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93例小儿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
杨海霞;郑敏翠;李婉丽;张本山;旷文勇;吴攀;邹爱军; |
湖南省儿童医院血液内科,湖南 长沙 410007 |
|
|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IAHS)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93例IAHS的临床资料。【结果】①年龄分布:3个月至14岁;②男55例,女38例;③病因特点:EB病毒(EBV)感染46例,巨细胞病毒(CMV)感染10例,腺病毒感染3例,其他病毒感染3例,支原体感染5例,真菌感染3例,细菌感染23例;④临床主要表现:发热占100%,肝肿大占96.77%,脾肿大占91.40%,淋巴结肿大占49.46%,呼吸道症状占47.31%,皮疹占18.28%,黄疸占51.61%,腹水占22.58%,泌尿系统受累占17.20%,神经系受累占12.90%;⑤实验室检查:表现不同程度的血细胞减少占100%,肝功能异常占96.8%,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占86.02%,高三酰甘油血症占70.97%,血清铁蛋白>1500 μg/L占94.62%,NK细胞比例减少占84.70%,骨髓象检查提示噬血组织细胞占91.40%。93例患儿中9例放弃治疗,其中7例死亡,1例失访,1例存活;84例接受 HLH-2004 治疗,随访时间2~86个月,痊愈55例,继续化疗中12例,失访2例,死亡15例。死亡组患儿血小板(PLT)、白蛋白(A)、纤维蛋白原明显低于存活组(P<0.05)。【结论】①儿童IAHS 以病毒感染多见,其中以EBV感染为主,其次细菌感染;②白蛋白、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减低提示预后不好;③早期应用HLH-2004方案有较好疗效并可改善预后。
|
|
关键词 :
组织细胞增多症,
非郎格尔汉斯细胞/治疗,
预后,
回顾性研究
|
收稿日期: 2016-09-01
|
|
[1] 崔勇,孙茂伟,段佩琰,等.改良直肠低位双吻合技术在中低位直肠癌中的应用[J].医学临床研究,2016,33(1):128-130. [2] 周菊梅,朱苏雨,金和坤,等.中低位直肠癌术前与术后同步放化疗的疗效比较[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9(3):78-80,92. [3] 王振军,韩加刚.柱状(经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低位进展期直肠癌[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2,15(10):1013-1016. [4] 王振军,钱群,戴勇,等.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低位进展期直肠癌的前瞻性多中心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2014,52(1):11-15. [5] 谢文杰,张欣,谢长访,等.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低位进展期直肠癌的临床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34):6723-6725,6741. [6] 刘博,姜金波.柱状经腹会阴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5,18(10):771-774,783. [7] 韩加刚,王振军,魏广辉,等.个体化柱状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初步探索[J].中华外科杂志,2013,51(4):335-338. (本文编辑:王沪湘) [收稿日期] 2016-09-01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09年5月至2016年7月在本院住院且符合HLH-2004诊断标准[4]的患儿93例, 其中男55例, 女38例;年龄3个月至14岁,<2岁42例,3~6岁41例,7~14岁10例;均否认HLH 家族史(排除肿瘤相关、免疫相关以及噬血细胞基因检测阳性患儿)。 1.2 方法 1.2.1 病史分析 收集HLH患儿起病时及按HLH-2004方案治疗[4]后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资料,并作统计学分析。治疗方案包括使用地塞米松、依托泊甙、环孢素A,同时给予支持对症治疗如输注血小板、红细胞、免疫球蛋白、血浆以及应用抗感染等治疗。 