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西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观察 |
董玉山1,谢晓辉2,王志文3,王义4,杜晨光1,丁培杰1,徐丁洁1,赵姣姣1 |
1.华北理工大学中医学院, 河北 唐山 063100;2.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唐家庄医院预防保健科,河北 唐山 063100;3.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风湿免疫科, 河北 唐山 063100;4.唐山开滦总医院马家沟医院内科,河北 唐山 063100 |
|
|
摘要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SLE(阴虚内热型)患者86例,随机分为西医组、中西医结合组,每组43例。西医组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中西医结合组在西医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红斑狼疮I号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8周、12周后中医证候积分和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中西医结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4.42%,明显优于西医组的51.17%,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SLEDA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SLEDAI评分均改善不明显,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SLEDAI评分均下降,中西医结合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西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3% (5/43),明显低于西医组18.60% (8/4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红斑狼疮I号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SLE,从整体观念出发,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
关键词 :
糖皮质激素类/治疗应用,
环磷酰胺/治疗应用,
红斑狼疮,
系统性/中西医结合疗法
|
收稿日期: 2017-04-25
|
|
基金资助: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编号:2014184);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编号:2015160) |
[1] 郑杰, 赵亚妮, 陈庆平, 等. 血清IFN-α、IL-6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实验室指标相关性分析[J]. 陕西医学杂志, 2016, 45(3):366-367. [2] 陈薇薇, 苏晓, 杨旭鸣, 等. 风免一号方联合西药治疗阴虚内热型系统性红斑狼疮[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6, 34(9):2201-2204. [3] 苏晓, 陈薇薇, 杨旭鸣, 等. 复方生地合剂联合西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阴虚内热型33 例临床观察[J]. 中医杂志, 2015, 56(14):1212-1215. [4] 田新玮, 游碧荣, 陈昶, 等. 益气利阴活血方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58例[J]. 陕西中医, 2016, 37(12):1628-1629. [5] 栗占国, 唐福林主译. 凯利风湿病学[M]. 8 版.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11: 1341-1350. [6] 郑筱萸.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 112-115. [7] 杜文涵, 王玲, 李慧, 等.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apo M的表达及其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J].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 40(4):367-372. [8] 刘静, 舒强. 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的免疫学机制[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4, 17(4):394-397. [9] 燕丽君. 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健康导报:医学版, 2015, 16(8):62. [10] 朱震, 张世勤, 汪悦. 从瘀热论治系统性红斑狼疮[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 31(6):501-504. [11] 万琦, 高清平, 董莉. 糖皮质激素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5, 21(6):460-462. [12] 黄亦舒, 董凌莉. 自然杀伤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中的作用[J].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7, 23(2):109-113. [13] 王欣, 林丽, 曹惠芬. 孟如教授辨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经验总结[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6, 37(7):1-3. [14] 代荣琴, 潘磊, 平利峰, 等. 辨证论治配合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及对自身抗体水平的影响[J]. 中医药导报, 2016, 22(22):57-59. |
[1] |
向林. 中药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增效减毒作用[J]. 医学临床研究, 2017, 34(7): 1436-1438. |
[2] |
唐杰;. 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17, 34(4): 685-687. |
[3] |
曾燕坤%吴杰. 抗核抗体、抗核抗体谱及抗双链DNA抗体的联合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价值[J]. 医学临床研究, 2014, 31(11): 2081-2083. |
[4] |
简讯;罗晓英;马懿;胡诗德;肖胜;杨乔岚. 血浆置换联合药物治疗儿童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疗效[J]. 医学临床研究, 2013, 30(7): 1289-1291. |
[5] |
罗泉芳.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自身抗体、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 医学临床研究, 2013, 30(2): 269-271. |
[6] |
占雅静;资晓宏.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脊髓病变一例[J]. 医学临床研究, 2012, 29(4): 797-798. |
[7] |
何川鄂;杨林;夏敬彪.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假性肠梗阻的临床特征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 2011, 28(3): 565-566. |
[8] |
贺嘉;杨敏;彭道泉.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一例[J]. 医学临床研究, 2011, 28(12): 2413-2414. |
[9] |
陈亚非;阳林俊;周银霞. 幼年系统性红斑狼疮神经精神症候群的临床研究[J]. 医学临床研究, 2010, 27(9): 1699-1701. |
[10] |
张榕;王闯;赵丽娟;郭韵;肖卫国;姜奕. SLE患者T淋巴细胞4-1BB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 医学临床研究, 2009, 26(2): 180-183. |
[11] |
梁倩;袁曙光;刘映红;彭佑铭. 系统性硬化症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一例[J]. 医学临床研究, 2009, 26(10): 1982-1983. |
[12] |
龚燕飞;廖文安;彭华. SLE患者IFN-γ、IL-6表达与抗核小体抗体相关性探讨[J]. 医学临床研究, 2008, 25(7): 1213-1214. |
[13] |
肖毅;吴记平;张义成;张东华;胡绍先;徐祖森;周剑峰;孙汉英;刘文励.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联合ATG体内净化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J]. 医学临床研究, 2008, 25(3): 411-414. |
[14] |
沈思钰;张永文;董晓蕾;赵凌杰;蔡辉. SLE患者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附2例临床报告并文献复习)[J]. 医学临床研究, 2007, 24(10): 1636-1638. |
[15] |
卢笛.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肺动脉高压误诊一例[J]. 医学临床研究, 2007, 24(10): 1822-182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