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DWI/PWI不匹配标准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
王晓龙;崔桂云;沈霞 |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江苏,徐州,221003 |
|
Study on the Standard of DWI/PWI Mismatch Used in Thrombolytic Therapy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
|
摘要 [目的]观察经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和灌注加权成像(PWI)检查判定其不匹配≥20%为标准指导下急性脑梗死的溶栓治疗情况,评价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24例DWI/PWI不匹配≥20%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治疗14d后予复查DWI、PWI,比较治疗前后弥散和灌注参数值以及神经功能评分(NIHSS评分)的变化,观察颅内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4 d后患者弥散和灌注参数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1),NIHSS评分亦有明显改善(P<0.05),经临床观察以及头颅CT证实未发现颅内出血.[结论]以DWI/PWI不匹配≥20%为标准指导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安全、有效.
|
|
关键词 :
脑梗死/治疗,
血栓溶解疗法
|
收稿日期: 2013-01-20
|
[1] |
周挥信;邓泽洪. 急性心梗患者溶栓治疗前后血清Hcy、IL-6和ET-1表达及意义[J]. 医学临床研究, 2013, 30(3): 540-541,544. |
[2] |
毛旻韬;赵文穗;冯宪真. 中危肺栓塞溶栓与抗凝治疗选择的回顾性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 2013, 30(2): 323-324,327. |
[3] |
张辉;王鑫;胡建平;乔彤.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结合下肢深静脉插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J]. 医学临床研究, 2012, 29(2): 247-249. |
[4] |
肖士桂;刘颖望;陈轶. 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患者冠脉再通及近期预后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12, 29(2): 323-325. |
[5] |
曾剑慧;王芹;程霞;常东屏;余洁霞. 尿激酶溶栓治疗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堵塞的护理[J]. 医学临床研究, 2012, 29(1): 187-189. |
[6] |
孟凡强;胡帅. 血清白细胞介素-6和高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心梗溶栓后再通的预测[J]. 医学临床研究, 2011, 28(7): 1376-1377. |
[7] |
肖丽娟;唐会林;刘可轩.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和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J]. 医学临床研究, 2011, 28(2): 318-320. |
[8] |
李育;陶子荣;梁国莉. 神经外科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J]. 医学临床研究, 2010, 27(5): 965-966. |
[9] |
曾陵祥;孙秀才;向智;钟成. 急性心肌梗死前心绞痛对溶栓治疗临床效果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09, 26(7): 1280-1281. |
[10] |
吕春美. 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60例临床观察[J]. 医学临床研究, 2009, 26(7): 1299-1300. |
[11] |
王小平. 急诊静脉溶栓治疗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QTd和CVA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09, 26(2): 266-268. |
[12] |
肖士桂;刘颖望.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对QTd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J]. 医学临床研究, 2009, 26(10): 1882-1884. |
[13] |
贺献芝;周胜华;杜万红;刘启明;李旭平;周滔;唐建军;黎荣山. 心房颤动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抗凝治疗[J]. 医学临床研究, 2008, 25(3): 437-439. |
[14] |
罗安平. D-二聚体检测在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应用[J]. 医学临床研究, 2007, 24(7): 1234-1235. |
[15] |
刘忠民;王育珊;赵淑杰. 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对血清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及临床意义[J]. 医学临床研究, 2007, 24(11): 1898-190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