1.2.2 检测方法 进行血常规、转氨酶、凝血功能、血清铁蛋白等检测;脑脊液检查、胸片、头颅CT或MRI明确病变累积部位;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NK细胞数量;ELISA法、PCR扩增法、血细菌及真菌培养、骨髓细胞学检查等方法明确病因。 1.3 结果 1.3.1 临床表现 ①发热:93例患儿均有发热38.5~41℃。其中弛张热53例,占56.99%,稽留热21例,占22.58%,间歇热及不规则热共19例,占20.43%,热程4日至6个月。②肝脾淋巴结肿大:肝肿大90例,占96.77%,右肋缘下2~9 cm;脾肿大85例,占91.40%,左肋下缘1~6cm,最大脾脏入盆腔;淋巴结肿大46例,占49.46%,为黄豆/蚕豆大小。③呼吸道症状:46例有呼吸道症状,占47.31%,其中肺部炎症伴胸腔积液14例,占15.05%,主要表现为咳嗽、喘息、气促,可闻哮鸣音及湿啰音,胸片及肺部CT显示间质性炎症、小结节病灶。④中枢神经系统浸润:12例患儿,占12.90%有神志改变,有烦躁、易惊等。⑤其他:皮疹17例,占18.28%,多为全身一过性红色斑丘疹;黄疸48例,占51.61%;腹水21例,占22.58%;泌尿系统受累16例,占17.20%,主要表现为浮肿、蛋白尿和血尿。 1.3.2 实验室检查 ①外周血细胞异常:主要为白细胞(WBC)减低81例,占87.10%;贫血91例,占97.5%;血小板(PLT)减少86例,占92.47%;三系均减低75例,占80.6%,二系减低7例,占7.5%。②肝功能异常:谷草转氨酶(AST)升高90例,占96.8%,最高2055 u/L;谷丙转氨酶(ALT)升高86例,占92.47%,最高1805 u/L;GGT升高84例,占90.32%;乳酸脱氢酶(LDH)升高93例,占100%,超过1000 u/L75例,占80.65%,最高4317u/L;胆红素升高58例,占62.37%,最高达682 μmol/L;血三酰甘油>3.0 mmol/L 66例,占70.97%,白蛋白(A)降低89例,占95.70%,最低降至15 g/L。③凝血功能:异常82例,占88.17%,其中FIB<1. 5 g/L80例占86.02%。④血清SF、NK活性检测:93例患儿中SF >1500 μg/L的88例,占94.62%;外周血NK细胞检测85例,72例,占84.7%,NK细胞数目减少。⑤其它:ESR升高84例,占90.32%;CRP异常82例,占88.17%。 1.3.3 骨髓象检查 93例均进行骨髓检查,发现噬血组织细胞85例,占91.40%,其中有6例为重复穿刺后发现。 1.3.4 病原学检测 EBV感染46例,CMV感染10例,腺病毒感染3例,其他病毒感染3例,支原体感染5例,真菌感染3例,细菌感染23例(其中包括屎肠球菌、链球菌感染、人葡萄感染、金葡萄感染等)。 1.4 治疗及预后 93例中放弃治疗9例,7例均在放弃治疗1周内死亡,1例继发于败血症的HLH患儿未化疗,抗感染对症治疗缓解,1例失访。余84例接受 HLH-2004 方案治疗,随访时间2~86个月(随访至2016年9月30日),所有患儿均未作造血干细胞移植。临床治愈55例,分别在治疗 2 个月(14 例)、4 个月(28 例)和 4个月(13 例)后停药,停药后随访至今获得持续缓解。另有10例在诱导治疗期间未缓解,其中8例死亡,失访2例;12例仍在化疗中,一直处于缓解中。复发7例,1例在治疗第4周时复发,按复发方案治疗后一直未获缓解自动要求出院1周内死亡;1例治疗6周复发,复发重新开始治疗缓解,治疗第12周再次复发,并发神经系统症状出院后于第15周死亡;1 例在治疗 6 周时复发, 后家长拒绝再次化疗,自动出院2个月后死亡;1例治疗8周复发,复发后重新开始治疗36周后停药,停药后随访半年内因继发真菌感染死亡;持续活动3例,分别在治疗第3、4、6周时死亡。在接受HLH-2004方案治疗的84例患儿中,临床治愈55例,仍在化疗中12例,失访2例,死亡15 例,大部分均为男性;死亡年龄3月~14岁,均死于全血细胞减少、多器官器官衰竭、DIC。 1.5 死亡与存活组病例的化学指标比较 93例其中有3例失访,两组HLH患儿的WBC、血红蛋白(Hb)LDH、ALT、TG水平无统计学意义;死亡组的A、PL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明显低于存活组,见表1。
表1 死亡组与存活组的化学指标比较(x±s)
组别 | n | WBC (×109/L) | Hb (g/L) | PLT (×109/L) | TG (mmol/L) | LDH (u/L) | A (g/L) | ALT (u/L) | FIB (mg/dL) | 存活组 | 68 | 3.44±4.05 | 70.81±7.84 | 39.19±34.49 | 3.18±2.78 | 1382.4±985.5 | 26.10±5.99 | 224.4±297.6 | 107.87±65.10 | 死亡组 | 22 | 2.91±4.59 | 65.73±11.01 | 25.91±14.87 | 3.62±2.67 | 1534.6±1234.1 | 20.94±6.97 | 267.7±285.9 | 67.92±45.91 | t | | 0.516 | 2.007 | 2.550 | 0.755 | 0.602 | 3.371 | 0.599 | 3.177 | P | | 0.607 | 0.054 | 0.013 | 0.425 | 0.549 | 0.001 | 0.551 | 0.003 |
