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不同亚低温治疗时机对心肺脑复苏患者预后的影响 |
吴佳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市中心医院,湖北 武汉 430010 |
|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亚低温治疗时机对心脏骤停患者心肺脑复苏的存活率、神经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62例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亚低温开始治疗时机的不同分为复苏60 min内(A组,n=20),复苏60~90 min(B组,n=21),复苏90 min后(C组,n=21),所有患者均恢复自主循环后行亚低温治疗。比较不同亚低温治疗时机对患者心肺脑复苏的神经功能恢复,1周存活率、出院存活率及出院后日常活动能力评分。【结果】A组1周存活率、出院存活率均显著高于B组和C 组,而B组1周存活率、出院存活率显著高于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的格拉斯哥评分在d3显著升高,且与C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B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出院后3个月内日常活动能力均得到改善,A、B两组出院60 d、90 d日常活动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出院15 d,A、B两组出院90 d日常活动能力评分显著高于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心脏骤停患者自主循环恢复后亚低温治疗时机越早,其临床存活率越高,神经功能恢复越好。
|
|
关键词 :
心肺复苏术,
低温,
人工,
预后
|
收稿日期: 2017-01-09
|
|
[1] 钱会银, 朱建良, 邹勤华, 等. 治疗性低温对心脏骤停患者神经功能预后和存活率影响的Meta分析[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5, 24(9):1017-1022. [2] Xi WZ, Jian FX, Jian XC, et al. The effect of mild induced hypothermia on outcomes of patients after cardiac arrest: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J]. Critical Care, 2015, 19(1):417. [3] 滕清平, 陈玮, 鲁海燕, 等. 亚低温治疗对心肺复苏后脑复苏的影响[J]. 中国医药, 2011, 06(12):1489-1490. [4] 张晓磊, 廉富, 王冠, 等. 纳美芬联合亚低温治疗对心肺脑复苏患者预后的影响[J]. 海南医学, 2016, 27(6):901-903. [5] 郭敏军, 晏平, 梁庆, 等. 亚低温疗法对心肺复苏后病人脑复苏及预后的临床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 14(21):2568-2570. [6] 沈洪. 心血管急症救治(7)心肺复苏推荐标准的循证依据与更迭(续6)[J]. 中国循环杂志, 2014, 29(5):324-326. [7] 韦飞洁, 胡风云, 赵晓霞, 等. 重症脑功能损伤生化指标评估的研究进展[J].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5(5):329-333. [8] 欧明明, 任太亮, 张燕, 等. 亚低温联合药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研究进展[J]. 安徽医学, 2015, 36(12):1558-1561. [9] 张丽, 孙萍, 谷莹丽, 等. 亚低温联合镁剂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保护作用的研究[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4, 14(22):4233-4236. [10] 林静, 申永春, 左云霞. 心跳骤停后亚低温治疗的研究进展[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4, 17(1):162-165. [11] 李志兴, 梁泓源. 院外心脏骤停患者采用心肺复苏结合亚低温治疗的急救效果[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 8(26):121-122. [12] 任天成, 臧晓祥, 葛卫星, 等. 院前急救中早期诱导亚低温治疗院外心脏骤停的临床分析[J]. 实用医学杂志, 2014, 30(2):232-234. [13] 周江波. 68例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效果观察[J]. 西部医学, 2014, 33(10):17-18. |
[1] |
王曼茹. 戊酸雌二醇联合透明质酸钠预防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的疗效及其对异常子宫出血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17, 34(9): 1781-1783. |
[2] |
储然. 硝酸异山梨酯对心肺复苏患者术后心脏功能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17, 34(9): 1784-1786. |
[3] |
李爱科,李青山,林萍萍,杜新生,梁云微,曲杰. HIF-1α、VEGF及MMP-9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 医学临床研究, 2017, 34(9): 1687-1690. |
[4] |
谢斌. 丙泊酚和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比较[J]. 医学临床研究, 2017, 34(9): 1706-1708. |
[5] |
李劲. 胃癌患者营养风险和相应营养支持与患者近期预后和远期生存期的关系[J]. 医学临床研究, 2017, 34(9): 1700-1702. |
[6] |
邓朝晖,禹虹,潘湘阳,柳朝华,高金玉,符文卉. 不同年龄阶段的高龄女性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妊娠结局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 2017, 34(9): 1733-1735. |
[7] |
孙炜,李辉,刘博,吴仪. ACTL6A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 医学临床研究, 2017, 34(9): 1758-1760. |
[8] |
祁恒宁. 右美托咪定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麻醉中脑的保护作用[J]. 医学临床研究, 2017, 34(8): 1501-1503,1507. |
[9] |
金杰,曾光豪,潘慧. PCI救治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及近期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 2017, 34(8): 1561-1564. |
[10] |
罗芳. 高脂血症与急性复发性胰腺炎病情进展及预后的关系[J]. 医学临床研究, 2017, 34(8): 1542-1544. |
[11] |
季志刚,刘杰,徐华晓,毕崇尧,张晨辉. 经鼻胃管行肠内营养对胃癌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切除术患者预后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17, 34(8): 1624-1626. |
[12] |
王瑞霞,魏玲,何建花.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并发前置胎盘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 2017, 34(7): 1261-1264,1266. |
[13] |
戴文茜,宫凤云. 舒张充盈状况对非缺血性心肌病心脏再同步治疗效果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17, 34(7): 1356-1358. |
[14] |
杨海霞,郑敏翠,李婉丽,张本山. 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临床特征与治疗及预后[J]. 医学临床研究, 2017, 34(7): 1397-1399. |
[15] |
范礼英,刘赛红,李婷,王玮琳. 产前胎儿侧脑室轻中度扩张对出生后婴儿预后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17, 34(7): 1337-1339.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