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依达拉奉对脑梗死溶栓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
周利彬,张乃鹒 |
北京朝阳急诊抢救中心急诊科,北京 100069 |
|
|
摘要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联合依达拉奉对脑梗死溶栓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7例。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采用常规抗凝、降压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常规基础治疗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加用rh-EPO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卒中量表评分(NIHSS)明显低于对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自由基清除指标中血清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及丙二醛(MDA),血清羟基自由基(OH-·)、一氧化氮(NO)和过氧化脂质(LPO)水平明显低于对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rh-EPO联合依达拉奉对脑梗死溶栓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良好保护作用,不仅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还能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受损程度,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
关键词 :
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应用,
安替比林/类似物和衍生物,
安替比林/治疗应用,
脑梗死/药物疗法,
血栓溶解疗法,
再灌注损伤,
脑缺血
|
收稿日期: 2016-09-27
|
|
[1]姚东陂,张锦丽,王红欣,等.脑梗死的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2,24(12):55-59. [2] 王学军,秦锦标,孙坚,等.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13,(12):2468-2469,2470. [3] 向环英,杨朝令,马增煌,等. 探讨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药理作用的评价方法[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2012,25(10):640-641. [4] 詹燕,翟宏宇,颜起文,等.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脑梗死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13, 26(5):398. [5] 李小峰, 陈敏. 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的设计与应用[J].护理研究, 2015,29(13):1657-1658. [6] 胡媛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钙调蛋白水平与脑梗死面积、NIHSS评分的关系[J].血栓与止血学,2016,22(1):24-26. [7] 田沈,王君梅,甘秀红,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脑梗死近期疗效及影响因素[J].医学临床研究,2015,32(5):888-890. [8] 蒋娟莉,张建.急性脑梗死介入治疗后应用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改善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16):1884-1886,1890. [9] 李平, 汪波. 依达拉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氧自由基清除效果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5, 25(28):49-52. |
[1] |
孙辉平,杨金凤,邹双发,张秦雅,彭艳华,肖卫强. HMGB1/RAGE在肝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表达及奥曲肽的预处理作用[J]. 医学临床研究, 2017, 34(9): 1677-1680. |
[2] |
仲婷,王泽斌. 依达拉奉辅助治疗对难治性癫痫患者血清NSE水平、发病频率和认知功能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17, 34(8): 1614-1616. |
[3] |
孔凡平,单建芳. 阿司匹林联合氯比格雷在轻型AIS和急性非心源性TIA中的早期短程应用[J]. 医学临床研究, 2017, 34(5): 986-988. |
[4] |
李朱勤,朱晔宁,王达,罗伟良,刘武. 血管内介入联合rt-PA静脉溶栓及尤瑞克林治疗超急性期前循环脑梗死的研究[J]. 医学临床研究, 2017, 34(5): 995-997. |
[5] |
边丽丽;谷小芳;刘芳;刘艳青;陈志彦. 依达拉奉联合丹红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17, 34(3): 558-560. |
[6] |
张一帆,王默力,郭云观,李京凯. 人尿激肽原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脑代谢产物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17, 34(10): 1909-1910,1915. |
[7] |
曹丽华1** 夏成才1 喻丽芝1 王晓磊1 王宁2. 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对老年急性脑梗的降脂效果与安全性研究[J]. 医学临床研究, 2016, 33(9): 1684-1687. |
[8] |
蒋海涛1 冉珂2**李志坚2 常业恬2. 硫化氢延迟预处理抑制大鼠心肌损伤的机制研究[J]. 医学临床研究, 2016, 33(8): 1484-1488. |
[9] |
周治平 余丹 王学颖 杨国帅 王爱岳 李瀛 侯丹 肖成业. 亚低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自体神经干细胞HIF1α、MMP2表达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16, 33(3): 417-420. |
[10] |
陈月明. 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与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比较[J]. 医学临床研究, 2016, 33(12): 2481-2484. |
[11] |
李阳;安旭生. GRACE评分、TIMI危险评分及BNP对急诊胸痛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J]. 医学临床研究, 2016, 33(10): 1966-1968. |
[12] |
丁妞 李志辉** 邓旭 银燕. 血肌酐、尿素氮在小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 医学临床研究, 2015, 32(8): 1486-1489. |
[13] |
王甲甲 张娟 钟佳伶 黄文芳. 过氧化物酶6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 医学临床研究, 2015, 32(11): 2106-2108. |
[14] |
李冬梅 张红岩 张立新 高红华 高飞 惠林萍. 依达拉奉与甘露醇联合应用对大鼠脑梗死后脑组织内水通道蛋白4表达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15, 32(10): 1882-1885. |
[15] |
曹天然%刘青芳. 丹红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GFAP表达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15, 32(1): 110-11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