2 讨论 HPS是一组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增生和活化,伴随吞噬血细胞现象的一类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肝脾肿大,血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凝血障碍,脂类代谢异常。HPS是一种少见、致命的血液系统疾病,sHLH较fHLH预后好,以出生至2.5岁多见,偶见6岁以上儿童。本文资料HLH的高发年龄为2岁以前,与国内外文献报道基本相符[5,6]。本组患儿病原以病毒感染多见,其中以EBV感染为主,其次细菌感染。与文献报道一致[7]。本组病例全部有发热,其次肝肿大90例(96.77%),脾肿大 (91.40%),呼吸道症状(47.31%)。与文献报道的基本一致[5,8]。HPS多为全血细胞减少,以血小板减少为明显,本组与之相符[9]。93例患儿90%以上有白蛋白降低、谷丙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升高,笔者认为这三项指标可作为诊断HLH的参考指标。本研究中死亡组的A、PLT、FIB水平明显低于存活组,这可以作为预测风险的客观依据。另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骨髓检查早期噬血细胞并不常见,与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不相平行,仅表现为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无恶性细胞浸润,晚期出现阳性率高。经管医师需注意不能因为骨髓未见噬血细胞就排除HPS。故需多次,多部位骨穿。本组病例中就有噬血组织6例为重复穿刺后发现。75%患者确诊时噬血细胞阳性,主要吞噬RBC,偶见PLT和WBC。另有25%的患者基底膜内可无吞噬血细胞现象,因此基底膜内未发现噬血细胞不能排除HLH,应密切结合临床。 儿童HLH临床进展迅速,病死率高。HPS患儿诊断后如不治疗均在短期内死亡,存活率>1年的不到10%。本组病例放弃治疗的9例患儿中7例均在放弃1周内死亡。因此对于HPS确诊后应立即开始治疗,对于临床高度疑似但未完全符合诊断标准者,也可以在进一步观察的同时开始化疗及免疫治疗。本研究应用 HLH-2004方案对84例患儿进行诊治,长期规范随访后发现该方案容易施行,疗效肯定,未发现严重不良药物反应,患儿死亡原因均为疾病本身,未发现与药物毒性有关。与文献报道一致[10]。7例放弃治疗的患儿均死于原发病。另HLH-2004方案治疗组中15例死亡,其中8例诱导未缓解死亡,7例复发后死亡,均死于全血细胞减少、器官衰竭、DIC。故化疗后若疾病持续活动或复发,应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总之,早期采用HLH-2004 是诊断和治疗小儿 HLH 的有效方案,对于复发及持续不缓解的患儿可考虑进行骨髓移植;sHPS的治疗原则需根据病因和临床实际情况。 [1] 石淑文,潘斌华,汤永民,等.小儿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41例诊断及预后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08,26(4):327-330. [2] 王学军.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的诊断和治疗策略[J].东南国防医药,2009,11(1):40-44. [3] 盛光耀.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23(3): 161-163. [4] Henter JI,Home A,Arico M,et al. HLH-2004: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guidelines for 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J].Pediatr Blood Cancer, 2007,48(2): 124-131. [5] 薛红漫,李文益.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68例临床研究 [J].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2009,14(1): 20-22. [6] Ishii E,Ohga S,Imashuku S,et al.Nationwide survey of 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 in Japan[J].Int J Hematol,2007,86: 58-65. [7] 徐冬青 袁晓军 安霞,等 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28例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4,32(5):425-429. [8] 黄道连,鞠文东,袁春雷,等. 