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型渗出性多形红斑二例 |
王秀英;易著文 |
湖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长沙,410011 |
|
[1] |
简讯;罗晓英;马懿;胡诗德;肖胜;杨乔岚. 血浆置换联合药物治疗儿童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疗效[J]. 医学临床研究, 2013, 30(7): 1289-1291. |
[2] |
罗泉芳.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自身抗体、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 医学临床研究, 2013, 30(2): 269-271. |
[3] |
占雅静;资晓宏.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脊髓病变一例[J]. 医学临床研究, 2012, 29(4): 797-798. |
[4] |
李琳;张如旭;孙贺东;雷立芳;袁毅;潘乾;夏昆;胡正茂;江泓;唐北沙;资晓宏. 原发性红斑肢痛症一家系排除与2q24.1-32区间连锁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 2011, 28(8): 1425-1427. |
[5] |
何川鄂;杨林;夏敬彪.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假性肠梗阻的临床特征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 2011, 28(3): 565-566. |
[6] |
贺嘉;杨敏;彭道泉.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一例[J]. 医学临床研究, 2011, 28(12): 2413-2414. |
[7] |
陈亚非;阳林俊;周银霞. 幼年系统性红斑狼疮神经精神症候群的临床研究[J]. 医学临床研究, 2010, 27(9): 1699-1701. |
[8] |
张榕;王闯;赵丽娟;郭韵;肖卫国;姜奕. SLE患者T淋巴细胞4-1BB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 医学临床研究, 2009, 26(2): 180-183. |
[9] |
梁倩;袁曙光;刘映红;彭佑铭. 系统性硬化症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一例[J]. 医学临床研究, 2009, 26(10): 1982-1983. |
[10] |
龚燕飞;廖文安;彭华. SLE患者IFN-γ、IL-6表达与抗核小体抗体相关性探讨[J]. 医学临床研究, 2008, 25(7): 1213-1214. |
[11] |
肖毅;吴记平;张义成;张东华;胡绍先;徐祖森;周剑峰;孙汉英;刘文励.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联合ATG体内净化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J]. 医学临床研究, 2008, 25(3): 411-414. |
[12] |
李琳;资晓宏;孙贺东;江泓;唐北沙. 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红斑肢痛症一例[J]. 医学临床研究, 2008, 25(12): 2226-2227. |
[13] |
沈思钰;张永文;董晓蕾;赵凌杰;蔡辉. SLE患者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附2例临床报告并文献复习)[J]. 医学临床研究, 2007, 24(10): 1636-1638. |
[14] |
卢笛.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肺动脉高压误诊一例[J]. 医学临床研究, 2007, 24(10): 1822-1823. |
[15] |
聂华平;孙明. 反复胸痛5年,加重1周[J]. 医学临床研究, 2006, 23(8): 0-0. |
|
|
|
|