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产责任制联合体位系统化管理对初产妇女分娩的影响
吉训玲,童碧芳,周翠怡
海口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海南 海口 570102
摘要 【目的】探讨助产责任制联合体位系统化管理对初产妇女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本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的28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抽取孕妇组成系统管理组(140例)和常规护理组(140例),对系统管理组孕妇采取助产责任制联合体位管理的系统化管理护理,对常规护理组孕妇采取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孕妇产前心理状态、爱丁堡产后抑郁测评结果、分娩方式、产程、产后出血状况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系统管理组孕妇产前心理状态整体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系统管理组孕妇的产后抑郁阳性率为2.86%,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的1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系统管理组孕妇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孕妇,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14% vs 69.28%,P<0.05);系统管理组孕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均显著短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系统管理组孕妇的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出血量少于常规护理组(P<0.05);系统管理组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助产责任制联合体位系统化管理有利于缓解初产产妇的产前紧张情绪,改善产妇产后抑郁状况,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后出血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
助产士/组织和管理 ,
体位 ,
妇产科 ,
医院 ,
产次 ,
分娩
收稿日期: 2017-06-22
基金资助: 海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4年度普通医学科研(编号:2014-61)
[1]袁春.助产责任制护理模式联合产时体位管理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2):1428-1429. [2]章群,李芬.全程责任制助产士陪伴分娩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8):2874-2876. [3]邓爱文,熊日波,姜婷婷,等.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在广州市城区产妇的临界值研究[J].临床误诊误治,2014,32(7):101-104. [4]关爱民,朱志辉,谭务贞,等.全程责任制助产加导乐陪伴分娩对提升产科质量的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8):1325-1327. [5]郭悦,王战云,邹磊,等.责任制助产方案联合分娩球对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6):1317-1318. [6]汪红娟,周临,付爱萍,等.责任制助产模式结合分娩球实施体位管理在分娩过程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与康复,2015,14(5):410-412. [7]刘大纯,刘兴琼.责任制助产模式在产妇分娩中运用的临床效果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5):1050-1052. [8]曾婧婷.责任制助产在提高产妇围产期分娩质量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10):2596-2598. [9]吴贤珊.责任制助产护理对初产妇分娩和产程的影响[J].浙江临床医学,2014,16(10):1599-1600. [10]周凤勤,杨志敏.责任制助产护理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进展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22):177-179. [11]赵徐丹丹.产科"一对一"责任制助产对产妇分娩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3,34(22):3528-3530. [12]陈燕,郝刚华,蒲慧然,等.责任制助产模式结合体位管理对分娩结局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3,10(5):238-239. [13]鲁燕,马慧华.责任制助产护理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进展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2):302-304.
[1]
王雪菲,池艳娟,许玉凤,侯燕. 孕产期正念行为训练联合体位助产对产妇主观感受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J]. 医学临床研究, 2017, 34(9): 1859-1861.
[2]
张青华. 项目管理理论在急诊科低年资护士急救能力培训中的应用 [J]. 医学临床研究, 2017, 34(9): 1870-1872.
[3]
熊海燕,钟敏,付朝霞,杨新凰,王芬.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产妇选择分娩方式的影响因素 [J]. 医学临床研究, 2017, 34(7): 1284-1287.
[4]
齐育英,李平华,周玲,李建敏,侯振平,张建芳,董静. 间苯三酚联合自由体位在胎方位异常分娩中的应用价值 [J]. 医学临床研究, 2017, 34(7): 1375-1377.
[5]
王彦华,范昀,陈娟. 关键接触点管理在改善住院患儿及家属就医体验中的应用 [J]. 医学临床研究, 2017, 34(7): 1444-1446.
[6]
齐歆. 磁性医院管理模式对妇科微创中心护士职业倦怠及职业认同感的影响 [J]. 医学临床研究, 2017, 34(7): 1441-1443.
[7]
王春芳,王慧敏,欧阳林. 新产程标准与助产措施对产钳助产、中转剖宫产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J]. 医学临床研究, 2017, 34(6): 1135-1137.
[8]
王春香,麦浩山. 导乐分娩镇痛仪对分娩疼痛及产程的影响 [J]. 医学临床研究, 2017, 34(6): 1153-1155.
[9]
边瑞军,钱金娜. PDCA模式对病毒性脑炎患儿治疗依从性及预后的影响 [J]. 医学临床研究, 2017, 34(6): 1184-1186.
[10]
赵宝玉. 阶段性健康教育对初产妇的负性情绪、疼痛程度和分娩方式的影响 [J]. 医学临床研究, 2017, 34(5): 886-888.
[11]
张楹,王有萍,黄志兰. 限制会阴切开及会阴切开方式对母婴影响的临床探讨 [J]. 医学临床研究, 2017, 34(5): 988-990.
[12]
邓德娟;. 初产妇选择剖宫产的影响因素 [J]. 医学临床研究, 2017, 34(4): 702-704.
[13]
赵艳霞;刘君;唐金娥;. 实景图片管理对骨科手术外来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 [J]. 医学临床研究, 2017, 34(4): 734-736.
[14]
代琳;安红歌;. 选择性剖宫产与足月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相关性分析 [J]. 医学临床研究, 2017, 34(4): 776-778.
[15]
张颖蓓;. 治疗干预评分系统在ICU患者分层分级管理中的应用 [J]. 医学临床研究, 2017, 34(4): 814-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