小儿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31例检验结果分析[J].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2009,14(1): 20-22. [9] 易冬玲,付红敏,许峰,等. 噬血细胞综合征22例 [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24(15):1174-1175. [10] 朱音,高怡靳,朱晓华,等. HLH-2004方案诊治小儿噬血细胞综合征结果分析 [J].临床儿科杂志,2009,27(8):718-722. (本文编辑:师晓阳) [收稿日期] 2016-12-19
|
[1] |
曾昭池;陈斌;阳波;朱志勇;汤勇;. 关节镜手术治疗青年前交叉韧带合并半月板损伤的短期预后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 2017, 34(4): 645-648. |
[2] |
肖佩玲;聂震宇;周明;李薇;罗科玲;吴超;. 30例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路径的应用及疗效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 2017, 34(4): 729-731. |
[3] |
黄昌茹;黄继菊;王小斌;. 血糖监测对食管癌手术高血糖老年患者预后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17, 34(4): 714-716. |
[4] |
吴一飞;尹新明;成伟;蒋波;. 腹腔镜治疗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12例临床体会[J]. 医学临床研究, 2017, 34(4): 761-762. |
[5] |
杨志勇;万海涛;严畅;. 不同温度疗法治疗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J]. 医学临床研究, 2017, 34(4): 768-770. |
[6] |
刘毅豪;黄智峰;钟喨;吴松;郑东翔;. 肾细胞癌术后长期生存的影响因素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 2017, 34(4): 781-783. |
[7] |
黄建楷;刘震;陈平安;李韶南;. 急性心衰伴高血压患者血清电解质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J]. 医学临床研究, 2017, 34(4): 795-797. |
[8] |
李鹏;李澜滨;郭昊;刘彦. 射频消融术在局部进展期胰腺癌中的临床应用[J]. 医学临床研究, 2017, 34(3): 438-440. |
[9] |
余洁;乔忠祥;周汉明;张剑锋. miRNA-150、miRNA-146a在脓毒症患儿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 医学临床研究, 2017, 34(3): 444-447. |
[10] |
梁镰静;蒋臻;许树云;曹钰. 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评估最优评分系统研究[J]. 医学临床研究, 2017, 34(3): 513-516. |
[11] |
李健;顾燕. 单孔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的近远期疗效[J]. 医学临床研究, 2017, 34(3): 519-521. |
[12] |
秦淑国;许元元;陈雯雯;赵萍萍. 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水平与食管癌术后生存的相关性[J]. 医学临床研究, 2017, 34(3): 548-550. |
[13] |
陈婷婷;包莉丽. 乳酸对小儿脓毒症发生脏器功能障碍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17, 34(3): 579-581. |
[14] |
郭小芳. 持续血液净化在脓毒症急性肾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 医学临床研究, 2017, 34(3): 577-579. |
[15] |
杨婷婷;刘敏. 延续性护理干预在变应性鼻炎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 医学临床研究, 2017, 34(3): 619-62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