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舒马曲坦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顽固性偏头痛的疗效及对血浆5-羟色胺的影响 |
秦娜,李力,陈璇,邓艳春 |
西京医院神经内科,陕西 西安 710032 |
|
|
摘要 【目的】观察舒马曲坦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顽固性偏头痛的疗效及对血浆5-羟色胺(5-HT)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0例难治性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舒马曲坦,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左乙拉西坦片,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后第4、8、12周头痛症状及血浆5-HT含量变化,止痛前布洛芬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 (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第4、8、12周末头痛发作频次、头痛VAS评分及头痛发作持续时间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第8、12周末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浆中5-HT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布洛芬使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马曲坦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顽固性偏头痛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有效缓解患者头痛症状,且使用安全。
|
|
关键词 :
舒马普坦/药理学,
吡拉西坦/类似物和衍生物,
吡拉西坦/药理学,
偏头痛/药物疗法,
血清素/血液
|
收稿日期: 2017-02-26
|
|
[1] 尹绍雅, 焦德让. 偏头痛的诊断和综合治疗[J]. 医学综述, 2011, 17(24):3746-3749. [2] 万林. 偏头痛非头痛症状的发病机制及药物干预[J].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3, 40(3):277-281. [3] 董兰真, 蒲圣雄, 周冀英. 偏头痛与神经源性炎症的研究进展[J]. 重庆医学, 2015, 44(8):1126-1128. [4] 张莉, 栾勇, 孙成春. 曲坦类药物治疗偏头痛的临床应用进展[J]. 解放军药学学报, 2012, 28(6):551-553. [5] 金玉洁, 杨宪伟, 解学星, 等. 选择性5-羟色胺1F受体激动剂lasmiditan[J].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6, 31(8):1300-1303. [6] 陈伟, 施德, 刘振国. 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青年难治性部分性癫痫患者的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J]. 实用医学杂志, 2013, 29(3):456-458. [7] 邹静, 李颖, 冯智英, 等. 循证指南更新:成人发作性偏头痛预防的药物治疗[J].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12, 09(2):89-95. [8] 邹卿. 左乙拉西坦联合氟桂利嗪治疗难治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5, 23(7):66-68. [9] 黄远桃, 李梅芳, 周高雅, 等. 百乐眠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 医学临床研究, 2016, 33(4):771-773. [10] 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头面痛学组. 中国偏头痛诊断治疗指南[J].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1, 17(2):65-86. [11] 章正祥, 曹克刚, 范吉平. 从血管学说谈偏头痛发病机制的沿革[J]. 世界临床药物, 2014, 135(10):588-591. [12] 张宇叶, 赖小燕, 吴双, 等. 针刺治疗偏头痛的血管源学说机制研究进展[J].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6, 29(3):305-308. [13] 张成林, 万琪. 三叉神经感觉神经元5-HT1D受体调节CGRP表达和释放的机制[J].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5, 21(3):213-216. [14] 余秀. 头痛宁胶囊对偏头痛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 13(12):1446-1448. [15] 门凌, 张洪钦. 治偏痛胶囊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及对血浆5-羟色胺的影响[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3, 19(13):336-339. [16] 王维, 陈兴旺, 陈春富, 等. 左乙拉西坦预防难治性偏头痛的疗效及安全性[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4, 40(3):172-175.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