-1622. |
[9] |
安春, 潘梅, 向琴, 高洁. 职业康复训练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理能力及社会功能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18, 35(7): 1311-1313. |
[10] |
卿剑明, 李建国, 张红艳, 王瑶. 首次确诊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情况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 2018, 35(5): 912-914. |
[11] |
黄仕斌. 童年时期虐待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瘦素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18, 35(4): 669-671. |
[12] |
钱丹玲. 自杀风险量化评估策略下动态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行为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18, 35(4): 718-720. |
[13] |
林绍英. 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水平与敌意归因偏向及孤独感的相关性[J]. 医学临床研究, 2018, 35(3): 483-485,488. |
[14] |
李昱,付艳梅. 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歧视感、病耻感情况及其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 2018, 35(3): 501-503. |
[15] |
杨丽. 不同持续时间的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临床效果比较[J]. 医学临床研究, 2018, 35(3): 601-60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